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葉在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下會有千姿百態(tài),如風中和雨中的蘭葉等。在撇葉時要畫出風吹的動勢,葉須順風傾斜,但要注意在傾斜中求變化。表現(xiàn)出其在雨中的下垂感,葉片的方向要在一致中求變化。
【倒垂的葉子】
1 用小號狼毫筆,蘸取濃墨,干濕適度,自根部勾勒下垂的葉片。
2 倒垂的葉片呈現(xiàn)翻折之感,勾畫第二片蘭葉要有一翻、二翻、三翻的表現(xiàn)。
3 用順筆法勾出第三片葉片,葉片與第一、第二片葉片交匯形成“鳳眼”。
4 提筆自根部,中鋒運筆,勾勒出翻轉的葉片,葉片收筆留鋒,長度不可太過平均。
5 蘸取濃墨繼續(xù)添加葉片,起筆藏鋒,運筆翻轉。
6 在根部添加小葉片,豐富蘭叢層次。葉片的走勢均為向下,突出垂感。
【風中的葉子】
1 用小號狼毫筆蘸取濃墨,水分適中,用順筆法勾畫第一片葉片。
2 自根部向上,勾畫另一片葉子。根部緊湊,但不重疊。葉片交合形成“鳳眼”。
3 處理好葉子根部的位置關系,繼續(xù)勾畫葉片,葉片呈兩兩交叉的形態(tài)。
撇風中的葉子時,葉子要有順風傾斜之感,傾斜中求變化,可有一兩筆取反勢。
風中的葉子由于受風力影響,葉片走向必須在大方向上一致。
4 繼續(xù)添加葉片,要注意用提頓翻轉來營造葉片的靈活飄逸。
5 為葉叢添加小葉片,葉片收筆要有留鋒。
蘭葉組合的畫法
通過前前面的學習,相信讀者已經熟練掌握了蘭葉的畫法。進一步熟練掌握不同姿態(tài)的蘭葉的表現(xiàn)技法。
【大小組合】
1 用小號狼毫筆蘸取濃墨,中鋒運筆,起筆藏鋒勾畫蘭葉。
2 落筆留鋒,一波三折勾畫出第一片蘭葉。
3 勾畫出第二片蘭葉,與第一片蘭葉相交,構成“鳳眼”。
主次葉根要分明,主葉根線條一般粗重,次葉根一般較細膩,次葉根依附主葉根而生。
4 繼續(xù)勾畫葉片,注意收筆要有回鋒之感。
初學者一定要注意畫蘭葉運筆宜慢不宜快,宜濕不宜干,墨色要有深淺對比。
6 再蘸取濃墨,中鋒運筆,在繪制好的葉叢的下方,繪制另一組葉片。
5 添加些許短小葉片深化蘭葉的層次變化。
7 靈活穿插葉片,注意葉片的形態(tài)各異,形成層次豐富的葉叢。
8 蘸取淡墨,勾畫蘭花的根部。注意用筆的靈活,有提按、有轉折。
大小葉片雖然都用濃墨勾畫,但仍要通過運筆的輕重緩急來表現(xiàn)色彩的微妙變化。
9根部的線條細密短小,呈現(xiàn)錯亂之感。
10參照上面的方法,勾畫出另一叢蘭葉的根部。
勾畫葉叢的根部時,線條要連貫,運筆要有明顯的提按轉折,以表現(xiàn)根部的自然質感。
【相向組合】
1 選用一支小號狼毫筆,蘸取濃墨,從左往右中鋒運筆,勾畫葉片。
2 繼續(xù)繪制第二片葉片,葉片相交形成“鳳眼”布局。
3 勾畫出一片彎折的葉片,起筆藏鋒,提筆勾出螳螂肚,提筆按筆撇出鼠尾,筆勢有力。
4 繼續(xù)添加葉片,葉片的長短、粗細相間。
一定要注意葉片的彎曲的弧度要豐富有變化、葉片粗細、虛實得當。
5 在蘭葉的根部添置幾筆鼠尾葉,豐富葉叢。
6 在葉叢下方采用逆筆法勾勒出第二叢葉片的主葉片。
7 中鋒運筆,根部藏鋒,與主葉片交叉,逆筆畫出另一片蘭葉。
8 參照前兩步的方法,勾畫葉片,注意第二叢與第一叢葉片的交叉匯合,不要產生凌亂無章法的局面。
第二叢葉片與第一叢葉片交匯而生,要注意分清葉片的主次以及葉片的分布規(guī)律,交叉進行繪制。
9 繼續(xù)深化葉叢,行筆速度宜快不宜慢,筆勢有力,收筆留鋒。
10 適當?shù)貫槿~叢添加一些小葉,豐富蘭葉的層次,使蘭葉看起來更茂盛。
【相背組合】
1 用小號狼毫筆蘸取濃墨,逆筆法中鋒運筆勾畫出第一片葉片。
2 中鋒運筆勾勒與第一片呈交叉的第二片蘭葉。
3 勾畫第三片蘭葉,葉子呈現(xiàn)兩兩相交的形態(tài)。
4 自根部勾畫出一片較細小的葉片,豐富葉叢的形態(tài)變化。
5 參照上面的方法,繼續(xù)添加葉片。
6 在葉叢的根部添置出較小的鼠尾葉,用來豐富蘭花葉叢的層次感。
7 在葉叢中繼續(xù)添置葉片,使葉叢看起來更飽滿。
8 采用順筆法,在蘭叢旁添加與之相對稱的蘭葉。
添置葉片時,既要注意葉叢根部的緊湊感,又要注意上部葉片交匯,錯落有致,有章法可循。
9 用同樣筆法繼續(xù)完善另一叢的葉片,注意葉叢的間隔不宜太遠。
10 用順、逆法結合,進一步完善另一叢蘭葉,使葉叢看起來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