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不得不八一下了!
英文:Eurasian magpie 歐亞喜鵲
喜鵲屬(學(xué)名:Pica)是雀形目鴉科中的一個屬,根據(jù)不同的意見包括二至四個不同的種,喜鵲屬的動物分布在的動物在新大陸和舊大陸均有分布。它們有長尾,身上的羽毛黑色,帶有白色的條紋。其中喜鵲從歐洲到亞洲有廣泛分布,黑嘴喜鵲在整個北美洲均有分布,黃嘴喜鵲只在加利福尼亞州有分布。
傳統(tǒng)地認為它們與藍雀是近親,但是最近的研究(Ericson等,2005年)認為它們的最近近親是亞歐大陸上的烏鴉......我覺得這個很正確!
The Eurasian magpie is one of the most intelligent birds, and it is believ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ntelligent of all non-human animals.The expansion of its nidopallium is approximately the same in its relative size as the brain of chimpanzees, orangutans and humans.
歐亞喜鵲是最聰明的鳥類之一,甚至,它被認為是所有非人類的動物中最聰明的一種?。?!它的腦部nidopallium(這詞查不到譯名,大致是指嵌套大腦皮層,是鳥類大腦的一個區(qū)域,主要用于某些類型的執(zhí)行功能,但也用于其他更高級的認知任務(wù))的擴展與黑猩猩,猩猩和人類大腦的相對大小大致相同。
哇!厲害了,比較接近的烏鴉和渡鴉也是很聰明的,這些鳥類被稱為“披著羽毛的靈長類動物”!
這樣就能解釋這鳥每天來我家花園里巡視一番,居然還想偷個老鼠回去。
喜鵲是雜食性鳥類,喜食昆蟲、垃圾、植物等各種食物,也會捕食松鼠、蜥蜴、以及其他小型鳥類,如麻雀、斑鳩或大型鳥類的幼子等, 由于本物種和同科的烏鴉均為食性甚雜的鳥類,因而在很多地區(qū)進行的投藥滅鼠常連累這些鳥類枉喪性命。
喜鵲繁殖甚早,每年的1-4月即開始營巢繁殖。喜鵲的巢均用枯枝搭建粘土粘合而成,與烏鴉巢不同的是,喜鵲的巢并非皿狀,而是具有頂蓋的球狀,在球狀產(chǎn)房的側(cè)面留出一到兩個圓洞作為進出巢的大門,巢內(nèi)墊以枯草、纖維等柔軟材料。近年來,在城市中營巢的喜鵲越來越多地采用更容易獲得的廢舊鋼條作為巢材,這常常引得一些拾荒者為獲得廢鐵而捅落低處的鵲巢。
喜鵲每年均會營造新巢,并有營疑巢的習(xí)慣,即在它們真正使用的巢周圍搭建很多并不使用的空巢......(真是聰明的被害妄想狂),這種行為可能是對其他鳥類巢寄生行為的一種應(yīng)對策略。喜鵲每巢產(chǎn)卵5-8枚,卵藍綠色,綴褐色斑點,孵化期18天左右。
傲視孤立的感覺!好吧,你太聰明了!
人們已對歐洲喜鵲進行過鏡子測試,喜鵲是目前少數(shù)已知能通過鏡子測試的物種,也幾乎是唯一已知能通過此測試的非哺乳動物。
那么最近很少見到它們,大概在專心孵蛋吧,希望小喜鵲生出來之后不要每天來翻我家花盆!
