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7月,多地的棉花生長已進入花鈴期?;ㄢ徠谑敲藁ㄉL發(fā)育最為旺盛的階段,它指的是從開花到棉鈴吐絮的過程,一般歷時45-55天。處于花鈴期的棉花,將逐漸以生殖生長為主,此時開花、結鈴對養(yǎng)分的吸收會達到頂峰。對于棉農朋友來說,花鈴期的棉田管理關系到棉鈴的數量和單個重量,最終影響棉花的產量與質量。下面,我就棉花花鈴期的生長發(fā)育特點和田間管理要點,談談個人看法。
棉花的花鈴期可以細分為:初花期(7月左右)、盛花期(8月左右)兩個階段。其中,初花期為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盛花期轉變?yōu)橐陨成L為主,此時80%的有機養(yǎng)分將會被運輸到蕾、花、鈴等部位?;ㄢ徠诘拿藁ㄖ仓?,其莖稈下部粗壯,節(jié)間較短,果枝健壯且橫向生長,花蕾脫落少且肥大。
1、施足花鈴肥
通常,花鈴期的追肥量應超過追肥總量的50%,施肥的數量、時間、方法還要結合天氣、土壤、棉花長勢等靈活變化。假如干旱,應少量施加基肥和蕾肥,對于長勢較弱的棉花應盡早重施花鈴肥;如果多雨,應適當增施蕾肥,棉花植株長勢旺盛應推遲追施花鈴肥。一般來說,底肥充足的情況下,可每畝追施尿素8-10千克、磷酸二銨10-15千克或是棉花專用肥15-20千克;如果底肥不足或未施,每畝應追施尿素15-20千克、磷酸二銨25-30千克或者棉花專用肥30-40千克。
2、適時灌水
棉花的葉片會在花鈴期生長到最大范圍,這時也恰逢高溫時節(jié),葉面蒸騰加劇,使得棉花植株處在需水旺期。如果花鈴期,植株水分補充不足,就會出現蕾鈴大量掉落的現象,這將嚴重影響產量。因此,適時灌水是提高棉花產量與質量的關鍵,要掌握好第1次與最后1次的灌水時間和灌水量。一般來說,頭水時間常在6月20日左右澆灌,而停澆時間則由氣候、土壤、棉花長勢等因素決定,常在8月25日左右最后1次澆灌。澆水量應遵循“少量多次”原則,每次灌水浸濕土壤即可。
3、適時打頂
恰當的打頂時機有助于抑制植株主莖旺長,從而協(xié)調營養(yǎng)的分配,促使養(yǎng)分向結實部位運輸,以達到增加鈴數、單鈴重量、減少脫鈴等目的。另外,適時打頂還能優(yōu)化田間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棉花早熟。打頂時間的確定,要結合霜期、種植密度、生長勢等綜合判斷。一般來講,從7月1日-15日打頂最為適宜,要打1葉1心(從頂部移除一片葉子和一顆心),不可大塊揪下,避免將有效果枝打落。針對密度大、長勢旺的棉花田地,除了要做好打頂外,還應在8月上旬將棉株群尖、老葉打去,以改善棉田透光與通風,促進棉花吐絮。
4、合理化控
結合棉花植株的長勢,合理進行化控。如果長勢較旺,則應適度增加化控用量與頻次;如果長勢較弱則應相應減少。一般在打頂后3-5天內進行化控,每畝使用25%助壯素8-12毫升兌水30公斤均勻噴霧。另外,化控和根外追肥可同步進行,有助于促、控結合。
5、病害防治
及時防治棉花枯萎病、黃萎病,輕則盡早治療,重則直接拔除。病害初期可用抗秸寧500倍液0.5-10克碳鐵澆灌,1天1次,連續(xù)3-5天。棉花花鈴期的蟲害應在最佳防治期進行防治,其中,棉鈴蟲要重點防治3代,棉葉螨的防治可選用殺螨王、蟲螨克等藥劑。
以上就是棉花花鈴期管理技術要點,以供廣大農民朋友參考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