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們平臺收到了不少果農的求助信息,大部分是關于農業(yè)技術類的。我們整理了一下,問桃樹蚜蟲防治的占多數(shù),為此我們專門請教了平臺的特聘專家楊全課老師,請她給大家講一講桃樹蚜蟲的防治新辦法,以下便是楊老師的解答。
目前桃花盛開,正是防治蚜蟲的關鍵時刻。大部分桃農說蚜蟲年年都是大問題,而且越來越難治,很多年前我也是這樣認為的,我們有一個桃棚,蚜蟲年年防不住,提起蚜蟲大家都發(fā)愁,方法用的不少,還是有蚜蟲。在一個偶爾的學習過程中,翻閱到了蘇云金桿菌的殺菌機理,就抱著試試看心理,在45%的蚜蟲凈藥液中加一點蘇云金桿菌,還噴了一次辣椒水,以后再也沒有蚜蟲出現(xiàn)。
想想蚜蟲防不住,究其原因:一是用藥時間不正確,用藥太早,蚜蟲還沒有孵化。二是用藥單一,沒有復配性,蚜蟲可以卷土重來,再次危害。三是長期使用吡蟲啉、啶蟲瞇等藥劑進行防治,長時間使用這些殺蟲劑,導致蚜蟲對這些藥劑產生了抗藥性,所以就出現(xiàn)了防治效果不明顯、蚜蟲防治難的弊端。今天我就把自己的一些實踐經(jīng)驗分享給大家。
桃樹的蚜蟲隨著溫度的升高,桃蚜越冬的卵會伴隨桃樹的花芽和葉芽萌發(fā)而孵化。越冬的桃蚜卵孵化后,若蟲的唯一食物就是即將萌發(fā)的花蕾,蚜蟲它越冬在芽處,春天破繭成蝶,出來危害花芽,你說什么時間打藥最重要?那就是花蕾露紅時,花芽露紅時是防治蚜蟲的關鍵時刻。
第一次藥 要在蚜蟲越冬卵孵化后進行,防治蚜蟲的最佳時間是在桃樹花芽露紅至花開20%—30%以前進行。藥劑選擇70%吡蟲啉1000—1200倍,狂刺1500倍進行噴霧。
要在生產實踐中,做好用藥記錄,對比使用效果,了解產品特性,進行復配效果會更好。在殺蟲劑里面添加一些蘇云金桿菌,因為它是包括許多變種的一類產鼎體芽孢桿菌。該菌可產生兩大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內毒素,害蟲取食后,在腸道堿性消化液作用下,菌體釋放毒素,害蟲中毒并停止取食,最后害蟲因饑餓和血液以及神經(jīng)中毒死亡。所以用70%吡蟲啉水分散顆粒加蘇云金桿菌復配解決了用單一問題。
盛花期過后隨著桃花敗落,幼葉生長發(fā)育,一般在葉片展開后,孵化的桃蚜就會轉移到葉片上取食。桃蚜刺吸葉片時,分泌的硾液隨著硾道排到葉片組織內,刺激葉片增生,發(fā)生卷曲。第二次用藥時間是落花后,也就是說;末花期桃花掉落到80%以后進行第二次用藥。用用藥方案;用46%啶蟲瞇水分散粒劑吡蟲啉水分散顆粒劑2000倍加蘇云金桿菌1500倍進行噴霧。
第三次用藥根據(jù)前兩次防治的效果決定第三次用藥時間,一般情況下,前兩次的用藥方案,蚜蟲就治愈了,如果前兩次發(fā)生意外,蚜蟲還比較嚴重,就需要再防治一次,即可徹底控制蚜蟲。如果用藥效果比較好,蚜蟲基本得到控制,為了安全期間也需要再用一次藥,選擇藥劑,75%吡蚜銅水分散粒劑3000倍加阿維菌素2000—3000倍,進行噴霧。
將辣椒用水侵泡24小時以后,過濾用濃度為50倍液進行噴霧效果也不錯。用洗尿合劑也可以治蚜蟲,按洗衣服、尿素、水的混合稱為洗尿合劑,比例為1;4;300的比例制成的液體均勻周到的噴灑在植物的葉片的正反兩面,不僅能起到殺蟲作用,而且還能為果樹增加營養(yǎng),一舉兩得。用10 倍的環(huán)保酵素,進行噴霧也可有效控制蚜蟲的發(fā)生,即可防治蚜蟲又能補充微生物有機營養(yǎng)。
在果樹栽培中,一定要掌握好用藥時間,選擇好藥劑,掌握農藥的混配技術,交集使用,水量要足,噴霧均勻細致周到,噴3—4次藥就可以將蚜蟲基數(shù)控制在安全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