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李白杜甫情同戀人
李白杜甫情同戀人
丁啟陣

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其實,李白杜甫不但他們的文章(詩歌)光照萬古,他們之間的情誼也堪稱千古佳話。以至于有人說,李白杜甫是同性戀。假如這話里沒有暗含什么貶義色彩,我認(rèn)為也無可厚非,因為它說出了李杜情誼不一般這個事實,他人完全可以將其理解為:李白杜甫這兩個人,好得跟同性戀似的。

李白、杜甫初見于唐玄宗天寶三載,即公元744年,地點是東都洛陽。這一年,李白離開朝廷,離開長安,取道洛陽回山東。杜甫則是結(jié)束了為期五六年的齊趙(今天山東省兗州、河北省邯鄲一帶)游,回到洛陽不久。
李白為什么離開朝廷、離開長安,文獻記載在措辭上有出入,有的強調(diào)是李白本人辭職在先,意思是李白不愿意干了;有的說明是因為李白得到玄宗的信任,招致他人的嫉恨,加以誹謗,意思是玄宗聽信謠言,不讓李白干了。不管事實如何,總之,李白在朝廷里是混不下去了。不少文獻說,李白離開長安的時候,玄宗為了表示特別的關(guān)心,給了他一大筆錢。例如《新唐書》本傳就有“賜金放還”的說法?;实凵磉吂賳T非正常離任,皇帝給點賞賜,在古時候是很正常的事情。后代人把這事當(dāng)作佳話傳播,這是出于對李白的喜愛。不難想象,李白當(dāng)時的心里一定充滿了失落、滄桑之感。
杜甫是此前兩年多(741)回到洛陽的,在首陽山下一個叫陸渾莊的地方建造了一所房子??甲C起來,大約是窯洞。一般認(rèn)為,杜甫就是在這一年跟楊氏夫人結(jié)婚的。這一時期,杜甫主要在洛陽的上流社會社交圈中活動,其中包括多次聆聽著名的皇家男高音歌唱家李龜年唱歌,“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這兩年之中,杜甫除了遭遇對他有養(yǎng)育之恩的姑姑和祖母去世的傷痛之外,還目睹了不少上流人物之間勾心斗角、相互傾軋的事件。年輕的杜甫對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有了初步的認(rèn)識。
兩個都是喜歡寫詩的人,兩顆同樣受過傷的心,這一年的初夏在洛陽相遇了。
李白杜甫的這一次相遇,毫無疑問,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十分重要的事件。聞一多先生說,“…我們四千年的歷史里,除孔子見老子,沒有比這兩人的會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紀(jì)念的”(聞一多的未完成作品《杜甫》)。誠哉斯言!兩顆同樣光耀千古的詩壇巨星從此成為摯友,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本身就是一個千古的奇跡。它不但打破了“文人相輕”的魔咒,也極大地促進了他們尤其是年紀(jì)較小的杜甫的詩歌創(chuàng)作,為我們的詩歌寶庫增加了許多曠世的佳作。
他們相見的時候,李白四十四歲,杜甫三十三歲,相差十一歲。此前,李白已經(jīng)寫出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春夜洛城聞笛》《金陵酒肆留別》《蜀道難》《行路難》等著名詩篇,可以說是名滿天下了。相比之下,杜甫還只能算是初出茅廬的后生。不過,也不能太輕視這位后生,他早在十四五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在東都洛陽的士大夫階層中嶄露頭角,有了一定的名聲,崔尚、魏啟心、李邕等名流都很賞識他,《望岳》(岱宗夫如何)《房兵曹胡馬》等著名作品也已經(jīng)問世。
不用說,杜甫對李白是仰慕的,而李白對杜甫也是相當(dāng)贊賞的,不然也很難成為朋友。杜甫有一首《贈李白》詩,顯然是這一次會面相識之后,杜甫給李白的贈別之作。詩中,杜甫表達了自己對名利場的反感,對李白能夠去學(xué)道尋仙表示羨慕,同時約定:不久之后在梁宋(河南山東毗鄰地區(qū))一帶重聚游玩。
