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黃煌經(jīng)方 | 2022國際經(jīng)方大會學習連載(九十二)

2022-10-15

五苓散類方在皮膚病的運用

概說

尊敬的黃煌老師,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江陰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薛蓓云中醫(yī)師,非常榮幸在這里跟大家交流。今天我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五苓散類方在皮膚病的運用》。

案例

醫(yī)案1:男孩的濕疹調(diào)治案

男孩,10歲,江陰人。

體貌:營養(yǎng)狀態(tài)佳,膚白、臉紅、體壯,148cm/47.7kg。

主訴:濕疹多年余。多年來患濕疹,全身散發(fā),褶皺處為主,時輕時重,瘙癢喜抓,并伴有鼻炎,怕熱易出汗,頭汗特多,喜冷飲,胃納佳,愛吃肉,大便1-2天一行,矢氣臭,小便偏黃。

查體:舌質(zhì)紅,苔中后偏膩。雙側(cè)扁桃體1度腫大。

臨床上很多像這些頑固的濕疹,西醫(yī)的治療當時的療效是有,但是經(jīng)常容易復發(fā),所以我非常建議大家用中藥來調(diào)治,效果還是不錯的,著眼點是體質(zhì)的改善。

這位十歲的男生是一種攝之有余的體質(zhì)。家里給他做了過敏原測試,發(fā)現(xiàn)戶塵螨顯著增加,粉塵螨也是高的,熱帶五爪螨等所有的螨類都是高的,雞蛋白也是增加的,也是過敏的。還有一種樹也是做出來一點過敏。堅果類中開心果、榛子、杏仁、核桃也是低過敏的,牛肉、羊肉也是有點低過敏。所以事實上這位男生的發(fā)病起因跟飲食中過度的肉類,或者是與生活條件的富足息息相關(guān)的。

處方:荊防桂苓甘露飲合麻杏石甘湯,7劑,代煎服,21袋,每日服2袋,每袋100毫升。囑忌口海鮮、少食肉類,多食蔬菜。

2019年6月5日其母代診:濕疹明顯減輕,要求原方繼進,5劑,代煎服,15袋,每日服2袋。又訴前一日即6月4日右眼患麥粒腫。

由此,大家看到麥粒腫或者很多合并痤瘡或者是霰粒腫等等,當然此患者他還小,只有10歲還不會有痤瘡,是臨床提示一種好發(fā)頭面部炎癥的情況,也是熱毒或者是濕熱毒或者濕毒的體現(xiàn)。

2019年6月21日復診:近日感覺不錯,瘙癢明顯減輕,控制飲食中,鼻炎不發(fā),舌質(zhì)偏紅,苔中后略膩。

處方:一診方,10劑,代煎服,每日2袋。

后記:之后又復診3次,諸癥幾愈。

用桂苓甘露飲合麻杏石甘湯加荊芥防風,不僅對濕疹的治療有好處,也讓患者的鼻炎有明顯的好轉(zhuǎn)?;颊呱噘|(zhì)偏紅,苔中后是偏膩的。之后復診三次,濕疹和鼻炎的癥狀基本解除。這是2019年的治療,2020年他感冒咳嗽過來看過一次,了解到后來基本上沒什么復發(fā)。隨訪,差不多三年左右基本上沒有大的復發(fā)。

荊防桂苓甘露飲合麻杏石甘湯,為什么這樣合,為什么能取得療效?

五苓散方證特點

1. 口渴是五苓散證的主要特征

- 渴感嚴重,消渴或煩渴;

- 口渴而不喜歡飲水,或喜熱飲;

- 喝水即吐,或胃內(nèi)不適或有振水聲;

- 口渴但無舌焦干燥。

2. 小便不利

- 小便量少,或次數(shù)少;

- 浮腫或浮腫傾向、體內(nèi)積液。

3. 或然證

- 汗出?!皞钩龆收摺保?3),為自汗,汗出量多如水。

- 嘔吐?!翱视嬎雱t吐者”(74),為吐出清水或痰液。

- 悸動。“臍下有悸”,包括心悸或腹部的上沖感、肌肉跳動或痙攣等。

- 癲眩?!巴孪涯d?!?,比如精神錯亂、言語行動失常,抽搐、感覺障礙、意識模糊等.也有頭暈、頭痛、眼花、幻覺等。

- 下利。水瀉,也包括便溏。

選用桂苓甘露飲的抓手

桂苓甘露飲出自金代劉河間的《宣明論方》,即五苓散加生石膏、滑石、寒水石、甘草。原書記載主治為“暑天多汗、頭痛煩渴、小便澀者”。

方證要點:發(fā)熱,煩渴引飲,小便不利。

本方清暑利濕功效較強,多用于暑濕俱盛,癥情較重者。

為什么不選用一個單純的五苓散,而選用了桂苓甘露飲?

