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劇《延禧攻略》爆紅,在當下這些影視文學作品里,后宮的小主們是最活躍的一批人,她們今天宮斗爭寵,明天勵志晉升,仿佛是一群性情各異、活力十足的女人??上М敶蠹冶еf分的好奇,準備在史書中還原她們形象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這其實是歷史的一群靜默者。與帝王將相不同,這些女子在歷史中幾乎聽不到一點兒聲音,除了個別位置極高的后妃,這些后宮佳麗好像就是一個個不同的封號而已。那么今天,讓我們回到紫禁城,回到后宮,看看這些女子曾經(jīng)真實居住和生活過的地方。
西六宮鳥瞰圖(摘自王璞子《三宮六院》)
令妃畫像(《心寫治平圖》)
乾隆皇帝畫像(《心寫治平圖》)
《乾隆帝妃古裝像》
幼年嘉慶皇帝像(旁邊女子推測為照顧他的慶妃)
東西六宮建筑格局基本相同
延禧宮里的“水晶樓”,最后成了爛尾樓
我們經(jīng)常為皇帝操心的一件事兒,就是他后宮嬪妃這么多,東西六宮加起來只有十二個院落,她們都住在哪里呢?
紫禁城的設計,巧妙地遵從了風水陰陽的理論,中軸線前三殿與后三宮,仿佛六條陽爻,正合六十四卦中的乾卦。而在其兩邊分列的東西六宮,則如兩象坤卦,象征著乾坤和諧,陰陽調(diào)和。而從六宮的命名中,也多少都透露出了這個意思,如“承乾宮”“翊坤宮”等。
東西六宮建筑格局基本相同,都是在廣、深各50米的正方形基地上,各院占地面積2500㎡,采取一門兩廂,前后兩進的三合院格局。大面在前,四圍院墻,大門居中,沒有倒座房。庭園中雖然有些樹木點綴,但不能稱為景致。有趣的是,前后殿之間的空當會單獨圍起來,當中多種有果樹。院落前殿后寢,前殿兩山設卡墻便門,后殿兩側(cè)建有侍從值房,兩廂后身留有更道。院內(nèi)一般有水井,可以供一般生活、消防用水。
“庭院深深深幾許”,高墻深院,門戶扃嚴是六宮突出的一個特點。內(nèi)廷范圍廣大,四圍宮墻有一千五百余米,但是初制也只有四座主要出入門道。六宮建筑格局主次位序,區(qū)劃嚴明。前殿正座,用于日常起居,體制高于后寢。除兩所例外,其余均采用五開間歇山殿,黃琉璃瓦覆頂。但東北角的景陽宮,與西北角的咸福宮的前殿則為三間廡殿頂,間數(shù)減少,但規(guī)格上升。
六宮明代通用內(nèi)廊做法,清代多有改做明出廊,或在前院添建游廊,這讓使用更加方便也更加活潑。后殿寢居,間數(shù)和前殿相同,級別降為硬山帶斗拱做法,體制略小。兩廂配殿,前后院均為三間硬山。門窗裝修,明代除前后殿正座使用菱花窗,其余多為方格窗,保留了宋元風格。清代有的改為支摘窗,加裝風門,清代皇帝的審美很飄忽,所以后宮的裝修,也被改動的比較花俏。
今天我們參觀東西六宮時,會發(fā)現(xiàn)其中一些很不同,這主要是清末改造的結(jié)果。例如現(xiàn)在西六宮儲秀宮至翊坤宮一線,被慈禧太后完全打通。而延禧宮于宣統(tǒng)元年(1909年)在端康太妃的主持下,準備修建一座三層水晶宮。此殿名曰“靈沼軒”,位于一座三米多深的池子中,“水殿以銅作棟,玻璃為墻,墻之夾層中置水蓄魚,底層地板亦為玻璃制成,池中游魚一一可數(shù),荷藻參差,青翠如畫。”可惜未幾清朝覆亡,此處就變成了一座爛尾樓。
地位較高或受寵妃嬪多居西六宮
儲秀宮自令貴妃居住后,一直是歷任皇后的寢宮
后妃們分封的院落,通常是晉封時皇帝規(guī)定的,有一定隨機性。不過大體而言,地位較高或者是比較受寵的妃嬪多居住在西六宮區(qū),可能因為此處離皇帝的寢宮養(yǎng)心殿較近?;屎蟆⒒寿F妃、貴妃是單獨居住一個院落的,是不折不扣的一宮之主。
離養(yǎng)心殿較遠的東六宮則略為冷清,特別是延禧宮一處。延禧宮因緊鄰蒼震門,不僅過往人員較多,環(huán)境嘈雜,也是后宮中最容易失火的一處。因此居于此宮的嬪妃,多少地位較低或者境遇較差的。西六宮中的翊坤宮、長春宮和儲秀宮是比較好的院落。翊坤宮是乾隆兩任皇后的居所,儲秀宮自乾隆皇帝的令貴妃居住后,一直是后面歷任皇后的寢宮。嘉慶皇帝的孝和?;屎蟆⒌拦饣实鄣男⑸鞒苫屎?、同治皇帝的孝哲毅皇后和光緒皇帝的孝定景皇后、包括溥儀小朝廷所納的皇后婉容,都住在儲秀宮。乾隆時的順嬪,乾隆四十一年晉封為妃,在儲秀宮居住,后來因故皇帝又將其遷往永壽宮,雖然級別未變,但實際上待遇是降低。
東西六宮的院落,并不會同時啟用為后妃居所。比如康熙皇帝繼位后,他出生的景仁宮則不令嬪妃居住,雍正皇帝曾居住于永壽宮,而孝賢純皇后去世后,長春宮被乾隆皇帝常年作為影堂使用,都是嬪妃無法居住的。
