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上海的糖尿病與癌癥風險研究報告
糖尿病與癌癥息息相關
本研究探討了與中國普通人群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患23種常見癌癥的風險,評價的癌癥種類有鼻咽、食管、胃、小腸、結直腸、肝臟、膽囊、胰腺、喉、肺、皮膚、乳腺、宮頸、子宮、卵巢、其他女性生殖器、前列腺、其他男性生殖器、腎臟、膀胱和甲狀腺、淋巴瘤、白血病。
研究共發(fā)現(xiàn)8485例新診斷的癌癥患者,結果提示:與一般人群相比,患有糖尿病的男性和女性患癌癥風險分別高出34%和62%。
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線特征
其中,糖尿病男性患者風險最高的為前列腺癌。糖尿病導致患前列腺癌的風險高出86%,此外還可能導致患白血病、皮膚癌、甲狀腺癌、淋巴瘤、腎癌、肝癌、胰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和胃癌的風險升高。
對于女性而言,風險最高的為鼻咽癌——糖尿病導致患鼻咽癌的風險高出一般女性兩倍以上,此外還可能導致患肝癌、食管癌、甲狀腺癌、肺癌、胰腺癌、淋巴瘤、子宮癌、結直腸癌、白血病、乳腺癌、宮頸癌和胃癌的風險升高。值得注意的是,鼻咽癌這一癌種的發(fā)病率本身就較低,因此對于女性而言,肝癌、甲狀腺癌、肺癌等更需引起注意。”
2 型糖尿病患者癌癥的標準化發(fā)病率比
糖尿病與癌癥的關系,早有伏筆
那么,為何糖尿病與癌癥之間會有此類關聯(lián)性呢?
目前學者認為2型糖尿病與腫瘤可能存在“共同土壤”,即易患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大多也是易患腫瘤的危險因素。
· 基因因素2。糖尿病導致的高糖環(huán)境會顯著抑制AMP激活激酶活性和TET2蛋白的磷酸化,從而抑制DNA羥甲基化。DNA羥甲基化是促進人體抑癌基因表達的重要過程,當這一過程失去平衡,引起后續(xù)一些列的連鎖反應,最終打破機體正常的抑癌環(huán)境,促使腫瘤發(fā)生。
糖尿病致癌的表觀遺傳調控通路
· 肥胖3。眾所周知,肥胖是發(fā)生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更有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95%的糖尿病是由肥胖引起的。禍起肥胖,國外研究發(fā)現(xiàn):體重指數(shù)(BMI)增加,常見10種癌癥的發(fā)生風險就會隨之增加。這10種癌癥為:子宮內膜癌、膽囊癌、腎癌、肝癌、宮頸癌、結腸癌、甲狀腺癌、白血病、卵巢癌和絕經(jīng)后乳腺癌。
· 飲食習慣。所謂病從口入,很多病都是吃出來的,糖尿病和癌癥都脫不了干系。喜歡吃高熱量、油膩食物會導致人體營養(yǎng)過剩,時間久了會導致胰島功能受損而出現(xiàn)糖尿病。咸菜、咸肉等食物中含有亞硝酸鹽;熏烤的魚、肉、香腸等食物中含有煙焦油等,這些物質都具有致癌作用。
· 缺乏體育鍛煉4。生命在于運動,久坐不動的人身體會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使身體各項機能減退,身體免疫力下降,還會導致肥胖,使人容易生病。體育鍛煉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規(guī)律運動可以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規(guī)律運動8周以上可使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降低0.66%,堅持規(guī)律鍛煉12~14年的糖尿病患者病死率也會顯著降低。參加體育活動的人群較久坐生活方式人群結腸癌的發(fā)病風險可以降低30%~40%,女性乳腺癌的發(fā)病下降20%~30%。德國科學家研究還發(fā)現(xiàn),在同一年齡組,堅持體育鍛煉的人得癌癥的幾率僅為缺乏體育鍛煉者的1/ 9。專家認為,每天參加10~15分鐘的體育鍛煉,就能使體內免疫力增強,其抵御癌癥的能力也增強。
與鍛煉程度密切相關的癌癥
降糖藥也可抑癌
如果說積極預防糖尿病是一種雙贏的策略,那穩(wěn)定的控制血糖,服用二甲雙胍降糖藥也可為抗擊癌癥助力。
胰島素抵抗和過剩的循環(huán)胰島素可能是導致糖尿病相關癌癥的元兇,使用二甲雙胍治療,可能對糖尿病相關癌癥的預防和管理產(chǎn)生作用。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對于糖尿病女性而言,使用和不使用二甲雙胍的患者之間癌癥死亡風險有顯著差異(p=0.007);與沒有糖尿病的女性而言,使用二甲雙胍的糖尿病女性死亡風險沒有升高(HR,1.08; 95% CI, 0.91- 1.28),使用二甲雙胍的女性患者乳腺癌死亡風險顯著降低(HR,0.50; 95% CI, 0.22-1.13)。基于以上結果,使用二甲雙胍,特別是長期使用可能會降低特定癌癥的發(fā)生風險和死亡風險5。
此外,2019年3月6日,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頂尖學術期刊 Nature 發(fā)表的研究論文發(fā)現(xiàn)6:二甲雙胍和血紅素二者聯(lián)合用藥可以有效治療最兇險的乳腺癌——三陰性乳腺癌,而且這個藥物組合很可能對肺癌、腎癌、子宮癌、前列腺癌和白血病等多種癌癥都有效果。
小編寄語
在此,小編不僅呼吁糖尿病前期人群及糖尿病患者都應該主動通過生活方式的改變來干預高危因素,降低糖尿病的發(fā)生率,同時呼吁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治療,科學全程的管理糖尿病,降低癌癥發(fā)生風險。
參考文獻:
[1] Cancer risk among 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 A real-world study in Shanghai, China
[2] Glucose-regulatedphosphorylation of TET2 by AMPK reveals a pathway linking diabetes to cancerfrom https://www.statnews.com/2019/03/08/roche-tecentriq-first-breast-cancer-immunotherapy
[3]Pearson-Stuttard J,Zhou B,Kontis V,etal.Worldwide burden of cancer attributable to diabetes and high body-massindex:a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J].Lancet Diabetes&Endocrinology,2018.
[4]Moore SC, et al. Leisure-time physicalactivity and risk of 26 types of cancer in 1.44 million adults. JAMA InternalMedicine. May 16, 2016.
[5] Gong Z, Int J Cancer 2016 Apr15;138(8):1915-27 PMID:26616262
[6] Effective breast cancer combination therapytargeting BACH1 and mitochondrial metabo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