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點是通治腹瀉的第—味人體大藥 |
|
手上有個腹瀉點,是治療一般性腹瀉的特效藥。 腹瀉患者會在這個地方出現高升點,這是通治腹瀉的第一味人體大藥。 胃腸點配足三里,是健脾胃、激發(fā)脾胃元氣和活力的重要穴位,對于急慢性腹瀉都有特效。 導致人體出現急性腹瀉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人是因為吃多了,有的人是因為吃錯了,有的人是因為受寒了,還有的是體內沾惹了濕熱邪氣,另有些人在生了一場大氣之后也會拉肚子。 慢性腹瀉,原因也有很多:有的人是因為脾虛,人體不能很好地升清降濁;有的人是因為腎虛,命門火衰,不能腐熟水谷;還有的人是因為肝火旺,肝屬木,木克土,脾胃屬土,正好受克;還有的人是因為胃和大小腸出了問題。 急性腹瀉,有的人不用藥也能很快就好,但有的人卻能瀉到虛脫,甚至脫水、發(fā)生生命危險;慢性腹瀉也是很傷人的,“好漢經不起三次瀉”,久瀉的人,元氣必傷。 無論是治病還是養(yǎng)生,我們都要學會收得攏,放得開。 以腹瀉而言,如果我們能夠分辨不同類型的腹瀉,明白引起腹瀉的不同原因,就能對每一種類型的腹瀉施以不同的治法,而不是籠統(tǒng)地一概而論,這就叫“放得開”;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如何從根本上找到腹瀉的源頭,掌握腹瀉的通治方法,這就叫“收得攏”。 健脾胃、補元氣、調暢人體內環(huán)境,是治療各種腹瀉的綱領性原則。 人的手上有個腹瀉點,這是治療一般性腹瀉的特效藥。 腹瀉患者多半會在這個地方出現高升點,這是通治腹瀉的第一味人體大藥。 胃腸點配足三里,是健脾胃、激發(fā)脾胃元氣和活力的重要穴位,對于急慢性腹瀉都有特效。 ![]() 內關配三陰交,則是調暢全身氣機的重要之穴。 眾所周知,脾胃屬土,處于人體中央,而周邊的任何不和諧都會影響中央,所以它的地位非常重要。 內關是心包經上的重要穴位,三陰交是肝經、脾經和腎經的交會點。 按壓這兩個穴,無異于把心這個“君主之官”請出來協(xié)調肝、脾、腎之間的關系。 心會讓肝火不那么旺,不能去欺負脾了;心也會主動和腎搞好關系,做到“心腎相交”、“水火既濟”,共同幫助脾胃,提高其運化機能。 如此一來,腹瀉不就沒了嗎? 另一種方法就是捏脊。 ![]() 總之,上面講的是治療腹瀉的常規(guī)方法。在常規(guī)的方法中選取效果最好的,再酌情配上耳穴、手穴,一切腹瀉就都能解決了。根據我的經驗和x形平衡法,治療這種疾病有如下幾種思路: 普通腹瀉,雙耳上以小腸和肺為按壓重點,加上交感、大腸、腎上腺、脾和內分泌點。手上取腹瀉點和胃腸點,腳上取足三里和腹瀉點的腳對應點。 對于所謂腸胃功能紊亂導致的腹瀉,治法如下:捏脊,胃腸點配足三里。耳朵上以脾點和皮質下點為按壓的重點,外加交感、大腸、小腸、胃、內分泌點。對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有效的治法是:三陰交配內關;耳穴以皮質下點和脾點為按壓的重點,再配上大腸點、小腸點、胃點、內分泌點。手上再取前頭點、頭頂點、脾點、腎點、肝點、大腸點、小腸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