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詞典,gay 做形容詞時有5個主要含義,為大家梳理出來:1. 同性戀的(比如 He is gay.)2. 跟同性戀有關(guān)的(比如 a gay bar)3.(俚語)無聊的、老土的(比如 The bag is so gay.)4.(老式)快樂的(比如 She felt gay.)5.(老式)色彩明亮的(比如 The garden is gay with those red flowers.)我們發(fā)現(xiàn),除了第一層和第二層意思,其它含義要么是小眾群體才會使用的俚語(slang),要么是老式的(old-fashioned)用法??梢姡琯ay 在現(xiàn)代英語中的主流含義就是“同性戀的”。順便補(bǔ)充一點(diǎn),gay也有名詞用法,表示“a person who is homosexual, especially a man”,即“男同性戀者”。林語堂那本書的書名“The Gay Genius”里面的 gay 應(yīng)該不是“同性戀”的意思,而是牛津詞典中所提及的一種“old-fashioned”的用法,即“快樂的”。由此我想到我曾去英國小城巴斯(Bath)旅行的經(jīng)歷。當(dāng)時我路過一條街,名字叫 Gay Street,我還拍了照,留作紀(jì)念:
某個朋友還一本正經(jīng)地說這條大街應(yīng)該住著不少 gay…現(xiàn)在想想,呵呵,沒文化真可怕...其實(shí)這里的 gay 應(yīng)該也是“快樂的”意思,Gay Street 就是“快樂大街”,沒毛病。大家請注意:一個詞匯的含義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的變遷而發(fā)生變化的。中文里也有類似的情況,比如“剁手”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剁掉手指”的意思;“吃土”不是“吃下泥土”;“狗帶”不是“拴狗的帶子”;“大豬蹄子”也不是“很大的豬蹄”的意思。再說回到這個 gay,怎么從“快樂的”變成了“同性戀”了呢?來看看韋氏詞典對 gay 的詞源(etymology)的說明:
gay 源自于諾曼時代在英國使用的法語(anglo-french)--gai,該詞有著日爾曼語的源頭,跟古高地德語(Old high German)中的 gahi(意為“快速、突然”)屬于同族。后來,gay 在古法語中慢慢演變出“快樂的”的意思。到17世紀(jì),該詞有了“sexually dissolute”(性方面放蕩不羈)的意思;再到19世紀(jì),出現(xiàn)了 a gay house(妓院)的用法;再到上世紀(jì)50年代,gay 開始替代 homosexual(同性戀的)成為口語用詞,并延續(xù)至今。可見,gay 歷經(jīng)了漫長演變,最終確立了今天的含義,表“同性戀的”或“同性戀者”,其他含義也日趨消失。順便提一下,Gay 還可以作為人名,不過略顯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