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丹說三農(nóng)
由于火龍果的品質(zhì)和產(chǎn)量保證了花果期,時間跨度大,跨越春,夏,秋三季。在此期間,氣候變化很大,龍果很容易感染病蟲害,導致部分壞死和腐爛。龍果的主要病蟲害有:潰瘍病,莖腐病,軟腐病,炭疽病,蚜蟲,蚧蟲,蝸牛,螞蟻,紅蜘蛛,針蜜蜂等。做好花期病蟲害防治工作,是提高水果質(zhì)量的基礎,也是提高產(chǎn)量和收入的保證。
花果期植物病蟲害防治應遵循以下原則:
1、病莖、花、果應立即摘除,病體應立即焚燒。
2、避免長期淹水,防止田間用水,避免根系缺氧和病蟲害的發(fā)生;
3、不施用未施肥的有機肥,施肥濃度不宜過高。
當?shù)谝谎块L為7.8cm時,兩種方案中的一種噴施一次,然后每隔15~20天交替噴施一次,以避免抗藥性。當溫度過高時,應選用600倍的春紅霉素溶液,以避免高溫下使用銅制劑。如果果園沒有病害,也可以噴灑500倍的液體殺滅細菌。同時,要特別注意蝸牛和針蜂的危害,及時防治。冬季應噴灑石硫混合物(標準500倍液)和銅制劑(500倍液),以防治越冬病蟲害。
水分管理
火龍果享有溫暖,潮濕,光線充足的環(huán)境。
發(fā)芽前和發(fā)芽后至開花期,土壤水分應足以促進芽的生長和發(fā)芽。新梢生長和幼果擴展期需要更多的水分。如果水分不足,幼果容易收縮脫落。同時,在果實快速膨脹期間,要控制好水分。最好保持土壤干燥不濕潤,以免果實開裂。在收獲前五天應停止?jié)菜?,以促進糖的積累。在秋冬干旱地區(qū),應在豐收后和休眠期進行適當?shù)墓喔龋源龠M肥料的吸收和翌春的生長發(fā)育。
那是夏天,氣候又熱又雨。炎熱的天氣,高溫應合理灌溉,最好采用滴灌或噴灌方式,同時避免長期噴灌,否則容易導致果園水分流失,導致根部缺氧,滋生病蟲害。
建議滴灌與施肥相結合,即水、肥一體化,能及時、及時地供應根系養(yǎng)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同時,夏季暴雨應及時排水,應及時建立排水溝和洪水通道,以避免莖肉、花果腐爛造成的植物感染。火龍果果園的排水溝深度一般約為1米。排水溝的數(shù)量和大小隨降雨量、土壤保水能力和其他條件而變化。
適時采收
水果的生長期因品種,氣候,生產(chǎn)季節(jié)和地理位置而異。在正常情況下,在成功授粉火龍果后,果花在謝花后約6天明顯增大。約25天后,果實開始變色,3-5天后,果實呈圓形并膨脹。當果皮的光澤出現(xiàn)時,可以收獲。 。如果收獲的太晚,不僅會造成開裂,還會使果皮的局部顏色變鈍,影響果實的價值。收獲水果后,應根據(jù)大,中,小或優(yōu)質(zhì)水果和普通水果的分類列出。需要遠距離運輸或長期保存的火龍果最好在水果變軟并且顏色變暗之前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