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珍珠母、牡蠣、石決明、瓦楞子、海蛤殼均為貝類動物的貝殼,而海螵蛸是烏賊骨
①珍珠母,即珍珠生長的母體,為蚌科三角帆蚌、褶紋冠蚌的蚌殼或珍珠貝科動物貝殼的珍珠層。
貝殼清洗干凈,粉碎成粉,即為珍珠母或珍珠層粉。
功效:平肝潛陽,安神定驚,明目退翳。
②牡蠣,海蠣子殼。入藥一般選用左牡蠣殼為佳,因為海蠣子殼分左右兩邊的,左邊的殼質(zhì)地厚,含鈣質(zhì)多,而右邊殼相對較薄,鈣質(zhì)少。
功效:重鎮(zhèn)安神,潛陽補陰,軟堅散結,煅用收斂固澀。
③石決明,鮑魚的殼,九孔鮑魚的殼入藥為最佳。
功效:平肝潛陽,清肝明目。
④瓦楞子,毛蛤的殼。
功效:消痰化瘀,軟堅散結,制酸止痛。
⑤海蛤殼,青蛤或文蛤的殼。
功效:清肺化痰,軟堅散結,制酸止痛;外用收濕斂瘡。
⑥海螵蛸是烏賊骨,干燥內(nèi)殼,87.3%~91.7%是碳酸鈣,中和胃酸,止疼的作用。功效:收斂止血、收濕斂瘡、固精止帶、制酸止痛。
2.功效對比解讀
(1)所屬類別不同:
①珍珠母、牡蠣、石決明,3種貝殼為平肝息風藥。
②而瓦楞子、海蛤殼為化痰止咳平喘藥。③海螵蛸為收澀藥。入脾、腎經(jīng)。還有固精止帶的作用。(2)功效的區(qū)別
①瓦楞子、海蛤殼,均能化痰軟堅,常同用,治療癭瘤、瘰疬,尤宜于頑痰粘稠病證;兩者均能制酸止痛,可用于胃痛泛酸。
②瓦楞子兼有化瘀散結的功效,可用于治癥瘕、積聚、痞塊。
③海蛤殼還有利尿的作用。
④珍珠母、石決明均入肝經(jīng),均能涼肝、鎮(zhèn)肝、潛陽、對肝經(jīng)有熱、肝陽上亢之頭痛頭暈、耳鳴,以及目赤腫痛、翳障等癥,均可使用。
⑤珍珠母入還入心經(jīng),有類似珍珠的鎮(zhèn)靜安神的功效,常用于失眠、煩躁、心神不寧等神志失常的病證。
⑥石決明清肝潛陽中又具滋養(yǎng)肝陰的功效,常用于血虛肝熱之羞明、目暗、青盲等眼病,也可用于陰虛陽亢之眩暈、耳鳴等癥狀。⑦海螵蛸味咸,澀,性微溫;炒后斂濕作用增強,溫澀作用也略勝于生品。適用于胃痛吞酸、損傷出血、崩漏便血、遺精滑精、赤白帶下、潰瘍病。瓦楞子+海螵蛸常用于胃酸引起胃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