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少女展英姿
獨木輕舟詩夢隨
......
水碧山青好地方
如來此處洗離腸
......
瀘沽湖的美麗,女兒國的神秘,早就在我心里激起了層層漣漪。
帶著幾多向往,幾許好奇,出發(fā)!去尋那個美麗而原始的地方——瀘沽湖。
一路,削壁懸崖,坡急路陡,全程“S”盤旋而下,扭盡了山路十八彎,4個多小時后,才抵達了這個大山深處的人間仙境。
· 初到 ·
自古深山藏美景。
“好!美!呀!”
第一眼,我就眩暈于瀘沽湖的水色山光中了。
站立第一觀景臺,瀘沽湖給了我仙境般的美麗。
遠看,沉靜的湖面泛著綿綿藍光,猶如大塊藍色天鵝絨鋪展開來,柔綿滑潤。
近看,湖水像一顆熠熠生輝的藍寶石,藍得晶瑩,藍得通透。
高原燦爛的陽光高掛天空,照耀著仙仙的瀘沽湖,滿湖碎金,波光盈盈。
水中有天,天中有水,水天一色,分外仙媚。
像詩?像畫?
不,就是詩,就是畫;
比詩更美,比畫更迷人!
湖四面高山環(huán)繞。
被連綿起伏的大山包裹著的瀘沽湖,顯示出了與世隔絕般的寧靜素雅、純粹自然。
這是女神山,形似慈善靜臥的女人。
女神山是摩梭人的圣山,
瀘沽湖是摩梭人的圣湖,
山偎水涯,水依山畔。
千百年來,神圣的女神山安臥于圣水湖畔,靜靜庇佑著摩梭人這一湖的圣水。
滿鏡頭是人人人、從從從、眾眾眾,見縫插針地去拍照,也拍不出一個完整景致。
輪到老公先生去照了,無論怎么禮貌地要求避讓一下下,答案都是置若罔聞。每個人都達到了一個興奮點,每個人都是鏡頭里的主角。
剪掉這些不該有的總可以吧,景呢,嗐,有就行,權(quán)當“到此一游過”嘛,嘻嘻#^.^#
· 泛舟 ·
來瀘沽湖的旅游車真多呀!
碼頭邊、觀景臺旁、景點處,旅游車一輛接一輛,一車挨一車,接踵而至,接踵而開。
為疏散游客,景區(qū)提前按車號分配好了各自停放的碼頭、觀景臺。
圍繞著瀘沽湖有一條寬闊的環(huán)湖路。
在環(huán)湖路邊,可盡情地下沙灘、上島嶼、登碼頭、戲湖水......
登碼頭,準備,泛舟!
好家伙,站立碼頭,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畫卷向我徐徐展開來——
藍水、綠山、蕩漾的小船、掠過水面的海鷗,還有那一只只停放于碼頭、草海、湖中的古老的豬槽船......一切都是那么原始、自然、清新、迷人。
古老的碼頭,木制的豬槽船,是瀘沽湖最具原始風情的一幅靜止的畫。
彩色的小船兒,像落于湖面的條條彩虹,載著游客輕輕地飄蕩在湖上。
群山懷抱中的桔土桔房;
暖陽下的彩船海鷗;
清風拂過的湖面;
湖中一條條、一縷縷清晰可見的“水性楊花”、一波又一波的小魚兒;
.....
一切都是那么有意境,又都是那么如詩似畫。
心旌搖蕩的游客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更有那性情中人干脆與鄰船對起了歌!
歡快的歌聲此起披伏,飛出了五彩的豬槽船,飄蕩在了瀘沽湖蔚藍平靜的水面上......
俺們家的老頑童,竟然與鄰船玩起了打水仗!
啊哈,又一波熱鬧來襲。
湖中,水花四濺。
灑落的水珠兒,潮了衣服,濕了發(fā)梢,鉆進了眼睛,留在了嘴角,甜潤到了心底。
笑聲、歌聲、歡呼聲,全部淹沒于了湖水的潑灑聲中......
忙碌熱鬧的湖面喲!
金燦燦的陽光給湖面灑滿了星星點點的光芒,清風拂來,蕩起陣陣漣漪。海鷗在藍天藍水間上下翻飛,魚兒在透亮的湖水中自由嬉戲。
此刻,身心舒暢得毫無掛礙。
天地間還有比這更為愜意之事嗎?