下面我繼續(xù)來學(xué)習(xí)一些美麗的法國常見小鳥,在這邊真是偶爾就能見到顏色豐富的小鳥,在近郊家家戶戶都有花園的地方,每天早上是被鳥叫聲喚醒的。。。。。。
英文名:Eurasian nuthatch
中文名:茶腹?(暈,這個字沒見過,讀:師)
茶腹?(學(xué)名:Sitta europaea,“?”音同師)又名林?、普通?或歐亞?,在中國部分地區(qū)亦俗稱藍大膽,是廣泛分布于歐洲及亞洲等地的小形雀鳥,也是?科鳥類中最常見且分布最廣泛的鳥類,因此在英文中的 Nuthatch 多單指這種鳥類。
茶腹?體長14厘米,并有?科鳥類常有的大頭、短尾及強而有力的喙及足。上半身藍灰及有黑色眼線。一般幼鳥的體色就如成鳥被洗走了顏色一般的淺。這是一種嘈吵的鳥類,常能透過其重復(fù)的 篤-篤-篤 及 匹─匹 的叫聲找到其位置。
茶腹?是一種棲息于中海拔山區(qū)的留鳥,常于老樹上筑巢。以昆蟲、種子子及堅果為食。其英文名稱 nut-hack 指此種鳥類常把堅硬的果實楔在樹的一些縫隙內(nèi),然后用喙把堅果慢慢打開。 此外,與其他?科鳥類一樣,它們能夠頭向下尾朝上往下爬樹,啄木鳥等在這個狀態(tài)下則只能往上爬。每到繁殖季節(jié),此鳥就會展現(xiàn)出其侵略性,并主動驅(qū)趕其他鳥種。
看來這種頭朝下往下爬的也是一種絕技!
英文名:European robin(直譯歐洲羅賓,羅賓就是蝙蝠俠的跟班,其實就是知更鳥)
中文名:歐亞鴝(又不會念第三個字了,念:瞿)
歐亞鴝(學(xué)名:Erithacus rubecula),是一種小型的雀形目鳥類,曾被界定為鶇亞科,現(xiàn)歸類為鹟科。歐洲很常見,由西伯利亞至阿爾及利亞,遠至大西洋的亞述爾群島和馬德拉,以及東南面的高加索山脈,也有其蹤跡。
它是歐洲常見的鳴禽,身長12.5–14.0厘米(5.0–5.5英寸),性好戰(zhàn),因胸前鮮艷的羽毛最初被稱作redbreast(紅色胸脯)。15世紀(jì)歐洲時興以人名稱呼常見動物,時人稱它為Robin redbreast,后來簡略為robin。
此鳥叫聲囀鳴似笛,在繁殖季節(jié)由早至傍晚鳴叫,甚至夜晚,所以有人將它與夜鶯混淆。冬季時雌鳥會另覓地方以便喂養(yǎng)小鳥,雄鳥則留守舊巢,全年居于同一地點。
愛在縫隙、小洞甚至人造物料如棄置水壺筑巢。小歐亞鴝羽毛顏色并不顯著,在從巢中飛出來的2至3個月后,紅色的羽毛開始在下巴長出,再過2至3個月,鮮艷的羽毛特征漸漸形成。
在英國、愛爾蘭等地的花園,歐亞鴝很常見,它們也不怕人,會趁園丁掘土?xí)r飛近尋找蚯蚓。雄性歐亞鴝對入侵地盤者有很大反應(yīng),就算沒有被挑釁也會作出攻擊,這跟它給予大眾的和善觀感不太相符。
英國的歐亞鴝大部分長居,但有小部分雌鳥會在冬天南飛避寒,甚至遠至西班牙。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俄羅斯的歐亞鴝會飛至英國避冬。
由于第1年的死亡率很高,歐亞鴝平均壽命僅1.1歲,但若順利度過1歲,則壽命會較長,曾有記載一只歐亞鴝生存了12年。
歐亞鴝與圣誕節(jié)關(guān)系密切,在圣誕卡和圣誕紀(jì)念郵票上??梢姷綒W亞鴝的蹤影。另外,根據(jù)英國古老傳說,歐亞鴝的羽毛本來是啡色,當(dāng)耶穌被釘十字架時,它飛往耶穌耳邊唱歌紓緩耶穌的痛楚,耶穌身上的血于是染在歐亞鴝身上,自此它胸脯羽毛的顏色便變?yōu)轷r紅色。
英國并沒有正式的國鳥。1960年代泰晤士報的讀者票選出歐亞鴝為最受歡迎鳥類。以后,盡管幾經(jīng)游說,英國政府還是沒有積極推動國鳥這個概念。
英國兩支足球隊布里斯托爾城足球俱樂部和斯文登足球俱樂部的綽號是“The Robins”,因為兩支球隊的主場顏色均為紅色。
華為榮耀手機“知更鳥藍”配色,靈感來自知更鳥蛋殼上粉嫩鮮明的青藍色......!