大家看男生是一個食肉動物,喜歡吃冷飲,頭汗特多,怕熱易出汗,所以他的濕熱是非常重的,不僅僅表現(xiàn)為純的五苓散方證,還有石膏證,桂苓甘露飲證。舌質(zhì)紅,苔中厚偏膩,包括扁桃體腫大,加荊芥防風加強祛風止癢的效果。

皮膚病為什么選用麻黃劑?

應牢記,當常規(guī)中藥治療皮膚病無效時可以考慮運用加味麻黃或麻黃劑,如麻黃湯、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二越婢一湯、越婢湯、半張防風通圣散、防風通圣散、麻杏石甘湯、麻杏薏甘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等。

麻黃是傳統(tǒng)的發(fā)汗、平喘、利水消腫藥,運用麻黃發(fā)汗可發(fā)泄郁熱,透散邪毒(開門散邪)。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言:“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fā)之?!睗裾畈皇羌毙云つw病,更是我們選擇麻杏石甘湯(麻黃類方)的一個抓手。

為什么選擇了麻杏石甘湯,而不是選擇麻黃湯或者是麻桂各半湯?

患者6月4日發(fā)作霰粒腫,成為我們用麻杏石甘湯的抓手。

麻杏石甘湯的適用病癥

- 以發(fā)熱咳喘為表現(xiàn)的呼吸道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哮喘及各種肺炎等;

- 以過敏或炎癥表現(xiàn)明顯的頭面五官疾病,如花粉癥、過敏性鼻炎、鼻竇炎、中耳炎、舌炎、扁桃體炎、霰粒腫、結(jié)膜炎、角膜炎、角膜潰瘍、淚囊炎等;

- 以瘙癢遇熱加重為表現(xiàn)的皮膚病,如異位性皮炎、銀屑病、接觸性皮炎、蕁麻疹、玫瑰糠疹。

醫(yī)案2:老太帶狀皰疹調(diào)治案

我們看第二個案例。臨床上用五苓散單方治皮膚病也是很多的,這是近期一則老太帶狀皰疹的調(diào)治。

老太,80多歲,是我中學的老師。她生病前告訴我頭有點不舒服,沒有高血壓史。因為她在我們醫(yī)院有很多學生,就先去找了另外一個腦科醫(yī)生,看了后第二站來我這里,我就幫她量了個血壓,不高,覺得可能是神經(jīng)痛。

大家都知道,帶狀皰疹在發(fā)作出來之前是容易被誤診或者是漏診的,老太也被漏掉了。大概在病程的第四天,開始摸到耳后的水皰。所以事實上還是帶狀皰疹,而不是神經(jīng)性的頭痛。

所以臨床上對疼痛的原因還要觀察以后再說,不能一下子就斷定是神經(jīng)痛,特別是年齡大的,大家注意。

現(xiàn)在在臨床上,帶狀皰疹發(fā)作的部位可以是全身性的,并不一定分布在腰間部、胸脅部,頭面部到腳都是有的。老太大概病程是已經(jīng)在第五天到第七天。大家看到水皰分布范圍比較廣泛、很茂密。

水皰出來之后她給我打電話,我立馬給她用藥。首先是外用,通常是爐甘石。我讓她去買季德勝的蛇藥,一盒,搗成粉,放在爐甘石洗劑里,不定時地涂這些水皰。

這兩張圖片是在涂了含季德勝蛇藥的爐甘石之后,水皰明顯吸收,跟第一張比明顯好多了。其實老太帶狀皰疹蠻大的,部位也是蠻多的,從項后一直到頸部,再一直到前胸。在后面的圖片中水皰基本上是癟掉了。

