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大致框架為 3W5H - 閱讀的層次 - 速讀 - 精讀 - 檢視閱讀 - 主題閱讀
在做任何事之前,我們需要首先要思考四個問題:Why,What,Where,How。閱讀也是一樣:
我們需要明白我們?yōu)槭裁慈ラ喿x,Why是我們閱讀的導向。知道為什么閱讀,以后我們才能知道閱讀的意義,閱讀才能有目標,才能高效閱讀。
1、宋真宗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車馬多如簇”。讀書可以讓人們獲得賴以生存的技能。
2、笛卡爾說讀遍好書,猶如走訪著書高賢,與他們促膝長談?,F(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十分渴望與大牛交流,交流完后頓時覺得獲益匪淺。但是與大牛交流的時間是不會很長的,而且所談的內(nèi)容也極其有限,真正能有的收獲不會太多。但是這個大牛寫的書卻是他窮盡半生的經(jīng)驗,并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構(gòu)思、歸納整理出來的精華,可以說是大牛最重要的知識。通過讀他的書,能獲得的知識要遠遠高于交談幾個小時的收益。而且讀書可以跨越時間空間與各個作者交流,我們何樂而不為。
3、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使人站得更高看的更遠
所以在閱讀之前一定要清楚知道自己為什么閱讀,是為了增廣見聞、提升職業(yè)技能還是消磨是時光。千萬不要跟風閱讀,大家都說那一本書好,然后你就冒冒失失去讀了,讀到一半,發(fā)現(xiàn)不知所云,就認為自己太笨,注意力不集中,影響自己的自信心。
如果你真的有意愿讀書,但是這本書你確實讀不下去,記住,這一定不是你的原因,是書的原因。它可能寫的本身就不好,或者不適合現(xiàn)在的你讀。
在讀書之前,要知道自己的讀的書是什么類型的書,這個緊貼自己的閱讀目標
主食型:對自己的職業(yè)、生活、生理、心理的等的直接解決之道
美食型:不針對現(xiàn)實問題,滿足思想需求
水果型:工具書
零食型:娛樂休閑
安靜的地方,如圖書館的、教室、咖啡館等。要保證桌椅的高度,尺寸適宜,不能讓自己感到不舒服,也不能太過舒適。
這個是本文的重點,接下來會有詳細的講述。
綜上,閱讀首先要明確閱讀目的,根據(jù)閱讀目的篩選書籍,然后選擇適宜的位置,選擇合理的閱讀方法。ps:確定閱讀目的雖然很虛,但是真的很重要
美國學者、教育家艾德勒在《如何與讀一本書》提出閱讀分為四個層次:
基礎(chǔ)閱讀:認識字,知道一句話什么意思
檢視閱讀:系統(tǒng)化略讀,概括文章大意,了解中心思想、結(jié)構(gòu),并能抓住文章要點?!斑@本書講了什么”“書的結(jié)構(gòu)是什么”“各重點將了什么”
分析閱讀:全盤閱讀。要對全書有更精準的把握,對于全文知識點、細節(jié)都有很深的把握,將文章內(nèi)容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
主題閱讀:這個是閱讀的最高層次。主題閱讀不是針對一本書,而是針對于多本書。讀者需要找到自己的感興趣的主題,閱讀多本相關(guān)書籍以及參考材料,不斷分析、思考然后形成自己的對于該主題的系統(tǒng)知識。
鄒韜奮將閱讀分為
泛讀:沒有明確閱讀目標,隨筆翻翻,無興趣就終止
略讀:先看開頭結(jié)構(gòu)然后把握結(jié)構(gòu),了解大意保證略而不漏
精讀:逐句逐段讀,根據(jù)文字深入思考,理解每一個概念,對全文的文字、主題、特點、優(yōu)劣作出評價
綜上,泛讀、略讀對應(yīng)上文的檢視閱讀,精讀對應(yīng)分析閱讀。閱讀的最好是先略讀查看本書內(nèi)容自己是否感興趣,如果感興趣進行略讀,了解全書大體框架,思路輔助讀者進行全書的把控,最后精讀了解整本書。
閱讀一本書時一定要弄清楚四個問題,當能把握這四個問題,那這本書對讀者就很有意義了
1、這本書究竟講了什么?建議140字以內(nèi)講明白
2、這本書作者解決/回答了什么問題/?
