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之道,讓人生更美!
《日出·印象》克勞德·莫奈
《草地上的午餐》愛德華·馬奈
而印象派最終的勝利,不僅離不開塞尚、馬奈、莫奈、雷諾阿、梵高等一批藝術家的努力,有一位畫商的參與也不能忽視。
他就是安伯斯·瓦拉德(Ambroise Vollard)。
如今的留尼汪島
而他的父親只是一個銀行的普通職員,家里還有十個孩子之多。
作為老大,他起初想學醫(yī),后來聽從家里的安排去巴黎學了法學,后來卻愛上“倒騰”畫。
《靜物》 保羅·塞尚
他白手起家,一步步成為了當時業(yè)界首屈一指的藝術品經(jīng)銷商。
可是這卻不是瓦拉德最厲害的地方,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瓦拉德所說的八卦。
《自畫像》文森特·威廉·梵高
而畫商們也大多不待見他,人們認為他是一位滑稽畫家。
甚至因旁人推薦梵高而氣惱,評價他的畫是有著蜘蛛一樣的彩色月亮的風景畫。
《星月夜》文森特·威廉·梵高
大多的天才注定孤獨而絕望,但也總有一些人會愛其如命。
在當時有一位收藏家身患重病、奄奄一息,家人一籌莫展,請來名醫(yī)。
醫(yī)生說只有某種讓他震動的消息,才能激發(fā)病人的生理反應和求生意志,不然就只能等著處理后事。
照顧他的女仆一拍腦門,想到這位收藏家最愛梵高的《向日葵》。
于是家人請來畫商假裝要賣掉此畫。
結果這位收藏家在畫商取畫的瞬間,翻身而起,淚流不止,而后病也逐漸好了起來。
《向日葵》 文森特·威廉·梵高
在當時,這位收藏家可謂是奇葩。
可是誰能想到100年后,會有無數(shù)人為這片向日葵而瘋狂。
一直以來,梵高身上的傳說頗多,到底為何割耳可以說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謎團。
而瓦拉德也八卦了一下,讓人沒想到的是梵高割耳竟然是因為《圣經(jīng)》!
瓦拉德在書中說,據(jù)說梵高有一次同一個輕佻的女人鬼混了一天。
回家后他機械地打開《圣經(jīng)》,剛好看到這樣幾句話:
你們的一個器官誘惑了你們,你們應當把它割下來,扔進火里去。
于是梵高就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雖然瓦拉德說的都是八卦,但是這些故事和逸聞聽來卻大多讓人難過,甚至痛惜。
在當時,讓瓦拉德一戰(zhàn)成名的是他為馬奈辦的畫展。
在馬奈去世的時候,只給他的遺孀留下一大堆無人問津的畫作。
不少畫商在登門后,也都沒有了下文……
《女神游樂廳的吧臺》 愛德華·馬奈
只有瓦拉德通過炒作利用這批“爛尾畫“而名聲大噪。
人們都贊嘆瓦拉德的經(jīng)商頭腦,但其實這離不開他對于藝術的熱愛與敬畏。
馬奈 《馬克西米里安的槍決》 曾被分割成數(shù)塊
除了這些讓人心頭一沉的故事,讓人覺得有趣的是在瓦拉德的八卦里,藝術家們可不是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的模樣。
他們不僅會彼此看不上,甚至還會鬧翻掐架。
馬奈始終認為雷諾阿畫畫是選錯了職業(yè),而其成名純屬偶然;
左拉一直認為塞尚應該聽取自己的勸告,必將會有更大的成就。
《圣維克多山》保羅·塞尚
而雷諾阿和德加之間的賭氣也是讓人哭笑不得。
有位收藏家在遺囑里要贈給雷諾阿一幅畫作,他選了德加的《舞蹈課》。
可是他很快厭倦了此畫,轉手送給了朋友。
雷諾阿自畫像
德加作品
結果德加知道這件事,狂怒不止,直接把當時從雷諾阿畫室取走的一幅畫退回。
雷諾阿當時就七竅生煙,用刮刀把畫作劃成碎片。
然后取出一張紙寫上“終于”二字給德加送去,表示兩人終于友盡。
你看,藝術家有時候其實也挺小心眼的。
德加
雷諾阿作品
在瓦拉德的筆下,這些大師不再是一個個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名字,而是一個個鮮活又接地氣的人。
而他成就了一批巨匠,見證了一個時代。
無數(shù)的藝術家曾為他作畫,可見他們的友誼之深。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