《誰殺死了知更鳥》,一首英文童謠,有多部相關(guān)的同名作品。
剛還特意去聽了一下此鳥的叫聲,直接懷疑就是它每天早上在叫我起床!
法語名:Roitelet à triple bandeau (意為:三帶王)
英文名:Common firecrest
中文名:普通戴菊
普通戴菊(Regulus ignicapilla)是鹟科戴菊屬的一種,分布于歐洲和北非的溫帶地區(qū)。體長約9厘米,翼展13-16厘米,體重4–7克。背部為青銅色,肩部為明亮的橄欖綠色。頭部擁有一條黑色的眼條紋,長長的白色眼眉。冠部顏色明亮,雌性為黃色,雄性為橙色。
這是歐洲最小的鳥類之一,該物種在非洲西北部到大部分歐洲溫帶森林中繁殖。它們的越冬區(qū)域是從歐洲中南部到其繁殖范圍的西部。它們叫聲是重復(fù)的高細聲——zit-zit-zit ......
英文名:Common redpoll
中文名:白腰朱頂雀
白腰朱頂雀(學(xué)名:Acanthis flammea)為雀科朱頂雀屬的鳥類,又稱普通朱頂雀、朱頂雀,俗名(貝寧)點紅、蘇雀。分布于近北極地區(qū),包括北歐至加拿大、俄羅斯、日本、朝鮮半島及中國大陸的東北、寧夏、新疆、華北、華東等地。常見于溪邊叢生柳林、沼澤化的多草疏林和櫟、榆等幼林中,也見于各種喬木雜林和林緣的農(nóng)田及果園中。該物種的模式產(chǎn)地在瑞典。
常見的白腰朱頂雀在樹叢或灌木叢中筑巢,巢穴內(nèi)有一層薄薄的樹枝,一層纖維的中間層,如杜松樹皮和地衣的碎片,以及一層羽絨,例如柳芽和馴鹿毛。雌性孵化三到七個有斑點的鳥蛋,大約十一天之后孵化,并且在大約十三天之后就成為幼鳥。
棲息于溪邊叢生柳林、沼澤化的多草疏林內(nèi)和櫟、榆等幼林中;在游蕩和遷徙時,也見于各種喬木雜林和林緣的農(nóng)田及果園中。除繁殖期多成對活動外,常成5-7只或10多只的小群活動,遷徙期間有時亦見數(shù)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以高梁、小米和蕎麥等谷物為食。也吃食大量種子和一些昆蟲。
分布于近北極地區(qū),包括北歐至加拿大、俄羅斯、日本、朝鮮半島及中國東北、寧夏、新疆、華北、華東等地。
漂亮的小鳥非常上照!
英文名:Eurasian hoopoe
中文名:戴勝
戴勝(學(xué)名:Upupa epops)又名鵀、鶝、鴔鵖或鵖鴔,是犀鳥目鳥類的一種。
戴勝科在動物分類學(xué)上是鳥綱Bucerotiformes目中的一個科。主要分布在歐洲、亞洲和北非地區(qū),在中國有廣泛分布。
(我記得小時候去動物園對這種鳥印象很深,不過現(xiàn)在偶爾在法國的鄉(xiāng)村都能看到這種鳥在自由活動。)
在2008年,有15萬以色列人參加了“國鳥”評選投票,選出戴勝為以色列國鳥,而此結(jié)果由以色列總統(tǒng)希蒙·佩雷斯于2008年5月29日宣布。但在猶太教傳統(tǒng)中,此鳥是不潔之物......
