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
每天學(xué)一藥
【別名】
花斑竹、酸筒桿、酸湯梗、斑杖根
【植物形態(tài)】
根狀莖粗壯,莖直立,高可達(dá)2米,空心,葉寬卵形或卵狀橢圓形,近革質(zhì),兩面無毛,頂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截形或近圓形,托葉鞘膜質(zhì),圓錐花序,花單性,雌雄異株,腋生;
【性味】
微苦,微寒。
【歸經(jīng)】
歸肝、膽、肺經(jīng)。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利濕,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關(guān)節(jié)痹痛,濕熱黃疸,經(jīng)閉,癥瘕,水火燙傷,跌撲損傷,癰腫瘡毒,咳嗽痰多。
1、治毒攻手足腫,疼痛欲斷:虎杖根銼小,加水煮后,以熱湯泡手足。(《補缺肘后方》
2。治胃癌:虎杖309,制成糖漿6毫升。每服20-30毫升,每日服2-3次,(《實用腫瘤學(xué)》)
3。治各種淋癥:虎權(quán)不管多少,制成細(xì)末。每服6克,用稀飯下,不論時候。(《姚僧坦集驗方》)
【小故事】
一天,孫思邈來到閬中城郊采藥,忽聽見呻吟之聲不絕于耳。他急忙跨過山溪,卻見對面巖石上有氣無力地臥著一只吊睛白額大虎。孫思邈走上前去見這腿又紅又腫,就急忙從藥囊中掏出藥來,搗碎,取山泉調(diào)好,一邊敷在老虎腿上,一邊又將這藥喂老虎吃下。幾天后老虎的腿病便霍然痊愈了。孫思邈為老虎治病的事一下子傳了開來。后人為了紀(jì)念他,在大佛寺里建了藥王殿。那藥因為治好了老虎的腿疾,大家便喚它為“虎杖”,
編輯:孫若男
責(zé)編:趙琳妹
指導(dǎo):尤偉靜 孟振豪
審核:寧衛(wèi)本草社文案組
技術(shù):寧衛(wèi)本草社新媒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