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醫(yī)生都遇到過患者的突發(fā)危癥,例如高熱、呼吸困難、咯血、昏迷、血尿等,對于這種情況,除了病因治療,更重要的是采取一些緊急對癥治療措施,為治愈病因爭取更多時間。
高熱
1. 臥床休息,流質(zhì)或半流質(zhì)飲食,多飲水,多補充維生素。
2. 以物理降溫為主,如頭部冷敷、冰枕、溫水浴或30%乙醇擦浴。
診斷不明時慎用退熱藥。
診斷明確可采用柴胡注射液4ml或安痛定2ml肌注,或阿司匹林賴氨酸鹽(賴氨匹林)0.9~1.8g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阿司匹林過敏者禁用。
對乙酰氨基酚0.3~0.5g或尼美舒利50~100mg或布洛芬0.2g,口服,必要時用吲哚美辛栓肛塞,年老體弱患者和小兒慎用,防止虛脫。
3. 高熱不退者可考慮用5%葡萄糖鹽水或5%~10%葡萄液1500~2000ml靜脈滴注,注意維持水、電解質(zhì)平衡。
4. 白細(xì)胞或中性粒細(xì)胞增高者,給予抗生素。
5. 煩躁不安者可給予鎮(zhèn)靜藥,如地西泮(安定)、苯巴比妥口服。
呼吸困難
1. 取半臥位,保持安靜,吸氧。
2. 保持呼吸通暢,通常鼻導(dǎo)管給氧,嚴(yán)重缺氧者必要時可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痰多者用溴己新(溴己胺,必咳平)16mg口服,3天。
3. 尚未弄清心源性還是肺源性呼吸困難時,忌用嗎啡或腎上腺素,首選氨茶堿0.25g+5%葡萄糖液250ml靜脈滴注。
4. 若為呼吸中樞受抑制所致呼吸困難或呼吸衰竭,可用呼吸興奮藥,如洛貝林、尼可剎米(可拉明)等。
咯血
1. 絕對臥床休息,取患側(cè)臥位,禁止拍背。
2. 鎮(zhèn)靜,消除顧慮。適當(dāng)應(yīng)用鎮(zhèn)靜藥,如地西泮(安定)10ml肌肉注射或苯巴比妥鈉0.1g肌肉注射。
3. 劇咳者,可用可待因0.03g口服或皮下注射。禁用嗎啡。
4. 在大咯血情況下,用垂體后葉素5~10U+50%葡萄糖液20~40ml靜脈注射,10~20分鐘注完,而后10~20U+5%~10%葡萄糖500ml靜脈滴注。注意血壓變化。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患者及孕婦禁用。
對不宜用垂體后葉素者,應(yīng)首選酚妥拉明5~10ml+50%葡萄糖20~40ml靜脈推注,10分鐘注完,然后用10~20ml酚妥拉明溶于5%葡萄糖液250~500ml,靜脈滴注,滴速3~5ml/分鐘。由于可降低血壓,故對失血性休克、嚴(yán)重低血壓、嚴(yán)重二尖瓣狹窄、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5. 不宜用垂體后葉素和酚妥拉明時選用普魯卡因,0.25%普魯卡因20ml靜脈緩注,而后以0.25%普魯卡因100ml+5%葡萄糖液500ml靜脈滴注。使用普魯卡因要做皮膚過敏試驗。
合并呼吸衰竭、肺性腦病、二度以上房室傳導(dǎo)阻滯者禁用。
6. 對支氣管擴張和肺結(jié)核咯血可阿托品1mg肌肉注射,若2~3小時后仍咯血,再注射0.5mg常有良好效果,青光眼、前列腺增生者禁用。
7. 止血藥:可選用氨基己酸4~6g+5%葡萄糖液100ml靜脈滴注,15~20分鐘滴注完畢。酚磺乙胺(止血敏)4~10g+10%葡萄糖液500ml靜脈滴注,或用卡巴克絡(luò)(安絡(luò)血)10mg肌肉注射,連續(xù)2天。凝血機制障礙者,可用維生素K類藥物。
8. 大咯血窒息搶救:
① 體位引流,采取頭低足高45°的俯臥位,扣擊背部。
② 用開口器張開口腔,吸出口腔血液。
③ 如血液在氣管內(nèi),可通過支氣管鏡、氣管插管吸出積血。
④ 咯血不止時可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確定出血部位,局部注入冷生理鹽水、1:2000腎上腺素、凝血酶或巴曲酶(立止血)等。
⑤ 高濃度吸氧。
⑥ 給予呼吸興奮藥,禁用嗎啡、可待因。
⑦ 病因治療,必要時輸血,適當(dāng)應(yīng)用抗生素。
暈厥
一般治療:立即平臥,頭稍低足抬高。松解衣領(lǐng)及褲帶,保持呼吸通暢,必要時吸氧,醒后飲濃茶或糖水。
對癥治療:
① 抽搐者用地西泮5~10g肌肉注射。
② 反射性暈厥者應(yīng)用阿托品防治,心率<40次/分者給予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
③ 癔癥性暈厥者嗅氨水。
④ 血壓低者可酌情用哌甲酯(利他林)每次口服10mg。
⑤ 低血糖性暈厥應(yīng)及時靜脈推注葡萄糖液。
昏迷
1. 維持呼吸功能及保持呼吸通暢。
