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追求健康,不僅需要注重合理膳食以保障營養(yǎng)攝入,還要做到心理平衡、恬淡自然,更需要通過科學運動以維持身體機能。那么,老年人可以做哪些運動?運動時需要注意什么,有哪些禁忌?對此,本報記者采訪了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yī)學研究所運動健康醫(yī)學研究中心主任厲彥虎。
厲彥虎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yī)學研究所
運動健康醫(yī)學研究中心主任
老年人適合哪些運動
老年期分為3個階段:60-69歲為低齡老人,70-79歲為中齡老人,80歲以上為高齡老人,當下,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各年齡段的老年人普遍越來越重視鍛煉身體。不過,由于老年人身體機能不斷退化的特點,并不是所有的運動都適合老年人,因此老年人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調(diào)整好運動節(jié)奏。
以下是比較適合老年朋友的一些運動:
散步
散步不需要過度消耗體力,不會造成身體拉傷和勞損,也不會對骨關節(jié)造成意外沖擊和傷害。每日堅持到戶外散步1-2小時,呼吸戶外的新鮮空氣,不僅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保持筋骨強健,也可以讓心肺活力增強,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有很大幫助。
做操
老年人的運動要多樣化,平時在家中也可以通過做操來鍛煉身體。其中,廣播體操以及保健操、醫(yī)療體操,包括中醫(yī)的八段錦和五禽戲都是不錯的選擇。做操難度不大,還可以使老年人舒展筋骨,加強血液循環(huán),提高新陳代謝能力。
打太極
太極運動可以分成太極拳和太極劍,是傳統(tǒng)的健身運動。老年人堅持打太極,可以通過意念導引促進氣血通暢,幫助身體提高免疫力,起到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作用。尤其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的人群,更適合通過打太極來降低血壓和血脂,預防心臟病發(fā)作。
游泳
游泳可以增加肺活量,調(diào)節(jié)呼吸,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強心臟功能,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另外,因為游泳的時候人的全身都在運動,骨骼關節(jié)都能得到鍛煉,長期游泳可以避免關節(jié)僵化,能夠使老年人動作靈活。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危險的區(qū)域游泳,也不要單獨在水中鍛煉,游完泳之后,要迅速把身上的水擦干,以免感冒。
跳廣場舞
許多老年人都會到社區(qū)或公園等固定場所跳舞,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增加社交范圍,對老年人來講,這是一種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運動。
老年人的運動禁忌
忌單獨鍛煉
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心臟病的老年人,最好不要獨自鍛煉,以確保安全。
忌穿皮鞋鍛煉
有的老年人穿皮鞋鍛煉,這種習慣非常不好,因為老年人骨骼較脆,運動不當會造成骨折,因此在運動裝備的選擇上也要格外注意,要選擇松緊適中且彈性較好的運動鞋。
忌不注意身體變化
老年人要謹記運動過度的癥狀,如運動過程中發(fā)生腰痛、胸痛、頭暈等癥狀,應立即停止運動。
忌僅進行一項鍛煉
如長期參加某項鍛煉,興致可能大減,不妨多選擇幾項自己感興趣的項目,既增添鍛煉興趣,又對身體更有好處。
忌劇烈運動
老年人的肌肉在慢慢萎縮,肌肉的力量也有所減退,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應較慢,所以最好選擇一些緩慢、放松的運動,能使全身得到運動。另外,吃飽飯或喝酒后也不建議立即進行運動。
忌急于求成
活動量過大或增加過快往往是老年人發(fā)生意外損傷的原因之一。因此老年人鍛煉要每天進行且循序漸進,對一定的運動負荷適應后再慢慢增加活動量,切忌操之過急而使活動量過大,要放平心態(tài)。
忌逞強運動
許多老年人不服老,喜歡在公園健身器材上做各種高難度夸張動作,如大幅度劈叉、搖擺、甩鞭等,覺得難度越高,強度越大,就顯得自己體能越好;還有的老人喜歡過度爬山、爬樓梯、平板支撐、仰臥起坐等。
其實這些都是誤區(qū),隨著骨骼肌肉韌帶的退化,骨骼脆性增加,韌帶肌肉彈力下降,過度運動只會增加損傷風險,對內(nèi)臟健康也不利,所以過量大強度運動并不是健康的標志。老年人一定要記?。哼m度、柔和、均衡、循序漸進、個性化運動,才是科學的。
老年人需要科學鍛煉
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地點
老年人應避免過早晨練,因為早上起來可能會出現(xiàn)關節(jié)粘滯,這時候運動,不僅容易引起低血糖、高血壓,也會增加關節(jié)損傷的風險。因此,國際運動醫(yī)學聯(lián)合會建議老年人應當在上午9-10點以及下午4-6點進行運動。
另外,清晨5-7點這一時間段,城市空氣中有大量汽車尾氣顆粒及煙塵顆粒等污染物質(zhì),會對老年人心肺功能造成負擔。如確實需要清晨早起鍛煉,建議盡量選擇環(huán)境優(yōu)美少煙塵的地方進行。
此外,老年人切勿到過于偏僻的地方進行鍛煉,宜選擇離家較近且有良好通訊、交通條件的地方,以便有突發(fā)情況時能及時求助或報警。
要根據(jù)自身條件進行運動
多參加增強心肺功能的鍛煉,比如太極拳、集體舞、扭秧歌、步行等項目。其中步行項目是首選,對8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尤其適宜。
無論選擇哪項運動,其運動幅度和運動量可自行調(diào)控,注意循序漸進。
鍛煉要有計劃,掌握好分寸,切不可操之過急。在鍛煉身體之前,要先進行10分鐘左右的準備活動,避免運動造成肌肉和關節(jié)損傷。根據(jù)個人的體質(zhì)增減運動量,鍛煉之后,做超過30分鐘的拉伸活動或按摩,以防肌肉僵化。
綜合以上建議,老年人在參加體育鍛煉時,要根據(jù)身體狀況做好防護,避免運動造成的不必要傷害,日常生活中更要加強對自身相關疾病的了解,積極治療已患疾病,增強自我防病意識,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要注意定期體檢,比如骨骼、心肺功能等方面的檢查,聽取醫(yī)生的建議進行適量運動。
文:本報記者 景嘯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