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華碩原廠的F9鍵隱藏分區(qū)恢復需要用到的工具:
1、分區(qū)編輯工具 DiskGenius
2、引導修復工具 bootsect (Win7系統(tǒng)安裝光盤BOOT目錄里自帶,提取即可使用)
3、鏡像生成工具 ImageX (隱藏分區(qū)文件包附帶)
4、隱藏分區(qū)文件 華碩新版支持多國語言恢復程序文件(Win7版)
其它工具:
WinPE環(huán)境(U盤光盤均可) ---> U盤/光盤啟動 全內置系統(tǒng)維護WINPE啟動盤 此PE自帶DiskGenius分區(qū)軟件.
===============================修復過程 ================================
1、分區(qū),激活第一主分區(qū),寫入隱藏分區(qū)文件
2、修復引導
3、開機F9測試引導,不成功檢查問題,重復第二步
4、安裝系統(tǒng)到第二主分區(qū),生成鏡像并寫入隱藏分區(qū)
5、完工
================================詳細步驟================================
硬盤可以全部重新分區(qū),也可以只修改主分區(qū)部分。重要數據提前備份至其它硬盤。
第一部分:
(一)啟動到PE環(huán)境,運行DiskGenius,進行分區(qū)。
(這里不推薦使用VISTA/Win7光盤進行分區(qū),貌似VISTA/Win7分出來的分區(qū)都是主分區(qū),而且容易多建立
分出一個100M的主分區(qū))。
a.全部重新分區(qū)方法:
a1.刪除硬盤上原有的全部分區(qū)。
a2.建立第一個主分區(qū)為5G或更大(適備份文件大小而定) FAT32格式,此分區(qū)為隱藏分區(qū)
a3.建立第二個主分區(qū),格式為NTFS,安裝系統(tǒng)用。
a4.建立擴展分區(qū),接著在擴展分區(qū)里創(chuàng)建其他邏輯分區(qū)。
b.只修改主分區(qū)部分:
b1.刪除硬盤上原有的主分區(qū)。
b2.建立第一個主分區(qū)為6G或更大(適備份文件大小而定) FAT32格式,此分區(qū)為隱藏分區(qū)
b3.用剩余空間建立第二個主分區(qū),格式為NTFS,安裝系統(tǒng)用。
完成后點擊右上的“保存更改”保存好分區(qū)表。
(二)用DG格式化全部未格式化的分區(qū)。把隱藏分區(qū)格式化為FAT32,卷標更改為RECOVERY
(三)更改第一個主分區(qū)的分區(qū)參數。
具體操作:在RECOVERY分區(qū)上點右鍵選擇“更改分區(qū)參數”(在DG中快捷鍵為"F11"),在彈出的窗口中將標識改為 1C(即為將其隱藏),設置完 保存修改 。
(四)激活第二個主分區(qū)為安裝系統(tǒng)做好準備
(五)完成后點擊右上的“保存更改”保存分區(qū)表。
下圖為上面(一)至(五)后的狀態(tài)圖:
(六)復制隱藏分區(qū)相關文件
1、確認PE環(huán)境下C盤為隱藏分區(qū)(硬盤第1主分區(qū)),把隱藏分區(qū)相關文件復制進C盤(硬盤第1主分區(qū))
2、復制對應機型的BIOS文件。隱藏分區(qū)中的BIN文件就是對應你機型的BIOS文件,可以去華碩官網下載改成
"*.BIN"(*為你的機型)。例如:機型是K40IN,就把下載到的BIOS文件改成K40IN.BIN。
3、添加對應機型名到recovery.dat文件中。
BIOS文件改完名之后用記事本打開recovery.dat文件,這個文件里的每行對應一個機型名
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這個文件里字母大小寫不一樣雖然對應著同一個文件但是在檢測時完全當做2個文件對待,
也就是說這個文件里的K40IN和K40In是不同的。
要做的就是寫到recovery.dat里的機型名要與你的BIOS文件里的機型名完全一致,例如:K40IN.BIN就要寫入