果然,同年秋天,李白在梁宋一帶逗留之際,杜甫就約了當(dāng)時正在家鄉(xiāng)以耕種釣魚為生的好朋友高適,一同去找李白,盤桓了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對他們?nèi)齻€人而言都是美好的經(jīng)歷,因此先后都寫過詩歌,記錄其事。高適作有《同群公秋登琴臺》、《宋中別周梁李三子》等,前一首詩描寫了他們登臨琴臺時天氣的炎熱,表達了他自己甘于漁樵終老的思想;后一首詩中,對李白的人品才華作了高度評價。杜甫晚年在《昔游》《遣懷》等詩中,深情回憶了這一段經(jīng)歷,有“昔者與高李,晚登單父臺。寒蕪際碣石,萬里風(fēng)云來”,“憶與高李輩,論交入酒壚。兩公壯藻思,得我色敷腴。氣酣登吹臺,懷古視平蕪”等詩句,可見,杜甫最懷念那時候的壯懷激烈。李白寫有《秋獵孟諸夜歸置酒單父樓觀妓》的詩,描寫他們白天騎馬打獵,晚上吃燒烤、觀看妓女歌舞的情形。李白喜歡的是謔浪笑傲的生活——他是為了消解內(nèi)心的苦悶??梢?,他們?nèi)说倪@一回游玩,主要內(nèi)容是尋訪古跡,登高抒懷,騎馬打獵,飲酒狎妓,尋歡作樂。
次年(745)春夏間,三人再次同游齊州(今天山東濟南)。跟著名書法家、文學(xué)家李邕來往,到處游覽(當(dāng)包括大明湖、千佛山、鵲山湖、華山、臨清河等處名勝),多次宴飲。李邕擔(dān)任渝州(重慶)刺史的時候,李白前去拜訪,沒有得到接見,李白就寫了《上李邕》一詩,出言不遜。這一次見面,兩人盡釋前嫌。李白還在詩歌中贊美了李邕的德政。杜甫在《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中描寫了他們游覽、宴飲時的一些快樂情形和感受,留下了“濟南名士多”的名句。這一次游玩,使得李白杜甫之間的友誼進一步加深。
當(dāng)年秋天,杜甫又來到了李白所在的兗州。兩人這一回前后相處十天,關(guān)系更加親密。他們尋訪一位姓范的隱士,他們登高懷古,他們飲酒賦詩。杜甫在《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一詩中,贊美李白詩中多佳句,交代了他們二人形同今天情侶的行為舉止,“醉臥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我以為,要準(zhǔn)確理解這兩句詩,必須注意兩點:一是,這可能是文學(xué)夸張;二是,必須考慮到唐代社會跟今天是不一樣的,那個時代,同性之間的言行舉止,可能還不像今天這樣,需要避諱。同一首詩中還有“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兄弟”、“不愿論簪笏,悠悠滄海情”等詩句,說明杜甫跟李白是惺惺相惜,是同病相憐,是純潔的布衣之交,不帶任何名利的色彩。這個意思,在另一首《贈李白》詩中,表現(xiàn)得更為清楚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有人把這詩當(dāng)作杜甫對李白的規(guī)勸之作,是不準(zhǔn)確的。
李白方面,對杜甫這位尚未成大名的詩壇晚輩、實際年齡小他十一歲口氣上卻像兄長的朋友,也是有著很深的感情的,并不像有的研究者所說的,只是杜甫單方面的熱情,剃頭挑子一頭熱。杜甫要離開兗州前往長安謀求仕進,李白依依不舍,至少曾前后兩次給杜甫餞行。第一次餞別作了《魯郡堯祠宴別杜補闕范拾遺》,幾天后又來一次餞行,并作了《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一詩,詩中的“何時石門路,重有金尊開”、“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等詩句,表明李白希望能與杜甫有重逢之日,顯然也有惺惺相惜之意。
兗州石門一別,杜甫先回到洛陽,馬上去了長安;李白不久也離開山東,去了江東。文學(xué)史研究者基本上都認(rèn)為,李杜的這一次分別,是他們二人的最后一別。但是,李白研究專家安旗先生近年提出一種新的說法,認(rèn)為天寶十二載(753)李白第三次入長安時,他們又曾經(jīng)在長安城外的長樂坡見過面。他認(rèn)為,李白的《戲贈杜甫》(飯顆山頭逢杜甫)就寫于這一次重逢。我認(rèn)為,安旗先生的證據(jù)稍嫌單薄,主觀猜測成分較大,尚難令人信服。
