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貓咪堪稱藝術佳作?!?/p>
——列奧納多·達芬奇
紙上貓
給你一支針管筆,
你打算用來干嘛?
寫會議記錄?寫手賬?
而偏偏有的人,
拿它來“擼貓”。
不僅“擼”得得心應手,
還“擼”得活靈活現(xiàn)。
把喵大爺“擼”得如此有板有眼的,
就是馬來西亞藝術家Kamwei Fong。
在他的筆下,
一只只貓咪呼之欲出,
明明是畫的,
卻隔著屏幕仍能
感受到柔軟的觸感。
網(wǎng)友驚呼:
“這貓要活了!”
明明是自己的寫照,
貓大爺自己都分不清真假。
或逍遙自在,樂觀從容,
視萬物于趣味之中。
或捕風捉影,一驚一乍,
一舉一動極盡憨態(tài)。
或悠然酣睡如棉團,
任人擺布都不醒,
天地之間睡覺最大。
樂乎天性,忘乎所以,
小小的一團,
眼里似乎容納了
一個偌大的世界。
Kamwei永遠也沒有想到,
本來只是自己為了紀念
那只花一生來陪伴自己的小貓咪,
卻無意中吸引了近17萬網(wǎng)友的關注。
軟軟的一只,
讓人看了只想親親抱抱舉高高。
一年前,陪了自己13年的nina因病去世。
13年,對人不過晃眼之間,
卻是貓的一生。
當再次坐到工作臺前,
想再次伸手摸摸那個軟軟的小身體,
伸出手的瞬間才發(fā)現(xiàn),
nina已經(jīng)不在了。
于是,便拿起手旁的筆,
憑借著記憶,
一筆一筆把那柔軟的觸感畫下。
本是懷念,
這一畫,卻再也停不下來。
因為畫著畫著,
心里的空缺慢慢地被填滿。
“每當畫這些絨毛時,
自己就仿佛在一個治愈的過程,
它讓我陷入深深的平靜?!?/p>
不快的人生中有兩個避難所,
一個是音樂,
另一個便是貓。
無數(shù)個小筆觸畫下的貓咪,
即使沒有生命,
但是栩栩如生;
雖然無聲無息,
卻精妙絕倫。
落筆之處無不是貓咪的
優(yōu)雅和沒有自我意識的神態(tài)。
連那柔軟之間的
知道自己可愛、
又馬上變得不可愛的神態(tài)
都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紙上的貓咪真實得呼之欲出,
作畫工具卻簡單粗暴:
一把0.05的針管筆,
就畫出了一只只宛在目前的貓。
總有人覺得練畫費錢、工具又多,
卻偏偏有無數(shù)大神,
用5塊錢的筆也能畫出真藝術。
工具簡單,亦無須準備,
Kamwei的毛毛怪,
卻是時間堆積出來的寶貝。
一張不過A4紙大小的貓,
在他高頻熟練的描繪下,
依舊要花去大半個月的時間。
Kamwei一只只躍然紙上的貓,
沒有別的技巧,
有的不過是“畫一點,再畫一點”,
畫得久了,也不過是更精細了一點。
每每伏案桌前,
便是大半天紋絲不動,
腰酸背痛早已是常事,
但因為熱愛,
所以投入。
偶爾畫累了,
也會對手下的貓咪“下狠手”。
如今的Kamwei,
各大展覽邀請絡繹不絕,
作品前更是人頭攢動。
教導小朋友,
從心底做一個溫柔的人。
網(wǎng)友爭先恐后描摹他的作品,
更有人把它紋在了胳膊上。
明明是針管筆下的貓,
靈動自在,或靜或動,
舉手投足之間滿是溫情。
明明是一只貓,
一顰一笑,一嗔一怒,
卻像極了少女。
明明是一只紙上的貓,
卻好像一個沒有謎底的迷。
簡單無他的黑白線條,
卻讓所有人都看到了
猶如精靈一般的小可愛。
有人說過,
想知道某一天有多溫暖,
只需要看貓咪睡了多久。
而看到Kamwei的畫面,
仿佛每天都被溫柔包裹著。
都說愛貓的人一定是一個堅韌的人,
盡管柔軟無骨,
卻有它上萬年來的堅持。
它悄無聲息地從你眼前走過,
不諂媚,不搖尾,
那一抹溫柔卻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畫畫也是一樣,
不僅要耐得住寂寞,
更要在人難以察覺的地方,
描繪似與不似之間的微妙,
似則媚俗,
不似則欺世。
如此,才守住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