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云階先生是中國第二代著名的油畫家、美術教育家,上海文化歷史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二十世紀上海和華東地區(qū)卓爾不群的重要畫家之一。
俞云階先生辛勤耕耘一世,克服種種坎坷與磨難,因為“生活的花朵只有付出勞力才會綻開”,堅定實現(xiàn)了自己藝術的人生目標,正如當年徐悲鴻先生贈 “云階仁弟”聯(lián)語的橫批“勇猛精進”所道這是一種精神的支柱和靈魂吶喊的力量,既給予俞云階以及其他所見者深受感動、力挺九鼎的精神支柱,也是他藝術進取的強大生命動力,進而影響一大片。
日本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高倉健曾有名言:做誠實的人需要很大的勇氣。
俞云階先生曾三次為巴金先生肖像油畫創(chuàng)作,和巴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與巴金有著溝通共鳴的氣質品性,一個偉大的作家,一個杰出的油畫家,都具有誠實、坦蕩、善良、直言不諱,如實表現(xiàn)自己思想感情的共同特質。人們通過畫家的油畫藝術作品創(chuàng)作去體驗他們一種心照不宣的勇氣,以及在思想情感共鳴與做人正直和追求真善美的不謀而合,殊途同歸作品即如其人。
坦蕩、誠實、說真話,平易近人,“愛百姓,人民愛”的大家風范,這是一種秉性和氣度,畫面樸素無華,體現(xiàn)了油畫藝術本體詮釋的特征。
俞云階先生是一位具有綜合實力的油畫家,他的藝術實踐,東、西藝術兼融,從早年蘇州美專老師的基礎教導到后來考進中央大學藝術系受徐悲鴻、陳之佛、呂思百、吳作人、傅抱石、黃君璧等名家的栽培指點,以及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著名“馬克西莫夫游訓班”的學習,使他的藝術素養(yǎng)和基礎更加堅實。俞云階先生自1960年執(zhí)教于上海美專油畫系以來,擔負本科油畫系主力教師之一的重任,負責主科專業(yè)基礎教學,對學生一視同仁的親切關懷,使每位同學得到了較大的進步。能者多勞的俞云階兼代本科雕塑系的人體素描教學,以及60名老中專同學各科班的基礎素描與色彩課,還關心個別其他班的學生課業(yè)情況。
俞云階先生的畫風用筆很少,基本都用大筆,畫面深入由整體到局部,對細節(jié)處理基本上都用大筆畫,麻將式的小方塊,大闊筆筆觸畫局部細部,外加刮刀;大筆畫細部,小處畫龍點睛,恰到好處的處理,既有細部又不失整體,既統(tǒng)一又和諧。課堂作業(yè)創(chuàng)作,不論習作或創(chuàng)作,但凡畫作優(yōu)缺點即用刮刀刮干凈,顏料干后重新再畫,對人對己都是如此。
在其作品《鋼琴家顧圣嬰》中,鋼琴家顧圣嬰背向著黑色三角鋼琴,其面部表情若有所思,增大了探索、窺視、理會和把握油畫肖像主人翁內(nèi)心的悵惘、矛盾和茫然,及其更深邃的異度空間。讓觀者在換位思考的直覺感受中,有所發(fā)現(xiàn),這就是此幅作品畫龍點睛和優(yōu)秀肖像油畫藝術的靈魂所在。畫面雖然未見這位多項國際音樂金獎獲得者、杰出的女鋼琴藝術家如何在彈奏肖邦《b小調(diào)鋼琴奏鳴曲》、抑或鋼琴詩人謳歌祖國命運的詩性音畫語境的《鋼琴索納塔》所賦予的一種悠遠的天籟之音。然而此時此境,她彈過,她沒有彈,她準備彈,她不彈了……已經(jīng)顯得不重要了。此作肖像的深邃意義,與巴老向來那種為百姓講真話,說實話,而笑容自在可掬,“不緊繃卻可愛”代表民眾心愿的慈祥的神情容貌永遠的微笑一樣,與文藝復興時期蒙娜麗莎的微笑是顯然不同的,這是時代與歷史的鴻溝所釀造的,巴金的微笑象征著時代與人民的微笑。
筆觸精準的色彩塑造和一氣呵成的表現(xiàn),使藝術作品的表達與呈現(xiàn)對描繪對象的直覺和性格神情相融合,而又留有余地給予觀者在作品內(nèi)外轉移和增加的油畫肖像創(chuàng)作……這就是俞云階的油畫肖像藝術中繪畫表現(xiàn)力的成功和獨特性。這也是俞云階肖像油畫趨于爐火純青的藝術特征。一位偉人說過“任何一種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關系還給人自己”,也即是把藝術的情感思想……所有的藝術元素奉獻給所有的觀者受眾,藝術家創(chuàng)造了完美形象和意境,卻又留有余地地將作品自身以外的藝術因素留給了不同的觀者受眾及后人自由想象、理解、感悟的上升空間。
俞云階先生是一位取眾家之長為獨家之風的現(xiàn)實主義油畫藝術家,寫實能力極強,加之他對文藝復興以來的歐洲古典寫實和古典浪漫主義各家油畫家長期的研究思考,冶煉成了自己的一種綜合的繪畫素質,所以他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不論是創(chuàng)作或者習作都具有出眾的油畫性、繪畫性的藝術魅力,如1961年在上海美專油畫系課堂上的示范作品《舞蹈演員》,在豐富的可塑性上展示了俞先生的藝術風格。
俞云階先生的早年代表作有《吾土吾民》、《殘雪》和建國后的優(yōu)秀作品 《日日夜夜》、《孵》、《蔡文姬》、《煉鐵工人》、《大科學家》、《瞿秋白在家鄉(xiāng)》、《笛聲》等諸多優(yōu)秀作品。 《日日夜夜》以一種美妙的輕音樂似的畫面,表現(xiàn)了女醫(yī)生對病人的充滿關愛和精益求精、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高尚品格。 《孵》則通過樸實的農(nóng)家庭院一角特寫,母雞對小雞的孵養(yǎng),使人聯(lián)想到一種樸實的農(nóng)家樂生活常景,表現(xiàn)了一種崇高的母愛精神,令人遐想,引人入勝,為俞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而《蔡文姬》是俞云階先生在油畫民族化探索的一種創(chuàng)新嘗試,在藝術表現(xiàn)和感染力上另有一功。
晚年,俞云階邀請與其友善相處的學生、老同事趙志榮(著名雕塑家,原上海油畫雕塑院副院長)為其塑像,淋漓盡致、惟妙惟肖,塑造表現(xiàn)得豁達、坦蕩、直率、爽朗、憨厚、善良、真誠,受到觀者的贊揚、喜愛。凡了解俞先生的人,看了都認為塑像非常真切,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