分別之后的李杜,相當(dāng)長的時間里還互通音信。困守長安(746—755)期間,杜甫寫了一些跟李白有關(guān)的詩,《飲中八仙歌》,其中描寫李白醉態(tài)的句子最多,四句,別的七位都是二句或三句;《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囑咐孔巢父:“南尋禹穴見李白,道甫問訊今何如”。到長安不久,天寶六載(747)春天,杜甫想念起李白,寫了一首非常美妙的五言: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前四句拉出兩位古人贊美李白的詩歌,后四句引用兩種自然景物表達對李白的思念。有人說最后兩句隱含杜甫批評李白詩歌句子推敲不細的意思,難脫離間古人的嫌疑。且不說李杜的關(guān)系和杜甫對李白的推崇(“白也詩無敵”),單是一個“重”字就足以表明,杜甫這里是在懷念他們曾經(jīng)有過的快樂,他是在盼望與李白重逢。
與此相似,李白《戲贈杜甫》中的“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兩句,也曾經(jīng)被人說成是李白取笑杜甫詩才遲緩。這也是不了解李杜關(guān)系的牽強附會。顯然,這是好朋友之間的玩笑話,李白借此表示對杜甫身體的關(guān)心。倘若真是取笑的意思,題目也不應(yīng)該是《戲贈杜甫》,按照李白的語言習(xí)慣,得用《嘲杜甫》了。
反映李杜關(guān)系的詩歌中,杜甫作于秦州時期的《夢李白二首》《天末懷李白》感情最為深摯。李白因為參與了永王璘的軍事行動,先是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后來又被判長流夜郎。杜甫聽到消息后,憂念成夢,連著三個晚上,都夢見李白?!秹衾畎锥住肪褪怯泬糁?。詩中的深情牽掛,感天地泣鬼神,令人震撼。《天末懷李白》跟《夢李白二首》是同時的作品,意思也相近。大約是作完《夢李白二首》之后,意猶未已,又寫了這一首的。后來,在成都期間,杜甫又寫了一首聲援李白的詩,《不見》,“世人皆欲殺,我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杜甫懷念李白的詩,永遠是兩個主題:一是贊美李白詩才,二是同情李白的遭遇。是愛才理性與朋友情感的結(jié)合,不是單純的愛慕之情。
現(xiàn)存詩歌中,李白在跟杜甫分別后,也有寫思念杜甫的詩歌,并非杜甫在那里單相思。石門分別之后,李白在《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詩中,深情回憶他們的相聚時光,說杜甫走后,他飲酒不再能醉,聽歌也不再受感動了,最后兩句是“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現(xiàn)存詩歌作品中,杜甫寫到李白的作品比李白寫到杜甫的作品多而且深情,這是事實,不容否認(rèn)。但是,這不能成為杜甫單相思的證據(jù)。因為:首先,李白杜甫都有大量的詩歌在流傳中散失了,現(xiàn)存詩歌遠非全貌。據(jù)現(xiàn)存詩歌做出任何斷言,都有可能跟事實不合;其次,我們必須考慮到李杜二人的性情和詩歌風(fēng)格的差異,杜甫格外喜歡將跟朋友之間的日常活動情形寫入詩歌,不光是跟李白的交往,跟鄭虔、蘇源明、嚴(yán)武等人的交往,他都在詩中作過描寫。李白似乎不太喜歡描寫日?;顒忧樾?;其次是,畢竟李白比杜甫年長,在表達感情的時候,較為內(nèi)斂、平和一些,是合乎情理之事;其次是,我們千萬不能忘記,李杜生活的時代是唐朝,那是當(dāng)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帝國,是一個開放寬容、自信樂觀的時代,人們的言行舉止,相對比較自由,奔放,感情相對外露。
唐朝兩位男性詩人成為感情深厚的朋友的,除了李白杜甫之外,還有不少,例如元稹與白居易、韓愈與柳宗元、皮日休與陸龜蒙。其中的元稹與白居易,相交三十年,達到了夢魂相通、情逾骨肉、情逾戀人的地步。

李白、杜甫等唐朝詩人之間的健康情誼,被有些人說成是同性戀,反過來,恰好說明這樣一個事實:今天的人與人之間,感情缺乏,互相關(guān)心太少,嫉妒太多,相互輕視現(xiàn)象(包括文人相輕)太普遍。如果非要使用一下“病態(tài)”這個詞,那么,毫無疑問,今天的社會才是病態(tài)的。[朝花夕拾]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集李杜詩
李白對聯(lián)大全
唐朝詩人,誰第一?
李杜詩篇之對比,作品
同為唐朝著名的詩人,李白與杜甫真的是好朋友嗎?
李白的詩賞析,李白代表作精選鑒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