① 清除口腔異物(如義齒等),頭部后仰,偏向一側(cè),選用舌鉗、口腔通氣管,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
② 吸氧(應(yīng)注意濕化),及時吸痰。
③ 必要時用人工呼吸器及呼吸興奮藥,可選用洛貝林、尼可剎米等。
2. 循環(huán)衰竭者,應(yīng)補充血容量,酌情選用升壓藥,糾正酸中毒。
3. 顱內(nèi)壓增高者,及早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靜脈滴注,或選用呋塞米(速尿)、地塞米松等。
4. 一般治療:
① 靜脈補液,糾正水、電解質(zhì)及酸堿平衡紊亂。
② 加強護(hù)理,嚴(yán)密觀察病情,防止并發(fā)癥,高熱者物理或藥物降溫。
③ 抗生素防治感染,感染性中毒嚴(yán)重時,可加用氫化可的松200mg靜脈滴注。
④ 驚厥者選用苯巴比妥、地西泮、水合氯醛等。
5. 酌情選用腦代謝促進(jìn)藥,如細(xì)胞色素C、γ氨酪酸、氨乙異硫脲(克腦迷)及復(fù)醒藥甲氯芬酯(氯酯醒)、醒腦靜、胞磷膽堿等。
眩暈
1. 臥床休息,因嘔吐不能進(jìn)食者可適當(dāng)補液。
2. 對癥處理:
抗組胺藥:①茶苯海明片50mg,3次/天;②異丙嗪25mg,3次/天;③氯苯那敏(撲爾敏)4mg,3次/天。
抗膽堿能藥物:①阿托品0.5~1mg皮下注射;②山茛菪堿(654-2)5~10mg肌內(nèi)注射,4~6小時重復(fù)1次。
鎮(zhèn)靜安定藥:①地西泮2.5~5mg,3次/天;②苯巴比妥0.03~0.06g,3次/天;③利眠寧10mg,3次/天;④奮乃靜2~4mg,3次/天。
血管擴張藥:①氟桂利嗪5~10mg,1次/晚;②桂利嗪(腦益嗪)25~50mg,3次/天;③倍他司汀等。
止吐藥:①甲氧氯普胺(胃復(fù)安)10mg,3次/天;②地芬尼多(眩暈停)25mg,3次/天。
維生素類: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B1和維生素C應(yīng)用。治療梅尼埃綜合征,可用50%葡萄糖液40ml,維生素B6100mg,緩慢靜脈滴注。
脈絡(luò)寧注射液20ml或復(fù)方丹參注射液20ml或金鈉多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靜脈滴注。
上消化道出血
1. 安靜少搬動,平臥位,防止血液吸入氣管。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者禁食。觀察神志、血壓、脈搏、呼吸、出血量。
2. 建立靜脈通道,補充血容量,維持電解質(zhì)平衡。
3. 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
① 胃內(nèi)灌注去甲腎上腺素:將去甲腎腺素8mg與100ml冰鹽水混合,經(jīng)胃管注入胃內(nèi),30分鐘后抽出,每小時1次。
② 凝血酶2000U加生理鹽水50ml,胃內(nèi)灌注,半小時1次,共3次。
③ 5%孟氏液30ml從胃管或胃鏡注入噴灑。
④ 抑酸藥:H2受體阻滯藥西咪替丁400mg靜脈滴注或小壺加入,每6小時1次;或法莫替丁40mg,2次/天,靜脈注射。奧美拉唑40mg,2次/天,靜脈注射,或靜脈嗎滴注維持,8ng/小時。
⑤ 內(nèi)鏡下治療:起效迅速,療效確切,應(yīng)作首選。對胃內(nèi)出血灶進(jìn)行電凝、激光、微波及噴灑止血藥。局部出血灶用1:10000腎上腺素注射。繼之局部注射硬化劑如1%十四烴基硫酸鈉,使血管閉塞。
⑥ 其他止血藥:巴曲酶(立止血)2~3U,靜脈注射,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酌情選用云南白藥、酚磺乙胺(止血敏)等。
4.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的治療:
① 垂體后葉素加硝酸甘油:垂體后葉素0.2~0.4U/分,持續(xù)靜脈滴注12~14小時,血止后減半量持續(xù)24小時停藥。硝酸甘油靜脈劑量每分鐘0.2μg/kg,每分鐘15~20滴。或用垂體后葉素20U加入5%葡萄糖200ml中快速滴入,必要時可重復(fù)。
② 生長抑素:施他寧首劑250μg靜脈注射,繼以250μg/小時持續(xù)靜脈滴注,連續(xù)36~48小時。
③ 奧曲肽(善得定):首次100μg靜脈注射,繼以每小時25~50μg持續(xù)靜脈滴注,連續(xù)36~48小時。
④ 內(nèi)鏡下套扎治療、硬化治療和組織粘合劑治療。
⑤ 用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
⑥ 48小時仍不能止血者,考慮手術(shù)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