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會長“刺球”的植物,曾經(jīng)無人問津,現(xiàn)在才知道價值珍貴
在農(nóng)村長大的人,對于野外的這些植株,雖然說不上了解,但是大部分都經(jīng)常見到過,有什么好處和壞處,還是有不少人都很清楚。這些植株雖然長得平平無奇,但是依舊有不少不少的用處,如今了解它們的人并不多,但是也不認否認它們大多數(shù)都是價值珍貴的植物。這些野草雖然大部分都長得比較普通,其實仔細觀察都有自己的特點,今天我們介紹的野草,它的果實都是比較獨特的刺球。
它的果實長得比較特別,是綠色的有不少的凸起,看上去就和一個刺球一樣,上面還有不少的容貌和小刺,一般見到這種植物我們都不會去輕易觸碰。它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沙地、荒地都能見到,它的葉片長得和含羞草相似,對稱的分布在莖稈的兩邊,很好辨認。
它是藤蔓型植株,攀爬在山坡上或者依附在其他的植株上生長,會開出一朵朵的黃花,它的果實也是黃綠色,遠遠看去也分不清到底是開花還是結(jié)果,但是在見到它的刺球時,就知道了。它的學名叫做“蒺藜”,是在山林里比較常見的野草,它的莖稈上也有絨毛,所以見到它的人都會避而遠之,感覺都是細密的刺。
蒺藜在山林里是很好辨識的野草,其實它的全草都能夠入藥來使用,有平肝解郁、活血、明目、止癢和祛風的作用。它對于頭痛眩暈、脹痛、乳閉,風疹瘙癢等成效顯著,雖然是山林里經(jīng)常見到的野草,但是它的用途廣泛,如今在城市里也有不少人聽說過它,以后見到可不要將它當作沒有用處的野草。
在農(nóng)村其實不少的野草都是這樣,雖說看上去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像莎草它是牛羊都不喜歡吃的野草,可是它的植株卻能用來造紙,而且還能夠入藥使用。這些野草的用途十分廣泛,不少只是我們不夠了解,以后要是在野外見到比較獨特的野生植物,也不要去隨意的采摘。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