K40IN,K40In.bin就要寫入K40In(要添加的是機型名,注意不帶.bin)
20100815追加更新:K42JV,K42JC機器,在recovery.dat中要這樣寫:K42Jv(v要小寫才行),同樣K42JC的機器,就是:K42Jc ,BIOS文件名最好和recovery.dat中的一致,如上面的K42JV機器,BIOS名:K42Jv.BIN
20100823更新:今天看到了A52JR/A52JE機器的隱藏分區(qū)recovery.dat文件,書寫:A52Jr/A52Je
以此斷定,新出機器(主板BIOS采用AMI APTIO UEFI機型)的recovery.dat中機型名最后1位如果大寫出現(xiàn)ERROR,就用小寫字母
隱藏分區(qū)所在盤內容截圖:
(七)進入bootsect.exe所在的目錄運行以下命令修復引導信息
bootsect /nt60 c:
如不行,可以試用強行修復bootsect /nt60 c: /force /mbr
如果此方式無法修復引導請用任意版本VISTA/WIN 7 原版安裝盤啟動后進入修復模式 打開命令行窗口 執(zhí)行以下命令
bootrec /fixmbr
bootrec /fixboot
命令完成后重啟,按F9測試隱藏分區(qū)是否能正常進入。如果能進行下一步,如果不能重復以上過程。
(按F9能成功進入恢復系統(tǒng),然后退出,重啟進入PE,用DG查看分區(qū)發(fā)現(xiàn)隱藏分區(qū)是自動隱藏的)
BOOTSECT現(xiàn)在有圖形窗口版本,可以在WINDOWS或WINPE下直接使用,簡單易行.
Bootsect GUI圖文版,可直接在WINDOWS使用,操作簡單明了,下載地址:http://u.115.com/file/f21c99fd2e
(八)開機按F9后進不了恢復系統(tǒng)光標一直閃,原因是硬盤第1主分區(qū)沒有安裝引導管理器。檢查硬盤第1主分區(qū)是C盤,然后
再用上面的(七)來修復引導。即可解決
第二部分:安裝系統(tǒng)&優(yōu)化
此部分不再啰嗦,個人有各人的裝法。
系統(tǒng)安裝完成后可以看到RECOVERY分區(qū),這時不用管他,給系統(tǒng)升級補丁,然后安裝了除顯卡之外的驅動,做好
優(yōu)化,清理掉垃圾和運行信息。顯卡驅動和軟件更新的比較頻繁,保留干凈的系統(tǒng)。如果喜歡可以裝好軟件,不
過這樣會增大生成的鏡像體積。
此操作完成后進入PE環(huán)境生成鏡像文件。
第三部分:生成鏡像文件
重啟后進入PE環(huán)境,可以看到各個分區(qū)。把ImageX.exe放到F盤根目錄下面。
這里特別注意"/"和"\"的問題,"\"是路徑,"/"是參數,打錯了命令不能執(zhí)行!
進入命令行模式執(zhí)行下面命令對C盤進行最大化壓縮到F盤的asus.wim
f:\imagex.exe /compress maximum /capture c: f:\asus.wim "Win 7"
再執(zhí)行下列命令對生成的鏡像文件進行2G大小的分割和重命名(FAT32格式不支持4G以上的文件)
如果你的隱藏分區(qū)格式是NTFS可以不進行這一步;如果做出鏡像<4GB ,可以直接改名為asus.swm放入隱藏分區(qū)。
f:\imagex.exe /split f:\asus.wim f:\asus.swm 2000m
分割完成后會生成asus.swm和asus2.swm。
PS:IMAGEX最大化壓縮鏡像相當的慢,這個時候最好去搞點別的。
第四部分:向隱藏分區(qū)寫入鏡像文件
第一部分中開機按F9進行隱藏分區(qū)測試正常的話現(xiàn)在進入PE應該是看不到這個分區(qū)的,打開DiskGenius,在左面的分區(qū)樹中選中隱藏分區(qū),右面有一個“瀏覽文件”選項卡,把生成的鏡像文件直接拖到這里可以寫入了。
現(xiàn)在把上一步分割好的鏡像文件asus.swm和asus2.swm復制到隱藏分區(qū)(RECOVERY盤)的根目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