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課就必須進行備課、準備教案。不管是早讀課、作文課、作文講評課、各種作業(yè)課、復習課、等其他各種評講課都是課,都應該有相應的教案。這些教案可以按照不同的專項進行分冊,或者是按照教學的時間順序來依次書寫。
以早讀課為例,早讀課備課應該注意一些什么內(nèi)容?一是應該確定明確的目標。沒有明確的目標學生就會缺乏足夠的動力,從而讓早讀的實際效用降低,讓早讀課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每一個學生的基礎都不一樣,在布置早讀任務時應該有的放矢,讓早讀起到一定的針對性。比如布置一些詩歌、文言文和比較重要的語段要求學生記憶并背誦,并告知學生這些段落或者文章會進行聽寫或者是抽背。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一些優(yōu)秀的領讀員,防止學生出現(xiàn)早讀跑題的現(xiàn)象。二是必須明確早讀檢查目標的方法。布置完早讀任務目標后應該對學生進行督導和檢查,可以直接在課上對所讀內(nèi)容以朗誦、背誦等形式進行抽查或者是普查,以將學生的早讀成果及時的反映出來。三是及時的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技巧進行糾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對于個別學生出現(xiàn)的個別性錯誤,應該單獨對學生提出,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如果是班級中出現(xiàn)的普遍性錯誤,則應該在課堂上公開的指出來,引起所有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在知錯、改錯的過程中逐漸的進行提高。四是設置各種活動,提升學生對語文早讀課的興趣,如朗誦比賽、背誦比賽等。例如對于古詩可以設置這樣的游戲比賽:將班上的學生分為多個小組,看哪個組能背出某詩人(如杜甫)最多的詩篇,或者是比賽背帶有某個字(如“松”)的古詩。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對課文上的各種精彩對話進行掌握,在進行角色扮演時要求學生仔細的體會文中所涉及到的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同時必須讓學生明確早讀的重要性,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對早讀課的重視程度,在早讀課上教師必須做好表率作用,教師應該積極的參與各種活動從而有效的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2 重視學生的差異性,制定出個性化的學習目標
由于學生自身的先天因素和后天的家庭背景、成長的社會環(huán)境不同,決定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著極大的差異。這就促使了整齊劃一的教學要求與學生參差不齊的學習能力之間的矛盾的產(chǎn)生。“教”要適應學生的“學”,學生是有差異的,教學也要有差異,因材施教制定出個性化的目標[2]。發(fā)現(xiàn)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必須要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生活背景,只有這樣才能夠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學習目標。有效教學則應該在學生能夠到達基礎性目標的前提下,通過學生的努力能夠?qū)崿F(xiàn)發(fā)展性目標[3]。
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的第一課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其基礎教學目標可以設置為以下幾點:(1)學習字詞,掃除字詞障礙,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2)體會作者在文章中所表達的感情;(3)領會課文按空間順序安排材料的寫法;(4)學習課文細則觀察、抓住特點,具體真切、生動地描寫事物。這些目標都是從這一篇課文的角度出發(fā)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對于一些比較有能力的學生著還可以制定出更加深層次的教學目標,例如以下幾點教學目標:(1)了解魯迅先生本人及他的其他的一些作品(了解魯迅本人則是主要了解魯迅先生當年棄醫(yī)從文的原因及魯迅先生的愛國精神);(2)從魯迅先生的作品中體會魯迅先生寫作的精妙手法,并學習魯迅先生的精妙寫作手法。對于后面的兩點教學目標,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學生都達到。有的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也許會很吃力,同時也有可能對語文沒有很強烈的學習興趣,對于這些學生只要求他們達到開始的基礎目標就可以了。
3 科學設計課堂問題,突出有效教學
雖然教改中要求將課堂還給學生,但是在課堂上教師扮演著十分重要的引導者的角色。如何對學生進行引導才能夠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必需注意以下幾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1)隨意提問,其表現(xiàn)是隨便發(fā)問,問題的內(nèi)容不當,隨便問一些學生,問題的對象不當,以及一些“對不對”、“為什么”、“好不好”一類的口頭禪;(2)自問自答,有一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有著說“單口相聲”的習慣,問了問題后沒有給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自顧自的繼續(xù)往下講;(3)問題內(nèi)容含糊不清,例如問題過于簡單學生只需要“對或者不對”、“是或者不是”進行回答,或者是問題的內(nèi)容讓學生部弄不清楚問題的具體含義;(4)問題缺乏靈活性與啟發(fā)性,有一部分老師當學生不能回答提出的問題或者是學生回答的答案與教師心里所想的不符,就對學生進行批評或者是否定,從而打擊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4 結(jié)語
有效教學是目前課改中討論的較多的一個話題,如何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效,每一個教師都會有自己的一套方案。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夠知道什么樣的方案與方法才是有效的。同時影響有效教學的因素有很多,這些都需要所有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不斷的探索。
【參考文獻】
[1]施航飛.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策略談[J].才智,2010,(4):130-132.
[2]冒劉美.芻議初中語文的有效教學[J].閱讀與鑒賞(教研版),2009,(10):15-16.
[3]馬壽群.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語文有效教學[J].新課程(中學版),2008,(Z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