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812—866),唐代詩人。原名歧,字飛卿,太原祁人。他才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次叉手而成八韻,時稱溫八叉。他的詞在唐代詞人中數(shù)量最多,并且達(dá)到了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對詞藝術(shù)特征的形成和發(fā)展有積極影響。有著作《溫庭筠詩集》、《金奩集》。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商山早行》是溫庭筠的一首五律名作。這首詩就是寫的山中早行的所見所聞所感。詩中有人有物,有樹有花,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有景有情。這一幅山中早行圖是多么生動形象,然而又是多么凄涼寂寥。
唐·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guān)。
高風(fēng)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
何當(dāng)重相見,尊酒慰離顏。
詩人在秋風(fēng)中送別友人,倍感凄涼,對友人流露出關(guān)切,表現(xiàn)了兩人深厚的友誼。這首詩意境悲涼雄壯,情真意切,質(zhì)樸動人。
唐·溫庭筠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一片片的樹葉,一聲聲的雨滴,不斷地滴落在空階上,一直到天明。離情擾人思緒,在漫長的秋夜里,不停的葉落雨滴,陪伴著一顆悲愴的心靈。
唐·溫庭筠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佳人對鏡簪花,花與人面在鏡子里互相輝映。詩句描寫女子對鏡妝扮的情景,嬌美動人,自然而逼真。原詞卻含有一種顧影自賞、自憐的感傷意味。
唐·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fēng)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我心中有無數(shù)的恨事,痛恨心上人遠(yuǎn)在天涯;可是山上的明月,卻一點也不知道我的心事;水面上的輕風(fēng),竟故意把我眼前的花給吹落;天邊的碧云,還是恣意地?fù)u曳橫斜。山月、落花、斜云等詞句,把作者幽怨、愁苦的心境,烘托得更加顯明。
水精簾里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
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翦。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fēng)。
江上細(xì)柔的柳絲有如輕煙一般,雁兒在空中飛翔,一彎殘月還是斜斜地掛在天邊。這首詞描寫深夜月下,江邊一片夢幻凄迷的景色。柳絲飛燕,配上一彎殘月,合成一幅凄美而動人的畫面。
唐·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這首詞描寫癡情女子期盼情人歸來的失望與痛苦。一大早梳洗完畢,就獨自倚靠在望江樓上。成千上百的帆船都過去了,卻都不是情人所坐的船。一天又一天,仍是不見情人,只有那落日斜陽,脈脈無言地照著那悠悠流去的江水。有情人常用這兩句來形容癡心等待情人,情人卻始終不見,說不出的惆悵、無奈與哀怨。
唐·溫庭筠
星斗稀,鐘鼓歇,簾外曉鶯殘月。蘭露重,柳風(fēng)斜,滿庭堆落花。
虛閣上,倚闌望,還似去年惆悵。春欲暮,思無窮,舊歡如夢中。
春天就要過去了,留下的只是無盡的相思,往日的歡樂就像是一場夢境。作者借春天的消逝,來表示歡樂時光的一去不回,感嘆往事如煙似夢,難以追尋?!芭f歡如夢中”常用來表示對逝去的戀情感到惆悵與無奈。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明月靜靜地照著茅屋,公雞催人的啼聲已經(jīng)響起;清晨的板橋上全是又冷又白的寒霜,早起的行人在橋上留下一個又一個的腳印。這兩句詩是溫庭筠的名句,描寫寒冷清晨行人早行的情景,畫面清幽寧靜,意境凄冷蕭瑟,清冷中卻蘊蓄無限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