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7號,學校組織我們去了上海,我們參觀了上海美術館,博物館,科技館,當代藝術館等等的幾個館。27號的早上帶著朦朧的睡意做著汽車趕著火車來到上海,雖然來上海不是第一次,但是這么多人一起還是第一次,感覺有點好玩,有點搞笑。特別是早上60幾個人同坐一輛汽車,開在暗黑的道路上,不禁讓人感覺像是在拍鬼片···
第八屆上海雙年展的主題辭是“巡回排演”強調雙年展作為一種文化生產的實踐性和開放性。“巡回”就是巡游與回歸,“排演”就是排布與推演。“巡回排演”是開放性的和流動性的,強調展覽的策劃情境和展開的過程,強調展覽的創(chuàng)作于生產意識
一樓汪建偉的“時間線上輸出的勞動力”多媒體影像。講述了五個不同身份的人,用不同的方法講述了五個彼此不同的故事(一個沉默寡言的少年,一個死在自己家中的賣燒烤的婦女,一個中年男人對周遭的冷漠,一個發(fā)生在網吧的突發(fā)事件,一個騎自行車的人的失控)。與此同時,一個事件正在發(fā)生,一個少年隨打工的父母從農村來到城市,他努力地去尋找他自己真實的命運,用幻想去對抗恐懼,真實與幻想融為一體,錯覺,假定,誤認成為行為的依據,最終對真實世界的逃避使虛擬中的謀殺成為真實的事件。
比利時皇家劇院首演了張洹導演的歌劇《塞魅麗》,此劇取材于羅馬使人奧維德的《變形記》,張洹將一座從浙江尋獲的有著450年歷史的木結構老祠堂作為場景,在其中演繹了眾神與凡人之間的情愛、貪欲、騙局和毀滅,今天,張洹特意將一座相似的場景搬到上海美術館,演出一個雙年展版的《塞魅麗》 。
我們帶著別樣的心情出了上海美術館,等待著下午的上博之旅···
上海博物館陳列面積共計12000平方。一樓有中國古代青銅館、古代雕塑館;二樓是古代陶瓷館、暫得樓陶瓷館;三樓為歷代書法館、歷代繪畫館、查印館;四樓為古代玉器館、錢幣館、明清家具館、少數民族工藝館。在這里,觀眾可以與國寶面對面,觀賞著名的大克鼎、龍山文化玉神人、唐代越窯青釉海棠式碗、晉王獻之《鴨頭丸帖》、唐懷素《苦荀帖》、唐孫位《高逸圖》及五代董源《夏山圖》等。這里文物精品,蔚為大觀,觀眾可以盡情的了解里面的精髓。
二樓陶瓷館:上起新石器時代,下迄清末,8000年中國陶瓷史,精選500余件陶瓷精品,集萬代名窯佳作,講述世界藝術史上一段土與火的神話。
四樓古代玉器館:300余件精美的玉器,從紅山,良渚的樸質神秘,到明,清的銘心絕品,無不讓觀眾為之動心···
參觀上博你會發(fā)現:
一、公益性教育,潤物細無聲。參觀上博,無論你瀏覽哪一個展館,在序廳和結束部分,你都會發(fā)現墻壁上插放有三張分別為中、英、日文的宣傳單頁供人取閱,頁面上圖文并茂的介紹陳列內容。
二、開發(fā)文化商品,開拓文博市場。
三、宣傳力度大,形式多樣化。在參觀過程中,隨時隨地都能夠感受到上海博物館的宣傳力度。宣傳品的印刷制作精美,內容豐富,種類多樣。
出了上博,我們走在去當代藝術館的路上,夜色已慢慢降臨,寒冷的冬風 吹在臉上,不禁讓人想起那暖暖的被窩···
走進館內,空調發(fā)出的暖氣才將以凍僵的身體慢慢的暖起,帶著別樣的心思一路參觀著。講解人員微弱的聲音,隱隱傳來,介紹著說:本次展覽邀請來自中國大陸以及日本的14位當代年輕女性影像藝術家,她們的作品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涵蓋了攝影,影像,新媒體等眾多當代影像藝術領域,從不同的側面介紹中國及日本當代女性影像藝術風貌。
