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聽過這句話:我也想理財,想早點發(fā)財,但是我沒錢?。?/strong>
這句話簡直道出了我的心聲啊。誰不想發(fā)財,但是我沒錢??!你讓我我怎么理財?。?!
至于沒錢怎么做理財?shù)膯栴},小編會在以后的文章里,請專業(yè)的理財規(guī)劃師的朋友,詳細為大家講解。
但是今天,請恕我直言:理財如果等同于發(fā)財?shù)脑?,那地球上的富人大概能繞地球100圈了。
真不知道說這種話的朋友是天真呢,還是天真呢,還是天真呢!
“一個人從現(xiàn)在開始,每年存1.4萬元,每年保持平均20%的投資回報率,40年后財富會增長為1.28億元,變成億萬富翁......”
這樣的故事沒少聽吧?是不是每次一聽完就感覺整個人都頓時振奮了起來?
是不是覺得靠投資理財就能實現(xiàn)屌絲逆襲,從此走向人生巔峰,買房買車買房車,迎娶白富美,成為人生贏家?
實在不好意思,小編今兒就是來潑冷水的。
我們都知道,財富積累=初始本金×(1+年化收益率)投資年限。
也就是說你最后的財富積累,取決于三個因素,投入的本金,投資收益率,以及投資年限。
那么,我們先來看初始本金
對于咱們普通老百姓來說,天然地沒有太多的本金,如果你今年投了1萬塊錢,20%的年化收益,一年之后利息2000塊,可能也就夠你付半個多月房租,與你的發(fā)財夢差了十萬八千里。
更何況......如果你知道,哪里能找到20%年化收益,又安全合法的項目,麻煩告訴小編我一聲,感激不盡!
好了,我們再來看收益率
收益和風險就像一對孿生兄弟,哥哥長大了,弟弟也必然會長大。
基于想發(fā)財?shù)某霭l(fā)點,能滿足的只有高風險的投資方式,炒股算是我們最熟悉的方式之一了。
加入你今天選的股票特別棒,漲停了,10萬塊賺了10%,變成了11萬。但也許明天就會跌停,11萬虧了10%還剩下多少呢?11萬變成了9萬9。
換句話說就是,一時的高收益可能不難,但持續(xù)的高收益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巴菲特可以持續(xù)保持每年20%的投資回報率,于是他成了股神,你再牛也牛不過巴菲特吧!
最后,我們看看投資年限
也許會有人說,本金不夠,年限來湊?。τ谶@些可愛的朋友,我只想說,想想曾經(jīng)的萬元戶,再想想現(xiàn)在的“萬元戶”是一個概念,你還覺得理財=發(fā)財么?
何謂理財,何謂發(fā)財,按照度娘的解釋:
理財指的是對財務(財產(chǎn)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xiàn)財產(chǎn)的保值、增值。
發(fā)財通常指獲得了許多財富,也指手中擁有大量可支配的財富。
理財、發(fā)財一字之差,意義卻完全不同。理財不是發(fā)財,投資也不是投機。
但偏偏有些人,抱著“發(fā)財”的心思去嘗試投資理財,當他們在做投資決定時,腦子里想到的就只有收益,而關(guān)于風險的問題,估計早就忘到爪哇國去了。
畢竟大多數(shù)人都只是普通人,咱沒有成百上千萬的初始本金,也沒有“一夜暴富”的收益率。
所以,當前甚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投資都將處于較低的段位,別總指望著通過理財能實現(xiàn)你的發(fā)財夢。
我們理財?shù)幕貓螅灰芘苴A通脹、能高于房貸利率、能幫你實現(xiàn)未來幾年理財目標,就足夠了,不是么?不然到頭來,很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說實在的,理財與其看成是一種發(fā)財方式,不如看成是一種生活方式,簡簡單單,又能不失收益和穩(wěn)定,這樣不就挺好么,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