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yī)開藥方,原來以為只在冬天吃羊肉,其實全國有很多地方都有在入伏時候吃伏羊的習(xí)俗。
安徽蕭縣年年都會有一場聲勢浩大的伏羊節(jié),與它相隔不遠(yuǎn)的地方的另一座城市,江蘇徐州,早先年是因為離蕭縣近,每到伏羊節(jié)時,徐州人會跑到蕭縣去吃伏羊,后來干脆自己弄了一個伏羊節(jié),規(guī)模越辦越大,名氣也越來大,每年到了伏羊節(jié)的時候,全國各地都有食客專程跑一趟徐州,就為了趕赴一場伏羊節(jié)的盛宴。
說起徐州,從江蘇各大城市對外的知名度來看,很多人對它并不知道,說起美食之城,江蘇有南京、蘇州、揚州,徐州和這幾座城市擺放在一起,明顯知名度要弱一點,但從歷史上來說,徐州有一個超級重量的代言人彭祖,最好玩的是這在翻閱徐州的人類居住史會發(fā)現(xiàn),第一個記錄到史冊上去的是大彭國,而大彭國的一任國君就是彭祖。
彭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據(jù)史料記載,他是一個好吃也懂吃的首領(lǐng),他還為后人留下過一道美食“羊方藏魚”,我們的漢字“鮮”傳說就是由羊方藏魚而來。
關(guān)于彭祖擅飲食,屈原的《楚辭·天問》中還記載“彭鏗斟雉帝何饗,受壽永多夫何求長?”,意思是他善于食療,所以壽元悠長。王逸的注和洪興祖的補注中都提到他能做一手好菜,烹調(diào)的雞湯味道鮮美。
徐州交通發(fā)達(dá),在地理位置上正好蘇、魯、皖三省的交界入,處于這樣的位置,徐州的飲食風(fēng)完全走的率性灑脫之風(fēng),精致喝比起蘇南要弱,但在吃的規(guī)模上,他們每年一次的伏羊節(jié),絕對是超級能打,從2002年開始舉辦伏節(jié)羊之后,徐州的伏羊節(jié)越辦越熱鬧,徐州的伏羊節(jié)從入伏第一天開始一直要吃到末伏。
所謂“伏羊”,指的是入伏以后的羊肉。徐州民間有“彭 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yī)開藥方”的說法。《漢書,楊惲傳》記載:“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魚羔,斗酒自勞?!?/p>
一個伏羊節(jié)要持續(xù)十天左右,10天會吃掉多少羊肉呢?有人統(tǒng)計了一個數(shù)字,10天會吃掉100萬斤羊肉。到了伏羊節(jié),徐州整座城市都會飄浮著羊肉的香味,人人都在吃羊肉,大大上小的餐館里、羊肉館、燒烤攤、大排檔都可以吃到羊肉,喝羊湯的人紛至沓來。
有人戲稱,羊不幸生在徐州,為徐州的伏羊節(jié)做了貢獻(xiàn),拉高了GDP。
伏羊節(jié)的羊肉的吃法太多,以羊肉為主的各種美食,除了羊湯之外還有羊肉羹、烤全羊、燒全羊、羊肉串、羊肉火鍋、地鍋羊肉、烤羊排、清湯羊頭、羊蝎子、風(fēng)味鹵羊頭、 羊三寶、手抓羊肉、鹽煽羊腿、干鍋羊雜、羊肉生煎包、羊肉蓋澆面、蒜蓉拌羊肉等許多羊肉美饌以及“全羊宴”。
吃伏羊要乘早,來晚就會要等位。
早晨六點賣伏羊的攤位就會坐滿。為了滿足這些食客的需求,賣伏羊的羊販們起得更早,每天天還沒亮就起來去集市支鍋生火,宰殺好的羊肉泡水,再剁成大塊放入開水鍋中焯水后用清水洗凈浮沫,這樣煨出來的羊肉湯沒有腥膻味。
為了熬一鍋好的羊湯,需要將處理好的羊肉放入大鍋中加入蔥段、姜片、料酒,一次性加足水后大火燒至濃白,再轉(zhuǎn)小火慢燉,慢慢聽到羊肉在鍋中“咕嚕,咕嚕……”地熬燉著, 羊肉的鮮香味散發(fā)在空氣中,只要走到這里就會忍不住想坐下來,點上一碗羊湯。
徐州伏羊節(jié)的羊肉一般要用本地羊,他們也會用安徽蕭縣的羊,選這種羊看重的是它肉質(zhì)纖維細(xì),入口細(xì)嫩。
喝湯要喝到冒汗才夠爽,這時就需要有羊辣油的點晴,羊辣油用羊板油切碎,然后下鍋用小火熬制出潔白的羊油,再加菜油、辣椒碎下鍋一起熬制,色澤紅潤,香辣味撲鼻,喝羊肉湯時,趁著羊湯滾熱時往湯中加一勺羊辣油,那辣爽的鮮味瞬間令食欲大開。
“羊肉湯泡火燒”是徐州人喝羊湯時的最佳搭配。
剛剛出爐的火燒色澤金黃,外皮酥脆,將火燒撕開泡到羊肉湯里,浸潤了羊辣油的羊湯火燒,依然有著酥脆的外皮,內(nèi)里卻柔軟,香味濃郁帶著羊肉湯的鮮香辣。
看到這里有沒有饞了?想趁著伏羊節(jié)去徐州大快朵頤一次,記得找一個路邊攤售賣羊肉湯的地方,看到有人多就坐下就是了,它很簡陋,沒有空調(diào)也沒有服務(wù)員,找一個長條凳坐下,就著木方桌,端起乳白色的羊肉湯,大口吃肉, 大碗喝湯,吃到滿頭大汗,那才真是一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