戴勝多單獨或成對活動,常在地面上慢步行走,邊走邊覓食,受驚時飛上樹枝或飛一段距離后又落地,飛行時兩翅扇動緩慢,成一起一伏的波浪式前進。停歇或在地上覓食時,羽冠張開,形如一把扇,遇驚后則立即收貼于頭上。性情較為馴善,不太怕人。鳴聲似‘撲—撲—撲’,粗壯而低沉。鳴叫時冠羽聳起,旋又伏下,隨著叫聲,羽冠一起一伏,鳴叫時喉頸部伸長而鼓起,頭前伸,并一邊行走一邊不斷點頭。
戴勝主要以襀翅目、直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和鱗翅目的昆蟲和幼蟲,如蝗蟲、螻蛄、石蠅、金龜子、蟲、跳蝻、蛾類和蝶類幼蟲及成蟲為食,也吃蠕蟲等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覓食多在林緣草地上或耕地中,常常把長長的嘴插入土中取食。
關(guān)于此鳥的圖片大多是叼著食物的定型照,感覺是同一批模特兒。。。。。。
戴勝一年繁殖1窩,每窩產(chǎn)卵通常6-8枚,偶爾少至5枚,多至9枚,甚至有多到12枚的。卵為長卵圓形,顏色為淺鴨蛋青色或淡灰褐色。雌鳥產(chǎn)出第一枚卵后即開始孵卵。孵卵由雌鳥承擔(dān),孵化期18天。雛鳥晚成性。雛鳥剛孵出時體重僅3.5克,體長45毫米,全身肉紅色,僅頭頂、背中線、股溝、肩和尾有白色絨羽。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經(jīng)過親鳥26-29天的喂養(yǎng),雛鳥即可飛翔和離巢。由于雛鳥的糞便親鳥不處理,加之雌鳥在孵卵期間又從尾部腺體中排出一種黑棕色的油狀液體,弄得巢很臟很臭,故戴勝又有‘臭姑姑’的俗名。
這個,快出來吧,都這么大了還要老母親喂飯吃!
英文名:Eurasian golden oriole
中文名:金黃鸝
金黃鸝(學(xué)名:Oriolus oriolus)為黃鸝科黃鸝屬的鳥類。分布于歐亞大陸至西伯利亞、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中東地區(qū)、非洲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西藏等地,主要生活于綠洲內(nèi)的村落附近大樹上。該物種的模式產(chǎn)地在瑞典。
金黃鸝(學(xué)名:Oriolus oriolus)是中型鳴禽。體長24厘米。頭全黃色。體羽鮮麗,主要由為黃和黑的顏色組合,雌鳥與幼鳥多具條紋。
樹棲性,鳴聲洪亮悅耳。棲息于綠洲內(nèi)的村落附近大樹上,在山區(qū)可沿河谷向上分布到海拔1650米。
在水平枝杈間編織碗狀巢,產(chǎn)卵3-5枚,主要由雌鳥孵化,孵化期13-15天,雛期約等于孵化期。廣泛分布于歐亞大陸至西伯利亞西部、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及中東地區(qū)、非洲。
金黃鸝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也見呈3-5只的松散群。主要在高大喬木的樹冠層活動,很少下到地面。繁殖期間喜歡隱藏在樹冠層枝葉叢中鳴叫,鳴聲清脆婉轉(zhuǎn),富有彈音,并且能變換腔調(diào)和模仿其他鳥的鳴叫,清晨鳴叫最為頻繁,有時邊飛邊鳴,飛行呈波浪式。每年5月遷至繁殖區(qū),多為雄鳥先出現(xiàn),不久即配對,鳴聲宏亮而多變。以昆蟲為主食,亦嗜食漿果,以桑椹、沙棗等為主,其余為鞘翅目、半翅目、鱗翅目的成蟲及幼蟲、螳螂等。在桑椹成熟季節(jié),終日在桑林內(nèi)活動覓食。
那么今天就先學(xué)到這里,又要去接咪蛋回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