徹身投入,細細體會,尋覓這方之美、此處之魅。
撫一撫浪花,摸一摸魚兒,再掬一捧湖水,送入口中,絲絲清甜沁入心脾;浪花鉆入手心,又調(diào)皮地溜出;小魚擁擠著過來輕吻著我的手,似觸絨綢般滑潤。
與海鷗玩玩吧。
掌心托出食物,伶俐的海鷗“嗖”地直線掠來,迅猛搶食。
被海鷗迅捷地一啄,掌心有些小疼,“啊”地一聲全身縮成一團兒,引發(fā)小船上的游人哈哈大笑。
人與自然的完美和諧共處,感覺真好。
清澈湖水 · 一方百姓
瀘沽湖水是國家一級飲用水,可見度12—14米,清透晶亮,呈現(xiàn)出一種無法想象的透藍。
飄逸的水草、直愣的海帶、追逐的魚兒,都顯露得明明白白。白色的漿劃在水里,清晰得就像放在無任何遮擋物的空氣中一樣,漿板潔白晶亮,閃閃發(fā)光,不沾一點兒污濁,在清澈的湖水中劃著、翻著、飛舞著,煞是好看。
感嘆呀,已開發(fā)旅游了的瀘沽湖,竟然沒有一絲的污染!聽說,當?shù)鼐用穸加袕娏业沫h(huán)保意識,他們深知,瀘沽湖是他們的生命之本、財富之源。
劃槳的都是摩梭人。
摩梭人跟香格里拉的藏民一樣的淳樸善良,但少了藏民的那份粗獷豪放,相比之下,溫和柔美了很多。
黝黑皮膚的摩梭阿哥阿妹們(摩梭人男稱阿哥,女稱阿妹。),無論碰到怎樣蠻橫無理、心浮氣躁的游客,依舊會溫良、沉靜、不急不躁地恪盡職守,耐心安排著、調(diào)解著素質(zhì)參差的各色游客出現(xiàn)的狀況及問題。
黝黑的膚色里藏著摩梭人的大氣度大格局呀。
這是我們小船上的劃槳人。
每條小船都有三個摩梭人劃槳。船頭是兩名摩梭阿哥,船尾是一名摩梭阿妹。(阿妹是這兩位阿哥的姐姐或妹妹)
船尾的阿妹責任重大,負責掌握方向。當有疾風或大雨時,這位阿妹就要耗付幾倍于船頭阿哥的體力來掌舵。母系社會的摩梭女人真不易!
每個船尾的阿妹都身背一個大大的包,猜猜看,是干什么用的?對,裝錢及其它重要物品。摩梭女人當家嘛。
我與先生坐在第一排。
先生的“專場”:
你們一趟掙多少錢?
一天劃多少趟?
......
不怕曬嗎?
......
你們是一家人?
兄弟倆長得不像呀?
聽到這一句,我趕緊捅了捅忘乎所以的先生,輕聲耳語:人家可能不是一個爸!
“哦——”,先生醒悟,不好意思地深吸一口氣,及時剎住了話題。
此時,我們兩人都覺得觸到了摩梭人神秘的走婚。
擔心是多余的。兩位摩梭阿哥不惱不火,仍舊態(tài)度溫良,笑容可掬。(第二天去摩梭人家的家訪,才揭開了走婚這個神秘的面紗。原來,眾多的五湖四海的游客都對摩梭人的走婚存有很大程度的誤傳誤解,下期再嘮吧。)
據(jù)說,劃槳的摩梭人都是隱身大財主吔。他們在不緊不慢、不慌不忙中就掙了大錢。
黝黑的皮膚里不僅藏著大格局,還藏著大財富呢哈。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喲,向勤勞善良的摩梭人致敬!
看這位躺在船頭靜等游客上船的摩梭阿哥,悠閑不?
黨和國家對瀘沽湖的開發(fā),給瀘沽湖畔的人們帶來了幸福生活?。?/span>
· 情人樹 ·
這里是西游記的水下取景處,也是情人樹的所在地。
情人樹有兩棵,一棵在云南境內(nèi),一棵在四川境內(nèi)。這里只能拍到云南的那棵。(瀘沽湖跨越了云南四川兩個省份)
游人如織呀!豬槽船在島口處里三層外三層地排了一大片。
那棵在冬天已光禿的情人樹,我的位置著實是拍不到,只好讓摩梭阿哥幫忙。這位阿哥手端起了老半天還是沒一張入鏡,說是鏡頭里總是人太多。
成吧,把摩梭人黝黑的膚色留于鏡頭也算是一收獲。
· 情人灘 ·
情人灘的湖水如大海般開闊
情人灘的景色似情人般撩人
進入情人灘,我不由得又發(fā)出了詞枯句竭的感嘆:“好——美——呀——!”