3、作者說的有道理嗎?如果無道理,為什么?我堅持的一定是對的嗎?
4、這本書與我有什么關(guān)系?(可否實際應(yīng)用,還是向其他人分享)
這里簡單講解,不做過多介紹。
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什么是速讀?速讀不是一味求快,不只是熟能生巧,而是有一定的科學方法的,但是這些方法就像學一個技能一樣需要不斷的練習。
1、你必須一個字一個字的讀 2、你必須大聲讀出來 3、你要徹底理解你讀的東西 4、你要記住你讀的東西 5、不要略讀 6、只要你讀書,讀什么不重要 7、沒必要讀那么快,上面都是閱讀的一些認知誤差,所以我們需要改正這些錯誤的認知
加快閱讀速度:
1、速讀需要不出聲,因為語速慢于視速,聲音會干擾閱讀
2、使用引導閱讀的工具,如用手持筆引導視線
人的視野越開闊,眼睛一次定焦所能攝取的信息量越大,所以視野是否開闊極大影響著閱讀速度。這是字母樹,可以通過這個練習自己的視距。找一張紙,遮住全部,露出最上方一排文字,然后迅速再次將其遮擋。眼睛注視著中間的數(shù)字,在腦海中回想左右兩邊的字。這種方法反復練習就能增加自己的視距。
跳躍視線,擺脫逐字閱讀:
逐字閱讀是初學者的習慣,但這種方法是效率很低的做法,在逐字閱讀時,大腦處理的信息較少,大腦的閑置空間要多于工作空間,閑置的空間會被占用,處理其他信息,所以就會開小差,所以我們需要跳躍視線,一般的書一行有兩次跳躍三次停頓就好。
這個是特殊排列的文本,有助于我們理解如何跳躍式閱讀。
認知心理許相關(guān)理論證明高效閱讀的秘密在閱讀者的后腦最突出的一個點。所以嘗試將注意力集中在后腦部分,想象著一個球懸浮在后腦部分。
胡適認為閱讀要“心到(注意力)、眼到(認真看)、手到(記筆記)、口到(復述)、腦到(認真思考)
所以記筆記對于讀書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1、記筆記其實是人的本能反應(yīng),相信大家在讀書的時候看到一句重要的話的時候,會有畫下來或記下來的沖動。
2、不是隨隨便便去讀,而是帶著目的去讀
3、通過記筆記是復盤度過的內(nèi)容,幫助真正消化書的信息
4、隨時拿過來參考
奧野宣之的《如何閱讀一本書》里有詳細的介紹,這里我簡單談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記筆記我建議大家將所有筆記記在一個位置,可能是一個本,也可能是一個軟件,因為這樣便于找到。如果很多筆記記在不同的地方,第一不方便攜帶,第二很可能在需要的時候找不到。我平時記筆記都是用電腦記,用的軟件是有道云筆記,可以記錄N多個文件,還能與手機同步,方便查看。我還可以將筆記分類,隨時記錄,書籍一類,感悟一類,日常學習一類等。
1、在讀書時,我一般會記錄閱讀日期、書名、作者名、出版社,便于查閱。
2、對自己來說重要的要的內(nèi)容(摘抄)+自己對這本書的感想(評論)可以將摘抄和評論用不同形式標記出來。
書有那么多內(nèi)容,都摘抄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篩選哪些是值得自己記錄的東西,是結(jié)論還是例證等,需要自己仔細考慮。這就給了讀書者一個很大的考驗,如果不是一個很認真很踏實的人就很難堅持下去。
如果真的覺得很難堅持,那可以試著用下面一種方法:只記一句話。
3、思維導圖
說實話這個方法對于讀書來說極其有效。因為:
1、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幫助讀者理清作者思路,書籍結(jié)構(gòu)。
2、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人的大腦偏好圖形化的內(nèi)容,思維導圖就是將文字內(nèi)容變成了圖片的內(nèi)容,方便讀者記憶。
3、便于讀者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