舌苔偏胖,中后有點膩。她平常的舌苔還要潤一些,這次生病后稍微有點干。

再看這張照片,越來越好了。

這張照片是她洗完頭后拍的,她說水皰都消失了,就是有點癢、有點紅,其他已經(jīng)沒什么不適了。

內(nèi)服處方:

肉桂5克,澤瀉15克,薏苡仁60克,豬苓10克,生白術(shù)20克,連翹5克,大棗5克,茯苓12克,顆粒劑,14付。

其中薏苡仁用了60克,用生白術(shù),說明她大便不是很通暢,如果是很通暢,我用炒白術(shù)。五苓散加薏苡仁和連翹。為了矯味,加了5克的大棗,因為怕她年齡大,影響胃口,其實這個藥物一點都不難吃。

開始時是一天三次,即一天一劑半,后來是每天兩次。老太后來去跟我們醫(yī)院她的另外一個學生報告情況時,學生很詫異這樣的療效。因為如果按照正常治療的話,基本上是十天左右。但這么高齡的帶狀皰疹的治療,幾乎是不太可能只有十天的。

合用梔子柏皮湯的抓手

- 加山梔、黃柏或合梔子柏皮湯

加山梔、黃柏或合梔子柏皮湯用來加強清利濕熱的功效以減少水泡和膿水。

《傷寒論》中這張小方(即山梔、黃柏、甘草)雖短小但精干,原文記載為“傷寒身黃發(fā)熱,梔子柏皮湯主之”?!皞睃S發(fā)熱”六字提示了該方可用于感染性、表現(xiàn)于體表的色黃或黃色病理產(chǎn)物類病癥的治療。

- 加薏苡仁

薏苡仁功效可見《名中醫(yī)方藥傳真》(黃煌教授與史欣德教授主編)。書中提到本品味甘、淡,性微寒,可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祛濕除痹、清熱排膿。因此它的用藥抓手或指征是:濕邪中阻癥狀;濕困關(guān)節(jié)肌肉;舌脈征象(舌質(zhì)淡、舌體胖、或有齒痕,苔厚膩,脈弦滑等)。需要注意的是孕婦以及陰虛津少者不宜使用,用量10-120克。多數(shù)用15~30克。湖南皮科歐陽教授在麻杏薏甘湯以及薏苡仁時強調(diào)皮膚有滲出、或起贅生物為特別的抓手。

總結(jié)

五苓散及類方

五苓散在帶狀皰疹方面療效是非常卓著的。

五苓散類方在皮膚病的最明確的一個抓手是,皮膚滲出特別明顯或者有水泡。我在臨床上治過的一個是帶狀皰疹流水泡的,還有一個單純皰疹流水泡的,療效是非常ok的。當然也許臨床上看不到有水泡這類皮膚局部的癥狀,但是明顯體內(nèi)濕熱非常厲害的,我們也是可以去選用五苓散。我們用五苓散類方在治療皮膚病方面,一個是局部癥狀,第二個全身癥狀。這里面就是我們對五苓散證的把握:渴,小便不利,同時否伴有腹瀉,多汗等等。

五苓散類方:五苓散、桂苓甘露飲、通陽散等。

常加味薏苡仁、荊芥、防風、地膚子、白鮮皮、升麻、連翹、黃柏、梔子等;常合方麻杏石甘湯、麻杏薏甘湯、梔子柏皮湯等。

荊芥、防風加強祛風止癢,地膚子、白鮮皮也是加強祛風止癢。連翹我加了5克,連翹加強清熱解毒,如果患者體質(zhì)好的話也可以多一點。如果是泡泡顏色偏黃可以合用黃柏、梔子或者梔子柏皮湯。

治療范圍

帶狀皰疹、頑固性濕疹、手足的水皰性濕疹、單純皰疹、扁平疣、黃色瘤、脂溢性皮炎脫發(fā)、多形性紅斑、水痘等皮膚病。

帶狀皰疹的用方,臨床上純五苓散,桂苓甘露飲用得比較多,再有就是通陽散,五苓散合半夏厚樸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麻黃附子細辛湯合五苓散加減: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jīng)痛的治療方案 常用麻附辛湯合四逆散、
陰毒(帶狀皰疹等)—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身痛如被被杖…)
帶狀皰疹的治療方法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jīng)痛,循傷寒經(jīng)方可愈頑疾。
老人胸背部帶狀皰疹疼痛,中藥一劑止痛、?七劑愈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