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治學備細,可敬。經方之量折今制究竟多少一直在爭論,按考古約在13一15克左右,如麻黃三兩,按一兩15克計是45克,醫(yī)家病家可能都不能接受,嫌量大,尤其現(xiàn)在治病是安全苐一,如是初診更是如此,看善用經方者用量,他們總結下來是3一5克,麻黃三兩就是9克,這個量完全妥當,還看病家如壯碩者可5克朝上,老弱婦者5克以下,還可見效,如效弱可遞增,治病之量完全在醫(yī)家手里。曾見一現(xiàn)代醫(yī)案,藥房將麻黃15克誤配成50克給了病家,后醫(yī)者得知大驚,急索病家地址而往之,至其家詳裝鎮(zhèn)靜而詢病者如何,其家人云:已服湯藥,出一身汗,現(xiàn)正睡矣。醫(yī)者遂于門縫間觀之,見病者呼吸均勻,料無恙,乃歸。又見一案,一醫(yī)給病者開麻黃發(fā)汗,無效。遂于前量倍之,又無效。大異,故又在前量半倍之,病者服之而后死。醫(yī)者大驚,乃細問病者家人,家人告曰:前二次與苐三次不是同一藥鋪。醫(yī)者乃往前藥鋪見麻黃全假貨也。
漢代與現(xiàn)代處方劑量換算關系
1 石 = 四鈞 = 29760 克
1 鈞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兩 = 248 克= 液體250 毫升
1 兩 = 24 銖 = 15.625 克
1 圭 =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匙 = 金石類2.74 克= 藥末約2 克= 草木類藥末約1 克
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錢匙= 1.5 克
一錢匙 = 1.5-1.8 克
一銖 = 0.65 克
一銖 = 100 個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 克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1 龠② = 5 撮 = 10 毫升
1 撮 = 4 圭 = 2 毫升
1 圭 = 0.5 毫升
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
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
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
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1 分 = 0.231 厘米
梧桐子大 = 黃豆大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藶子一升 = 60 克
吳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蟲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
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強烏頭1 枚小者 = 3 克
強烏頭1 枚大者 =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梔子10 枚平均15 克
瓜蔞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
枳實1 枚約14.4 克
石膏雞蛋大1 枚約40 克
厚樸1 尺約30 克
竹葉一握約12 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