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的江南,尋找最無錫的地方,南下塘、南長街是一個繞不開的地方。
去這里,又特別歡喜早晨,到9點街上都沒什么人。白天晚上,游客多。清晨,這里進出的都是說無錫話的老街坊。利民弄、大窯路……各種弄內(nèi)村里出來的村民,過清名橋,走伯瀆橋,為的是到河對面的菜場買菜。
他們是不大注意腳下青石板上的那些“無錫話”的,但他們的嘴里說出來的又是地地道道的無錫話。最無錫的早晨,呈現(xiàn)了這一帶最古老的味道。
吳儂軟語,又稱江南話,是中國方言中最好聽的一種語言,也是江南人思維方式、生活情調(diào)、文化涵養(yǎng)的生動體現(xiàn)。吳語是吳越人的母語,使用人口9000多萬,目前,一百余座城市構(gòu)成以上海為首的吳語城市群和江南文化圈。吳語與吳越文化血脈相連,“醉里吳音相媚好”。
無錫話是吳語的一種方言,與吳語蘇州話、常州話、嘉興話、上海話、湖州話、杭州話、紹興話、寧波話等基本能互通。無錫話可以分為東、西兩片。
東片包括東南部的厚橋、甘露、蕩口、鴻聲、后宅、碩放等,語音跟蘇州及吳縣的北部十分接近;,而東北部羊尖、港下一帶又帶有明顯的常熟話特色。西片的靠近常州武進區(qū)的陸區(qū)、馬山以及胡埭西部臨近武進的自然村又有武進話特征。無錫市區(qū)大部分地方語音接近。
黃巷、尤家坦村、浦巷、華莊鄉(xiāng)周潭橋等地的居民,說的無錫方言與一般的無錫方言大同小異,但是對于有幾個詞語發(fā)音差別較大。
譬如:黃讀“完”、塘讀“潭”、湯讀“貪”、糖讀“團”、汪讀“安”、螳螂讀“團亂”、幫忙讀“搬瞞”……
無錫話似乎正如一些傳統(tǒng)方言一樣,逐漸消失在人們眼中,而原本這種經(jīng)過歷史沉淀下來的東西,可以為無錫增色出彩。無錫是吳文化的發(fā)源地,承載著這座城市的回音和文化血脈。
走在無錫老街上,能夠看到當?shù)氐睦先藭裰栂孪缕?,講著地道的無錫話聊聊天,這樣的風景也是無錫的靈魂所在。
文:無錫漫生活
編輯: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