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美國人之父的富蘭克林,年輕時曾去拜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當時的富蘭克林,年輕氣盛,走路雄赳赳氣昂昂,一進門,他的頭就狠狠地撞在門框上。
出來迎接他的前輩看見后笑著說:“很痛吧!可是,這將是你今天訪問我的最大收獲。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須時刻記住:該低頭時就低頭?!备惶m克林后來在他的修身計劃,其中就有一條關(guān)于修煉一顆謙遜的心的要求:謙虛,效法耶穌和蘇格拉底。
年輕時的孫宏斌,也曾敗在一個傲字上面。柳傳志曾經(jīng)這樣評價孫宏斌:孫宏斌有三個最大優(yōu)點:第一點,有極強的上進心,不是一般的強,是極強。第二,有非常強的堅韌性,打倒了再爬起來,這很了不起,第三,有一眼看到底的能力,能判斷一件事做與不做的關(guān)鍵在哪兒。對于他的缺點,柳傳志說,“就是有一點啊,小孫這個人,做事沒有留余地,他的風(fēng)格就是往前沖沖沖,這是性格使然?!?/p>
年輕時的孫宏斌因為出色的才干,在聯(lián)想不到一年,就被柳傳志提攜坐上了企業(yè)部主管的位置。當時的孫宏斌野心勃勃,一口氣建了13個分公司,兩個月就把營業(yè)額做了上去。少年得志,難免心高氣傲鋒芒畢露,打出了“企業(yè)部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口號。在聯(lián)想這條“大船”上,大有“造小船”分離出去的意味。嗅到一絲危險的柳傳志,也坐不住了,最終孫宏斌也因為“挪用公款”的罪名入了監(jiān)獄,那年孫宏斌才29歲。
后來孫宏斌深刻總結(jié)這段經(jīng)歷,覺得自己太沖動了,總想當將軍,做事毛毛躁躁,凡事沒有留余地。
《周易》中說,“謙:亨。君子有終。”作為商業(yè)超人的李嘉誠則深諳此道,一直謙虛克己,從不招搖過市,不顯山不漏水。在中國首富很少有善始善終的,而李嘉誠堪稱奇跡,這和他謙遜為懷的大德不無關(guān)系。
生活中有兩類人,一種是驕人,一種是謙人。驕傲的人總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人,目中無人,正所謂一瓶不響,半瓶晃蕩,這種人到了關(guān)鍵時刻往往捉襟見肘,打回原形。而謙虛的人則海納百川,即使自己取得了成就,仍然能像稻谷一樣向人學(xué)習(xí)。因為謙虛的人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知道自己的渺小和局限,所以有更大的格局,更大的視野。
曾國潘曾這樣告誡有才之人,“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strong>有才之人若想干成大事,尚且要謙遜有容,更何況尋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