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己土卑濕,中正蓄藏。不愁木盛,不畏水狂。火少火晦,金多金光。若要物旺,宜助宜幫。
徐注:戊己皆為中正之土,而戊土固重,己土蓄藏;戊土高亢,己土卑濕,此其不同之點也。卑濕之土,能培木之根,止水之泛。見甲則合而有情,故“不愁木盛”;見水則納而能蓄,故“不畏水狂”。能泄火晦火,故云“火少火晦”;能潤金生金,故云“金多金光”。此為己土無為之妙用。但欲滋生萬物,則宜丙火去其卑濕之氣,戊土助其生長之力,方足以充盛長旺也。
潘春谷參議:甲戌、丙子、己丑、甲子。
周易卜命解:財格并用官印,又為“財官印”三奇匯聚,貴;丙火印綬不唯化官資身,更有融和暖局之功,貴。
丁襄知府:癸酉、丁巳、己丑、甲子。
周易卜命解:印綬化為食神,食神生財,財生官,貴;以正印為體,會局化為食神,此正《真詮》所謂之“用神變化”也;印綬化為食神,乃化之為善,食神有泄秀之功,吉;正印不忌偏財,印綬為體不忌梟神奪食,官星始終為吉。
乙巳、丁亥、己丑、甲子,進士。
周易卜命解:亥子丑三會北方水局,透出官煞混雜,以丁火化官煞資身,貴;《六神篇》云:“眾煞混行,一仁可化”,此之謂也。
明孝宗:庚寅、甲申、己卯、甲子,在位十八年如一日,晚年尤明習(xí)政務(wù)。
周易卜命解:傷官月令,官在月時為絕敗之地,寅申沖,甲庚沖,傷盡官星,宜其大貴;經(jīng)云:“傷官正官,傷盡則獨握權(quán)高,半殘則必遭蹇難”;官星傷盡,破而后立之象,宜其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弘治中興”,奈何此格終兇,傷壽。
【朱祐樘 (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即明孝宗(1487年-1505年在位),年號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第三子,生母為孝穆紀太后。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祐樘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jié)儉,不近聲色,勤于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努力扭轉(zhuǎn)朝政腐敗狀況,驅(qū)逐奸佞,勤于政事,勵精圖治,任用王恕、劉大夏等為人正直的大臣,史稱“弘治中興”。雖末年寵信宦官李廣,但是立刻改過自新,歷代史學(xué)家對他評價極高,明朝萬歷年間的內(nèi)閣首輔朱國楨就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span>】朱國楨四柱:丁巳、壬寅、乙卯、戊寅。
佛印禪師:乙巳、壬午、己丑、乙丑。
周易卜命解:建祿用煞,身強則煞化為偏官,吉;偏官無妨財黨,吉;經(jīng)云:“處身僧道之首,用煞反輕”,萬氏解之曰:“煞多為臺諫之官,若身旺煞輕,更入清奇,必為僧道之首矣。”
傅丞相:甲申、壬申、己丑、丙寅。
周易卜命解:傷官月令,干透甲木為官,傷官生財,財生官,貴;財印位置妥貼不礙,身弱更顯印綬資身有情,故主貴大;寅申沖,本為傷官見官而不吉,所幸寅中甲丙皆透,引出支下官印,將支下矛盾轉(zhuǎn)移至至天干,故只須天干制化妥貼,亦不失為富貴之造,《氣象篇》云:“學(xué)者務(wù)要鉤玄索隱,發(fā)表歸根,向?qū)崒ぬ摚瑥臒o取有,雖曰命之理微,于此思過半矣”,此造寅申沖之矛盾轉(zhuǎn)移至天干,正為“發(fā)表歸根”之謂。印綬可制傷護官,而財星并見,見官則無破印之虞,《三命》“論印綬”章云:“印綬有根,喜遇財星;印綬無根,忌見財曜。”官星者,印綬之根也。
乙丑、壬午、己丑、丙寅,進士。
周易卜命解:寅午會局透丙,建祿化為印綬,吉;印綬忌財喜煞,所幸印綬根重,當時得令,輕財不能傷印綬分毫,經(jīng)云:“尊吉卑兇,逢災(zāi)自愈”,正此之謂。
沈布政:壬戌、戊申、己未、丙寅;丁卯、庚戌、己未、丙寅,同貴。
周易卜命解:壬戌造,傷官為體,寅戌會局透丙,傷官配印,貴;傷官用財亦吉,劫財相貼奪財,故用印而不用財。丁卯造,寅戌會局透丙,雜氣印綬為體,余氣傷官泄秀,吉;卯未會局,印綬可解。
林茂竹進士:己酉、乙亥、己丑、丁卯。
周易卜命解:亥卯會局透乙,財化為煞,支下酉丑會局,食神制煞生財,吉;干上偏印化煞,亦吉;干上支下,七煞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陳箎進士:丁巳、乙巳、己丑、丁卯。
周易卜命解:巳丑會局,印綬化為食神,吉;正印不透而透偏印,減分;逢印看煞,吉;以正印為體,梟神奪食無傷大雅。
癸未、甲子、己酉、戊辰,富納中書。
周易卜命解:子辰會局透癸,財逢食生,后生官,官合身,富貴雙全;經(jīng)云:“財生官者,用賄求官;財壞印者,貪財卸職”、“財逢生官,因賄取貴”,正此之謂。
癸卯、壬戌、己巳、己巳;甲辰、壬申、己巳、己巳,俱進士。
周易卜命解:癸卯造,歲德七煞,在戌月受病,財資弱煞,吉;身強,以巳多沖亥,亦吉。甲辰造,傷官為體,申辰會局透壬,傷官化為財,財生官,貴;傷官配印亦吉,財印不相礙。
李廷龍通判:己亥、己巳、己亥、己巳。
周易卜命解:《三命》有“子午雙包”格,合水火既濟之道,主大貴;此造天元一氣,兩支不雜,巳亥雙沖,亦有既濟之功,貴;若按正格,論貪財壞印則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