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的長子朱標病死,十年后,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將侄子建文帝趕下臺,奪取了皇位。朱標是朱棣的大哥,“為人友愛”,對兄弟們很好,“諸王數(shù)有過,輒調護之”,朱棣也受到過關照。如今朱棣做了皇帝,他將如何對待大哥的后裔們呢?
根據(jù)史料記載,朱標有六個兒子、四個女兒,其中長子、第六子、第三女都夭折了。建文帝朱允炆是朱標的次子,他在南京被攻破后,下落不明。與此同時,建文帝的長子朱文奎也失蹤了。而建文帝的次子朱文圭時年兩歲,被軟禁在鳳陽。

當時朱文圭被稱為“建庶人”,一直被囚禁了五十多年,直到明英宗復辟時,才將其釋放,“庶人入禁時方二歲,出見牛馬亦不識”。被釋放沒多久,朱文圭就死了,不過從文獻資料分析,朱文圭應該是有后裔的,不過他們依然被囚禁在高墻之內。
朱允熥(tēng)是朱標的第三子,被建文帝封為吳王。朱棣即位后,先將其降為廣澤王,幾個月后廢為庶人,囚禁在鳳陽,時稱“吳庶人”。永樂十五年,發(fā)生了谷王謀反事件,朱棣當機立斷,直接將朱允熥干掉,以絕后患。不過朱允熥也有后裔,一直被關著。

明英宗在釋放“建庶人”時,“吳庶人”家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每月令所司支與食米二十五石、柴三十斤、木炭三百斤”。朱允熞是朱標的第四子,情況和朱允熥一樣,先被朱棣降封,然后廢為庶人,遭到囚禁,最后死于鳳陽高墻之中。不過,朱允熞好像沒有后裔。
朱允熙是朱標的第五子,當時年僅12歲,根本不算成年人,朱棣也沒法給他安置罪名。于是,朱棣下旨封朱允熙為甌寧王,并讓朱允熙與他的母親到懿文太子的陵墓去居住。到了永樂四年,朱允熙的住所突然失火。

關于朱允熙之死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他和母親被大火直接燒死;第二種是朱允熙當時驚慌失措,不慎倒在了地上,“久而始蘇”,于是朱棣派御醫(yī)來治病,然而就給治死了。不論哪種說法,我們對真相應該比較清楚,朱允熙之死與朱棣有直接關系。年僅16歲的朱允熙沒有后裔。
說完朱標的兒子,再來說說他的女兒們。按理說,權力斗爭不應該牽涉到無辜的女性身上。比如說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后,將李建成、李元吉的兒子全部殺死,但卻沒有波及他們的女兒。李世民對這些侄女們還是很照顧的,為了選擇夫婿,風光下嫁。然而朱棣卻管不了那么多!

第一個死于非命的是朱標的長女江都公主。眾所周知,耿炳文曾經(jīng)率軍征討過朱棣,而江都公主的丈夫就是長興侯耿炳文的兒子耿璇。朱棣在稱帝后第二年,耿炳文就遭到彈劾,“畏罪自殺”。與此同時,耿炳文的幾個兒子也死于非命,江都公主也被迫自殺。
宜倫郡主是朱標的第二個女兒,關于她的記載只有一條,“永樂十五年下嫁于禮”。南平郡主是朱標的小女兒,史書記載,“未下嫁,永樂十年薨,追冊”。“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連朱棣的小女兒都在永樂九年嫁人,然而這兩位郡主卻一直沒嫁出去。宜倫郡主出嫁時,在三十歲左右,而南平郡主到二十多歲還沒嫁人,最后郁郁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