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科教頻道《百家講壇》,是一檔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節(jié)目,收視率頗高。但在字幕制作上,有時卻出現(xiàn)一些瑕疵。若因錯別字,造成知識性錯誤,使觀眾曲解主講人的意思,那就應(yīng)該引起重視了?,F(xiàn)舉二例:
一 羯族非桀族
2014年1月31日,播出了《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第二部第8集。在講到毛姓的源流時,隨錢教授的講述,字幕出現(xiàn)這樣一句話:“源流三,源于蒙古族,氐族。這個族(指氐族)現(xiàn)在沒了。桀、氐、羌,這是古代非常重要的民族……”“古代非常重要的民族”中有“桀族”嗎?沒有?!拌睢蹦恕棒伞敝`。
西晉末年,北方大亂,進入了被稱為“五胡十六國”的時期,“五胡”就是指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少數(shù)民族。其中的羯族,曾是匈奴的附屬,被稱為匈奴別部。漢代隨匈奴內(nèi)遷,到魏晉時,散居在上黨郡(今山西潞城各縣)一帶。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生活貧困,許多人為漢族地主傭工,受其奴役,被稱為“羯胡”。東晉元帝大興二年(319),羯人石勒(274—333)在黃河流域建立趙國,史稱后趙,為十六國之一。后趙于351年滅亡。羯族后來融入了漢族。
由此可見,羯族才是我國古代非常重要的民族,字幕把“羯族”誤寫成“桀族”了。
二 祁山非岐山
2014年3月2日,由傅小凡教授講《崇禎那些年》第14集《楊嗣昌的計謀》。傅教授提到這么一句:“這就是當(dāng)時諸葛亮出岐山,攻打魏國的戰(zhàn)線。”字幕同步顯示。
諸葛亮出的是岐山嗎?不是?!度龂尽な駮ぶT葛亮傳》載:“(建興)六年(228)春,……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陣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yīng)亮,關(guān)中響震?!庇终f:“(建興)九年(231),亮復(fù)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zhàn),射殺郃?!边@就是史載諸葛亮五次北伐中的兩出祁山的史實?!度龂萘x》用了十余回的篇幅,生動地描述了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的故事。
這里說的祁山,是指分布在今甘肅隴南市禮縣的東部、西漢水北側(cè)的秦嶺山脈的余脈——西秦嶺中的一部分,東西綿延50余里。漢時在西漢水北岸山上筑城,極為嚴固,即今祁山堡。諸葛亮出祁山伐魏時,這里曾是中軍大營駐地。晉時,在山上建武侯祠,四時祭祀。千余年來,雖幾經(jīng)興廢,至今猶存。
至于岐山,在今陜西岐山縣東北。其山狀如柱,又稱天柱山。《詩經(jīng)·大雅·綿》云:“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于岐下。”說的就是,古公亶父率領(lǐng)其部族,由豳(邠,今陜西彬縣、旬邑一帶)遷移到岐山之下,在周原建邦立國的歷史。因而,岐山為周之故地,相傳周初有“鳳鳴岐山”之說。其地處秦嶺、渭水之北,三國時為魏國控制。
祁山和岐山相距數(shù)百里,諸葛亮北伐時出的是祁山,而非岐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