再畫思維導圖時,盡量少用文字,盡量多用圖形、符號、顏色,字寫上關(guān)鍵詞即可。關(guān)鍵詞需要精準而簡單。最后的思維導圖越簡單,說明讀者思考越深,越容易記憶。
1、用自己話把內(nèi)容講出來
復述、轉(zhuǎn)述、演講,層層遞進,難度提高。
十分建議大家將自己閱讀的書籍以演講或轉(zhuǎn)述的形式分享給其他人,十分有助于自己的理解。因為演講需要準備,準備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而自己演講完以后記憶又加深,如果被分享者提出問題,就會推著自己弄明白一些知識。
2、對書做評價
我們不能盲目輕信作者,但是不懂的時候不能妄評,評論要有理有據(jù)求同存異。
3、無疑不讀書,讀書必有疑
閱讀的過程應(yīng)該是:疑問-解答-驗證-再疑問-再解答-再驗證
4、思考自己如果寫這本書會怎么寫,可以嘗試寫一下
檢視閱讀的目的是了解文章結(jié)構(gòu),作者主旨,對于全書有一個大致的把控。
所以在真實閱讀前,強烈建議先讀前言和目錄,千萬不要直接就前去閱讀,磨刀不誤砍柴功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
在閱讀目錄時,我首先會根據(jù)目錄思考作者為什么會這么寫,為什么是這個結(jié)構(gòu),根據(jù)在目錄每一個標題邊上寫下針對于該標題不理解或者需要重讀的問題。相信大家經(jīng)常有讀書的時候,讀到某個章節(jié)不知道作者想講啥,東西很多,干貨很多,但是讀了就是不知所云,那就是因為沒有問題的引導。所以每次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回首翻翻目錄就好啦。當你在讀書的時候把目錄上的問題了解了,其他的內(nèi)容讀不懂又能怎樣呢?
主題閱讀雖然很耗時間,但是很實用,通過本方法能讓人成為一個領(lǐng)域的專家。乍一聽起來很難,但是相信寫過論文的人都使用過主題閱讀。
思想準備
一定要選好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并且明白什么是主題閱讀,主題閱讀是根據(jù)某一個主題找相關(guān)書籍、資料進行大量閱讀從而產(chǎn)生對于該主題系統(tǒng)性的認知。
行為準備
主題閱讀最重要的階段是選擇書籍。大家對于一個主題基礎(chǔ)比較薄弱的開始一定要選擇科普類書籍,由淺入深,由少到多。
我個人的做法是選擇我感興趣的主題最基礎(chǔ)的三本書,看完以后我自己會形成一個關(guān)于本主題的淺薄的知識框架。雖然這個框架很基礎(chǔ),但是我對于本主題的基礎(chǔ)知識有了了解、對一些問題有了自己的觀點、產(chǎn)生了一些不明白的問題。這樣在讀其他書籍時,就可以很輕松,對于自己了解可以略讀,對于和自己觀點沖突的以及自己都不懂的著重去讀。這時候在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會獲得極大的滿足感,促使自己更專注的閱讀。最有意思的是,當我讀到最后發(fā)現(xiàn),那本書的我需要精讀的越來越少,所花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如何找到基礎(chǔ)的書呢,我的做法是找到領(lǐng)域大牛推薦,或者亞馬遜、豆瓣各種搜
在這里我有一個想說的就是,如果想要了解一個主題,有時候看相關(guān)電影和玩相關(guān)游戲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途徑。
主題閱讀終點
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知識框架,鍛煉自己的分析歸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