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炅曾經(jīng)吐槽過,有一次錄完綜藝節(jié)目后,他邀請工作人員和韓雪一起吃宵夜,而韓雪說:“我要回家寫作業(yè)?!?/div>
演員印小天也評價過韓雪:“我從沒看過一個人拍戲空余時間,在背英語單詞的!”
拍戲的空隙時間不放過,錄完節(jié)目也要回家繼續(xù)充電,韓雪幾乎不放過任何能用來充實自己的時間。
演員的行程和工作強度,一點都不比上班族輕松。
她們在舞臺上有多閃耀,在舞臺下就有多自律。
高起點的韓雪,一場演出就有我們這輩子都賺不到的收入,依然不懈怠地努力。
連收入豐厚的明星都能夠時刻保持上進,何況我們只是拿普通工資的上班族。
比你優(yōu)秀的人比你還努力,你不拼,憑什么拿高薪?
下班后,即使有家庭、孩子,大家能支配的時間起碼有2-5個小時。
別人用來充電、學習或者發(fā)展自己的愛好,而你只想著癱在沙發(fā)上刷視頻、刷段子,就勿怪別人升職加薪,你永遠拿著死工資。
就如民國文學大師胡適說的:“一個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樣利用閑暇時間,閑暇定終生。”
下班的時間決定你的人生層次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萬小時”定律,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想要在職場中獲得比別人更多的東西,就必須付出更多。
人人都羨慕華為、阿里、騰訊等大廠的高薪和福利,卻不知高薪背后都是玩命加班。
網(wǎng)上曾經(jīng)流傳過一張大廠年度加班時間表。
這幾家大廠平均下班時間最早是21:40分,最晚也接近深夜十點。
當你在家躺在床上熬夜玩手機的時候,別人還沒下班,你說誰該拿高薪?
在職場,如果你沒有老天爺賞飯吃的天賦異凜,想要獲得高薪和進階,就不要放過你的下班時間。
一位師姐畢業(yè)后到培訓機構(gòu)當老師,剛開始排課的收入只能勉強維持房租水電和吃飯等基本生活支出。
師姐決定要做出點成績來。
當同事下班就馬上回家時,師姐還留在辦公室里,研究什么樣的課程內(nèi)容才能獲得學生喜歡。
當朋友周末約聚餐或者逛街,師姐一個人在出租屋看金牌老師的講課視頻,琢磨受歡迎的老師是怎么樣講課的。
在兩年時間里,師姐因為沒有時間娛樂,同事之間談的熱門綜藝、電視劇,她基本插不進話題,還受到好幾個朋友的冷落。
熬過那段無人問津的時間后,師姐的授課內(nèi)容和技巧終于有了提升,成為最受歡迎的年輕老師之一。
當別的女孩想多買一份護膚品也要發(fā)愁時,她已經(jīng)籌夠在老家買個小戶型的首付。
利用好下班后的時間來提升專業(yè)度,是職場實現(xiàn)升職加薪最快的捷徑。
如果你沒有躺贏的命,那就站起來跑。
小米CEO雷軍說過:
“任何成功,勤奮和努力是必要條件,如果沒有一個最低6×12小時的勤奮和努力,為什么你會成功呢?
如果你想干5×8小時就成功,別人比你工作時間長50%,聰明程度一樣,人家比你一倍努力,這就應了中國的古話:天道酬勤。”
下班后的幾小時,決定你未來的職場高度,決定了你在年齡紅利消失后,走的是上坡路還是下坡路。
有人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這是世界最扯的謊言。
最可怕的是,你還信了。
事業(yè)成功往往源于下班后的時間
魯迅先生說:所謂天才,只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那些比你成功的人,并不是他們特別聰明,而是他們付出更多。
李欣頻是知名廣告人,她出品的文案被廣告界奉為圭臬,甚至還跨界出書,旅游攝影、心靈體驗、建筑書寫和網(wǎng)絡創(chuàng)意等領域都有涉獵。
很多人都好奇,這位文案天后是怎么做到本職工作成功的同時,還能在其他領域有更好的發(fā)展。
她在采訪中表示,自己一直保持著一天讀一本書,一天看一部電影,一年去一個國家旅行的習慣。
李欣頻說自己只是把一些零碎的時間利用起來,等待別人、上下班等車、下班后在家的時間,全部利用起來,自然就擁有比別人更多的時間。
你看,不是優(yōu)秀的人時間多,而是優(yōu)秀的人懂得利用好每一個碎片化時間。
如何利用好自己的碎片化時間呢?
1、用碎片化時間處理瑣碎事情
比如,等車、排隊、等電梯之類的碎片化時間,可以用來處理瑣碎的事情。
上班前的時間,可以先提前安排好工作,比如列好今天需要處理的事項;下班路上,則可以對當天的工作進行簡單的總結(jié)和復盤。
這一來一回,你就比別人更早進入工作狀態(tài),也對自己一天的工作效率了然于心。
2、合理安排娛樂方式
人不是機器,再拼也需要有放松時間。
但快樂的方式有很多種,看一本優(yōu)秀的著作、欣賞一部精彩的電影、聽一段喜歡的音樂,既能放松,又可以提升自己。
3、制定短期目標
碎片化的時間一般比較短且不可控制,適合用來完成零碎的事情,比如一周內(nèi)的計劃或者一個月以內(nèi)的計劃。
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提問:那些下班后還在拼命努力的人,后來怎么樣了?
其中有個高贊回答就是:都見不到了,已經(jīng)不是同一個層次的人。
8個小時能做完的工作,愿意在下班后多花4小時來研究如何做得更好的人,已經(jīng)從態(tài)度上擺脫打工者心態(tài),達到更高的職場層次。
所謂打工者心態(tài),就是老板給多少工資,就干多少活,這類人很少去想:有沒有辦法把活干得更好?
而擺脫打工者心態(tài)的人,即使在下班后,也愿意花更多時間去琢磨如何做好工作、如何提升自己。
哪怕他們不是老板,也帶著一種主人翁意識去工作。
這類人的職場成長速度是最驚人的,升職加薪也是最快的。
到城市打拼的你,想必都有很大的夢想,要么在大城市落地生根,要么鎩羽而歸。
距離山頂最近的路,是最難走的,也是最快的捷徑,但抗住的人才有資格登頂。
未來的你,一定會感激現(xiàn)在努力的自己。
文末點個“在看”共勉。
— END—
點個在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