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文人把花與女人相提,以“弱花臨水”、“紅蓮弄影”、“人面桃花相映紅”來形容女人嬌媚如花,是自然不過的。而眼淚和女人并論,也多見于古詩中。這除了女人的淚腺發(fā)達,女人的豐富情感才是重要緣故吧??矗说难蹨I多是為男人流的,不妨請隨意翻開詩文: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最早的七言詩里)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保ㄌ瞥瘡埥澹?div style="height:15px;">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李白)讀此詩,總有柔腸寸斷,情不能已的哀婉,從而成為千古佳句。
白居易的“玉人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帶春雨?!笔琴F妃死后,在仙界與君王相逢時哀傷凄婉,玉容淚流的情景。
《如意娘》中,“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蔽涿哪锏氖袢股系陌甙呦嗨紲I滴,使高宗心生愛憐,而將她召入宮中。
李清照的“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雙流?!比绻f前者的“淚”是妙筆潤成的對夫婿深情,是千余年來多情人的真情享受的話,那么后者的“淚”則是她的國愁、家愁、情愁,還有學(xué)業(yè)之愁的交互。此愁此恨,怎一個淚字了得!
宋朝歐陽修《踏莎行》云:“離愁漸遠(yuǎn)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按核焙汀胺蹨I”連在一起,使浩淼的江水也變成了傷心淚水,使人想到離愁別緒的無奈。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婦孺皆知的林黛玉,她的情感總是用淚水表達的,連她所做的詩也是淚水寫出來的,她流淚,惹得寶玉落淚,也讓幾百年之后的讀者,也禁不住為她掬一把同情的淚。她的《桃花行》:“若將人淚比桃花,淚自長流花自媚,淚眼觀花淚易干,淚干春盡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攏空月痕?!睖I與花為一體,淚眼看花,花也流淚,在她的眼里,這個世界就是淚水泡出來的。連花癡寶玉也說,女兒的淚是潔凈的,死后若得女兒眼淚把他漂了去,是最好不過的了。信手拈來還能看到:
“昔時橫波目,今做流淚泉?!?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