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巨鹿人張角利用東漢末年民不聊生的社會弊端來了場黃巾起義。雖然這場農(nóng)民起義運動被徹底平定,但是隨后東漢政權(quán)也開始名存實亡。黃巾之亂被平定后,整個天下陷入了軍閥割據(jù)的混亂局面。
蜀漢開國皇帝劉備就在這個時期開啟了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模式,當(dāng)然,他的創(chuàng)業(yè)史十分艱辛。從公元184年到公元207年,在這23年期間,由于劉備沒有諸葛亮這樣的頂級軍師輔佐,所以他在這段時間里經(jīng)常過著被人追打的生活。從投靠曹操到暫投袁紹,再到棲身荊州,劉備一直寄人籬下。公元201年,劉備投靠了虎踞荊襄九郡的漢室宗親劉表,并只能在新野小縣暫時隱忍著。公元207年,劉備在這一年里找到了人生中的大貴人——諸葛亮。諸葛亮的輔佐是劉備實現(xiàn)“逆天改命”的重要轉(zhuǎn)折點。諸葛亮在跟隨劉備以后,幫助自己的主公贏下了赤壁之戰(zhàn),還占據(jù)了荊州地區(qū),后又成功拿下了西川,最終把劉備扶上了皇帝寶座。可以這么說,沒有諸葛亮就沒有劉備的逆襲人生。而劉備對諸葛亮也是禮遇有加。劉備曾親口說:“孤得孔明如魚得水也!”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劉備對這個諸葛軍師幾乎言聽計從,并且還讓自己的兒子喊諸葛亮為“相父”以示尊敬。劉禪做了皇帝后,也非常尊敬諸葛亮,從來不敢怠慢自己的“相父”。整個演義看下來,似乎劉備父子對諸葛亮的敬重已經(jīng)達(dá)到了頂點。劉備在世的時候,這位君主與孔明從來就沒有紅過臉。興兵伐吳之際,就算諸葛亮勸劉備不要出兵,劉備也沒有呵斥諸葛亮,只是沒有聽從。而大夫秦宓卻因說了幾句話,差點被劉備給斬了。由此可見,劉備對孔明先生還是非常尊敬的。至于劉禪就更不用說了。諸葛亮安居平五路時,劉禪親自登門看望諸葛亮,而且看到相父在觀魚,皇帝劉禪特地等了半天都不敢吵到諸葛亮。正史上說,劉禪在位時,“政事無巨細(xì),咸決于亮”。由此可見,劉禪對自己的相父也是極為尊敬。然而,準(zhǔn)確地說,劉備和劉禪都對諸葛亮不放心,因為他們曾經(jīng)都對諸葛亮說過一番話,這幾句話徹底暴露了兩人對諸葛亮的顧忌。公元223年,劉備駕崩前,他特地派人請來了諸葛亮交代后事,其中就談到了關(guān)于諸葛亮取代劉禪為帝的話題?!度龂萘x》與《三國志》均有詳細(xì)記載。當(dāng)時,劉備只留下了諸葛亮一人在近前,并說:“先生的才華是曹丕的十倍,要是太子實在扶不起來,丞相就自己做皇帝吧,那樣一定可以重興漢室?!?/section>諸葛亮是個聰明人,他當(dāng)然明白劉備這番話的用意。諸葛亮嚇得馬上跪了下去,使勁磕頭,并表示會竭盡全力輔佐劉禪。當(dāng)時,諸葛亮嚇得把頭都磕破了。劉備的話可以看成是對諸葛亮的試探。因為劉備知道自己那寶貝兒子有幾斤幾兩,連個正常人都不如,怎么可能比得了諸葛亮,萬一諸葛亮來個“另起爐灶”不就麻煩了。所以,劉備臨死前才提前拿話封住諸葛亮,斷了諸葛亮的反叛之心。諸葛亮當(dāng)然明白劉備的用意。無獨有偶。諸葛亮在臨死前,劉禪又對諸葛亮說了一番話。這個時候,諸葛亮才明白劉備父子原來對他一直不放心。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重,生命到了垂危之際,劉禪從成都派來了使者。當(dāng)時,天子派來的官員捎話,其中一句話就是:“相父的子女怎么安排呢?”孔明聽完直冒冷汗,估計早就在心里想,原來他只是在裝傻。劉禪的問話與劉備如出一轍,都在封諸葛亮的后路。劉禪的潛臺詞:“諸葛亮死后,你會把軍政大權(quán)交給你的兒子嗎?”諸葛亮什么都懂,于是馬上撐著病體回了信:“臣家里有八百顆桑樹,夠我的兒子度日了,不用為官?!?/section>劉禪當(dāng)然滿意諸葛亮的這個回答,他知道諸葛亮不會把大權(quán)給兒子,也就放心了。劉禪明白諸葛亮一直掌握著蜀國的軍政大權(quán),朝廷大臣多向著諸葛亮。假如諸葛瞻再來個一翻臉,整個蜀國就江山易主了。諸葛亮在臨死前,終于明白了劉禪與劉備原來一直不信任他,雖然心有不甘,但也無濟于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