這里的一切都寫滿了“情”字。
水清清、山青青、天藍藍、島美美、船悠悠、沙白白......
近處,彩色的豬槽船并列排放,意境悠遠。
遠處,天水合一,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水。
湖中,安靜地飄蕩著幾片捕魚小船。
眼前,水中世界清晰可見,水草縷縷,石子盈盈。
腳下,十里沙岸延伸鋪展,任憑游人抒寫情懷。
景致著實迷人!
游客在這里盡情釋放著釋放不盡的歡樂,各種凹造,去了一波來兩波。
計劃不拍照的我,防線攻破!不自覺地加入了凹造型的隊伍。
削尖腦袋地擠出一絲縫隙,各種凹,各種拍,給情人灘綻放了一個大大的笑容。
人忒多,鏡頭后面的人不敢走遠,否則領(lǐng)地會很快被別人占去。
嗐,景小人大,頂天立地,末法兒。
下面這位先生笑容倒是燦爛,可不知咋地總是要拉我坐下來。
“親家母,
你坐下,
咱們兩個拉一拉?”
喲呵,誰的外婆也上場了?
人擠人,急死人!鏡頭還能再抓平些嗎?
踩水、玩沙、撩石子、逗海鷗,再就地盤腿打個滾兒,呵呵o(* ̄︶ ̄*)o
臟了衣服,濕了鞋子,全然不顧,忘乎所以。
拋灑出一把不沾一絲纖塵的小石子,高些,再高些;一次,兩次...... 凈亮的石子在輕盈的湖風中天女散花般地灑落了下來......
哈哈哈O(∩_∩)O哈哈~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再來
迎暖陽 沐清風 ......
這里的湖水靜謐迷人。
午后的暖陽給女神山披上了金色的光芒。
立于桔土,面向暖陽,靜對湖水,感受著輕柔的湖風,傾聽于聲聲的鳥語,世界一片安寧和祥,心中靜澄得如眼前般湖水。
瀘沽湖的清澈洗滌了心靈
瀘沽湖的仙美熏陶了身心
瀘沽湖的寧靜熨帖了心緒
瀘沽湖的悠然升華了性情
瀘沽湖的一切,古樸自然,和諧優(yōu)美。
晚上,摩梭阿哥阿妹們?yōu)楸姸嗟挠慰瞳I上了一場盛大的篝火晚會。
從住宿處出來,需走一小段路方可到達晚會現(xiàn)場。
瀘沽湖鎮(zhèn)的街道是用麻石鋪就的,兩旁摩梭人家的各種店鋪鱗次櫛比。
夕陽西下,忙碌了一天的摩梭人在愜意地享受著晚餐。晚風習習拂來,沐浴在這片古樸溫馨之中,頓覺世界竟這般美好。
晚會現(xiàn)場,每位摩梭人,出演者、組織者、服務(wù)人員,均著盛裝出席。更有一些性情豪放的游客,或單身,或舉家,或情侶,索性提前租上摩梭人的節(jié)日盛裝,準備在晚會大秀技能,一展風采。
沒租服裝的游客,激情也絲毫不減。燃燒的火焰映在每個人眼里,和著亢奮的情緒跳動著?!皝喰?,亞雄、亞亞雄”的呼喊聲一浪高過一浪,高亢的歌聲此起彼伏,每個人都變成了入戲很深的演員,盡情歡呼,肆意跳躍。
火光輝映在臉上,紅通通,暖洋洋;
笑容綻放在臉頰,嘻唰唰,樂陶陶。
不多時,我便融進了這個激情四射的場景,成了眾多演員的一份子。
生活,就該擁有這般心動的瞬間。
去瀘沽湖途中,識賞了長江第一灣的舉世風采。
長江,自青藏高原南下,在云南石鼓鎮(zhèn)被海羅山崖阻擋,急轉(zhuǎn)成一個V字形大彎,折向東北,形成了舉世聞名的長江第一灣。
長江第一灣江面寬闊,水流平緩,兩岸草木豐美,景色宜人。
歷史上諸葛亮五月渡瀘,忽必烈革束渡江,都是選擇這個地方為渡口。當年紅軍北上抗日,長征至石鼓,也由此渡江。
由于去瀘沽湖路途漫漫,只在觀景臺嘆賞了這灣世人矚目的灣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