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于2005年6月28日發(fā)行,一套3+1枚。
(3-1)J 鄭和像 80分 1060萬枚
(3-2)J 睦鄰友好 80分 1060萬枚
(3-3)J 科學(xué)航海 80分 1060萬枚
小型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 6元 950萬枚
志號:2005-13
發(fā)行日期:2005年6月28日
郵票規(guī)格:30×50毫米
齒孔度數(shù):13.5度
整張枚數(shù):9(3×3)(橫三枚連印)
整張規(guī)格:146×176毫米
小型張郵票規(guī)格:70×50毫米
小型張外形規(guī)格:138×80毫米
小型張齒孔度數(shù): 13×13.5度
版別:膠雕套印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熒光噴碼
設(shè)計:崔彥偉(郵票)、王虎鳴(版張邊飾)
雕刻:李慶發(fā)(3-1)、姜偉杰(3-2、3-3)、呼振源(小型張)
印制廠:北京郵票廠
背景資料
2005年6月28日,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國家郵政局發(fā)行了《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郵票,全套3枚,小型張1枚。
1405年,鄭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領(lǐng)27000余人組成的龐大船隊從太倉劉家港駛發(fā),出使南海以西的國家和地區(qū),稱為“下西洋”。在28年的時間里,鄭和曾先后七次率船隊遠航,到過東南亞、印度洋、紅海、東非北岸等3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在人類航海史上創(chuàng)造了偉大的奇跡。鄭和堪稱世界歷史上杰出的航海家,而永恒的被世人傳誦。
鄭和是中國歷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他在航海、外交、軍事、建筑等諸多方面都表現(xiàn)出卓越的智慧與才識。從永樂初年起,鄭和按照明成祖朱棣的安排轉(zhuǎn)向航海事業(yè)。在鄭和早期的航?;顒又校嵑鸵言谘芯亢头治龊胶D、通曉牽星過洋航海術(shù)、熟通各式東西洋針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學(xué)、船舶駕駛與修理的知識技能。從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鄭和先后率領(lǐng)龐大船隊七下西洋,經(jīng)東南亞、印度洋遠航亞非地區(qū),最遠到達紅海和非洲東海岸,航海足跡遍及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這七次航行的規(guī)模之大,人數(shù)之多,組織之嚴密,航海技術(shù)之先進,航程之長,不僅顯示了明朝國家的強大,也充分證明了鄭和統(tǒng)帥千軍的才能。
鄭和下西洋建立并鞏固了海上絲綢之路,傳播了友誼的種子,促進了經(jīng)濟貿(mào)易發(fā)展,增加了國與國之間的友好交流,為世界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據(jù)史料記載,鄭和七下西洋,在“綿邈彌茫,水天連接”的大海中,依靠觀察天文星象以定位,以浮水羅盤指引航程方向,將海岸陸地島嶼山川作為識別航路的標(biāo)志,并能準確計算航行里程,運用牽星術(shù)來測知航程所需要的時間,達到了當(dāng)時世界航海事業(yè)的頂峰。
水羅盤就是將磁針或指南魚放入水碗中,再在碗外緣加上刻度盤的指向器?!盃啃沁^洋”,是指用牽星板測量所在地的星辰高度,然后計算出該處的地理緯度,以此測定船只的具體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