我有一種感覺。泛泛而談的話,在男人的眼睛里,世界是一種清晰的記錄;而在女人的眼睛里,則是一種刻意模糊化的印象。如果按照這個論調推演下去,村山加惠奈和王燕玲的作品則站在了同一條線上。村山加惠奈的作品《不可見》只給觀眾去看相片的中心,其余的部分則都是黑壓壓的一片,好像是一種記憶印象的閃回。而王燕玲則更為孤絕。作品系列《標本》是把以前拍過的作品用油煎過,然后再次翻拍。這時候殘留的只剩原有形象的輪廓,細節(jié)支離破碎,無法辨認。
展覽中,幾乎所有的影像作品都在一個稍縱即逝的瞬間,事先并無謀劃。作品的表意曖昧不明,其實攝影本身就是一種“光學無意識”,這樣的狀態(tài)反而是最為真誠而天然的。
在當代藝術蓬勃發(fā)展的今天,藝術的創(chuàng)作更富多元,更具活力。與當代眾多以女性身體作為語言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女藝術家不同,這14為女性藝術家將視野投向身體之外,她們將鏡頭和創(chuàng)作之眼,面對日常之景,日常之物,面對她們生活中發(fā)生之事,所見之人,在身體之外,或遠或近的觀察中,她們以光為弦,以心為鏡,奏響她們返照自內心的情感之音。
“生物萬象”曲折的山路,一瀉而下的溪水,竹排做的吊橋,恐怖的蝙蝠洞,嚇人的蛇谷,美麗的蝴蝶標本···讓人無不驚嘆大千世界的神奇。生物萬象展區(qū)景觀仿照中國云南的自然風光,向人們介紹生物的多樣性。在這里你可以盡情領略到豐富多彩的生命現象以及物種與生態(tài)的相互依賴關系,并認識到保護自然環(huán)境的重要性。
在地球家園展區(qū)可以知道我們的地球是一個“動態(tài)的構造體”,無時無刻不在運動,它有一個自身發(fā)展演變的規(guī)律。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運動狀態(tài),地球的物質組成,地球的構造形式,地球的表面形態(tài)特征以及上海自然地理。可以感受到人類與地球的依存關系,了解人類發(fā)展所面臨的問題;
在信息時代展區(qū)您可以愉悅地體驗信息時代的各種好處,讓您對美好的生活充滿希望,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方式。各行各業(yè)的應用技術不斷地升級換代,推動了產業(yè)結構的整體調整化,整個社會處在轉型的過程中;
在機器人世界展區(qū)您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機器人,與機器人一決高低,你會發(fā)現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fā)展,機器人已經不亞于人類了···在蜘蛛展區(qū)您可以體驗一會蜘蛛的生活,您會驚奇地發(fā)現,生命是如此的豐富多樣。我們會了解蜘蛛的生活習性,蜘蛛的產卵方式,我們可以近距離的去觀察它,了解它,探索它們的奧秘···二樓展區(qū)外的探索者長廊是一處休息的好地方,我們可以在休息中遐想、凝視那科學探索者艱難而漫長往事……
三樓展區(qū): “探索之光”展區(qū)我們可以瀏覽20世紀的輝煌科技,輕松感受量子論、相對論、物質結構、基因技術、核能、激光等科技成就給您帶來的神奇; “人與健康”展區(qū),通過刺激的“消化道之旅”了解自己,通過各種體能測試挑戰(zhàn)自我,我們會發(fā)現其中體驗很奇妙; “宇航天地”展區(qū),我們會被各種各樣的航天模型所吸引,我們還可以體驗一次宇航員的有趣訓練,也可以在“太空劇場”中渡過一段神秘而刺激的宇宙航行···
經歷了那么多,好玩的有趣的還很多,可是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在探索下去了,只能期待下次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