在清代,皇帝的多位妃嬪居于一宮的情況,是時有發(fā)生的。因為同時在位的妃最多有四位,加上如果有在位的皇貴妃、貴妃,后宮的主位是夠用的。在這一宮當中,按照地位高低,主位的妃、嬪居于正殿或者后殿,而從居的貴人、答應等人則要住在東西兩廂。級別更低的值房和耳房則給當值的宮女、太監(jiān)等人使用。六宮院落雖然看起來是兩進院落,但是從功能上講,是不能被分割的,也就是說嬪妃多人居住時,不是按前后進居住,而是像普通大家戶中那樣,按等級分正殿、配殿居住,日常都會低頭不見抬頭見的。
我們對妃嬪的居住情況,可以從某一時期的宮廷檔案中予以對應。比如如果比照乾隆四十一年檔案中六宮位置排序與出席典禮時的妃位排序,我們可以知道,當時舒妃居永壽宮、愉妃居承乾宮、穎妃居景仁宮、容妃居鐘粹宮、敦妃居翊坤宮、婉嬪居延禧宮,而此時宮中低等的貴人、答應、常在等沒有特別標出,實際上則附居于各宮。
在一些特殊時期,皇帝會把后妃接到自己的養(yǎng)心殿后殿中居住,例如乾隆的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在病篤之時就被皇帝接到了自己寢宮后殿靜養(yǎng)。一方面這里的居住條件好于后宮,另一方面也方便皇帝隨時探視。戊戌維新時,光緒皇帝也將珍妃接入養(yǎng)心殿燕禧堂常居過一段時間,但這是一種特殊的優(yōu)待,并不是嬪妃日常居住的常態(tài)。
清代后妃等級待遇明確
皇后每天的膳食標準,可享用豬肉25斤
皇后妃嬪中有嚴格的主奴區(qū)分,皇后是君,其他則為臣;嬪以上為主,貴人、答應、常在地位較低。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地位最低的常在,在后宮也是居主位,配有宮女、太監(jiān)、日常用度,與雜使宮女有很大的區(qū)別。清代可考的歷史中,沒有一個“宮女轉(zhuǎn)正”的例子,就連答應、常在后來升到主位的也很少。
據(jù)乾隆朝頒布的《宮中現(xiàn)行則例》所載,清代后妃、宮人的等級待遇非常明確,包括名號、玉碟、冊寶、服色、宮分、鋪宮、遇喜七類?;屎蟮匚蛔罡?,節(jié)慶之日及朝廷慶典,皇貴妃及以下的妃殯等人都要向皇后行禮祝賀。
定例每年給皇后黃金20兩,銀1000兩,各種綢緞綾紗90匹,布60匹,貂皮90張,還有金銀錢、各式綾羅、絨線、棉線、棉花等物品。而最末等的答應,年例銀50兩,除必要的紗、綾、棉花外,沒有絨線、貂皮、高麗布等物品。皇后每天的膳食標準是:豬肉25斤、羊肉一盤、雞鴨各一只;各種米4升余,各種面9斤余,還有水果、食油、蔬菜等。每逢節(jié)慶及皇后誕辰,皇后的開支比平時大得多,這都不算在宮分之中。皇貴妃以下的宮分則依次遞減,至最后一級答應。每年給白銀30兩,絲織品8匹,每天的膳食是豬肉1斤8兩及若干白米、蔬菜等?;屎笊?,則于嬰兒滿月時獲得賞銀1000兩,衣料100匹。而答應生子,嬰兒滿月只得賞銀50兩,衣料10匹。
就使用下人來說,皇后位下內(nèi)管領輪流承應差務,聽差蘇拉15名;皇貴妃位下專派內(nèi)管領2員承應差務,聽差蘇拉12名。以下遞減,到貴人位下,只有聽差蘇拉3名;常在位下,聽差蘇拉2名。使喚人等各朝均有不同,以乾隆二十一年為例,皇后有官女子13人;純貴妃、嘉貴妃有官女子8人;愉妃、令妃有官女子6人;舒妃有官女子7人;各嬪有官女子6人;慎貴人、林貴人有官女子4人;柏常在等三個常在有3人??梢娰F人以下地位雖然不高,但是在后宮都是主,配有下人伺候,與宮女身份完全不同。
皇后與妃嬪在等級和禮儀上都存在嚴格的區(qū)別,總體來說,她們之間既是妻妾之別,又是君臣之別。妃嬪見皇后和見皇帝一樣必須行臣妾之禮。“皇帝駕臨內(nèi)宮,本宮居住內(nèi)廷等位咸迎于本宮門外,立,俟駕至隨行進宮。駕回,仍送于本宮門外,若皇后駕臨,各宮迎送之禮亦如之?!毕裼耙晞≈心菢?,大家聊著閑天進來個人,打個招呼又坐下了,根本沒有可能,更不要說隨意對皇后有不敬的言辭和舉動了。
比起宮廷奇案迭起的明代,終清一代,后宮都在穩(wěn)步運行,像一臺轉(zhuǎn)動有序的機器。后妃們是一個等級分明,整肅安定的大家庭,皇帝是這個家族的大家長,雖然有自己的好惡,但絕不會像尋常夫妻一般,沉溺于家庭關系和嬪妃斗爭當中。今日信步宮中,雕欄玉砌猶在,但早已物是人非,與她們叱咤風云的男人不同,對于這些后宮女子,我們只能從檔案中略窺些當時的情況。而她們心里的悲歡,人生的跌宕,便交給大家自己去想象和揣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