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套初級長拳共有32個動作,包括了拳、掌、勾三種手型和弓、馬、仆、虛、歇五種步型;沖、挑、架、推、劈、摟、栽、穿、亮、擺、舞花等手法;頂肘、盤肘等肘法;彈踢、蹬踢、震腳、側踹等腿法;大躍步前穿和騰空飛腳等跳躍動作。從技法上看,既有進攻性招法,也有防守型招法,還有纏腕一類的拿法。整個套路集踢、打、拿為一體,動作舒展大方,長拳風格比較突出。
二、動作名稱
起勢
1.并步站立
2.虛步亮掌
3.并步對拳
第一段
(一)弓步?jīng)_拳
(二)彈腿沖拳
(三)馬步?jīng)_拳
(四)弓步?jīng)_拳
(五)彈腿沖拳
(六)大躍步前穿
(七)弓步擊掌
(八)馬步架掌
第二段
(九)虛步栽拳
(十)提膝穿掌
(十一)仆步穿掌
(十二)虛步挑掌
(十三)馬步擊掌
(十四)又步雙擺掌
(十五)弓步擊掌
(十六)轉身踢腿馬步盤肘
第三段
(十七)歇步掄砸拳
(十八)仆步亮掌
(十九)弓步劈拳
(二十)換跳步弓步?jīng)_拳
(二十一)馬步?jīng)_拳
(二十二)弓步下沖拳
(二十三)叉步亮掌側瑞腿
(二十四)虛步挑拳
第四段
(二十五)弓步頂肘
(二十六)轉身左拍腳
(二十七)右拍腳
(二十八)騰空飛腳
(二十九)歇步下沖拳
(三十)仆步掄劈拳
(三十一)提膝挑掌
(三十二)提膝劈掌弓步?jīng)_拳
收勢
1.虛步亮掌
2.并步對拳
3.并步站立
三、動作說明
起勢
1.并步站立
兩腳并步站立,兩臂垂于身體兩側,五指并攏貼靠腿外側,眼向前平視(圖1)。
圖16-36 圖16-37 圖16-38 圖16-39
要點:頭要端正,頜微收,挺胸、塌腰、收腹。
2.虛步亮掌
①右腳向右后方撤步成左弓步。右掌向右、向上、向前劃弧,掌心向上;左臂屈肘,左掌提至腰側,掌心向上。目視右掌(圖2)。
②右腿微屈,重心后移。左掌經(jīng)胸前從右臂上向前穿出伸直;右臂屈肘,右掌收至腰側,掌心向上。目視左掌(圖3)。
③重心繼續(xù)后移,左腳稍向右移,腳尖點地,成左虛步。左臂內(nèi)旋向左、向后劃弧成勾手,勾尖向上;右手繼續(xù)向后、向有、向前上劃弧;屈肘抖腕,在頭前上方成亮掌(即橫掌),手心向前,掌指向左。目視左方(圖4)。
要點:三個動作必須連貫。成虛步時,重心落于右腿上,右大腿與地面平行。左
腿微屈,腳尖點地。
3.并步對拳
①右腿蹬直,左腿提膝,腳尖里扣,上肢姿勢不變(圖16-40)
圖16-40 圖16-41 圖16-42 圖16-43
②左腳向前落步,重心前移。左臂屈肘,左勾手變掌經(jīng)左肋前伸;右臂外旋向前下落于左掌右側,兩掌同高,掌心均向上(圖 16-41)。
③右腳向前上一步,兩臂下垂后擺(圖 16-42)。
④左腳向右腳并步,兩臂向外向上經(jīng)胸前屈肘下按,兩掌變?nèi)?,拳心向下,停于小腹前。目視左側(圖16-43)。
要點:并步后挺胸、塌腰。對拳、并步、轉頭要同時完成。
第一段
(一)弓步?jīng)_拳
1.左腳向左上一步,腳尖向斜前方;右腿微屈,成半馬步。左臂向上向左格打,拳眼向后,拳與肩同高;右拳收至腰側,拳心向上。目視左拳(圖16-44)。
2.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左拳收至腰側,拳心向上;右拳向前沖出,高與肩平,拳眼向上。目視右拳(圖16-45)。
圖16-44 圖16-45 圖16-46 圖16-47
要點:成弓步時,右腿充分蹬直,腳跟不要離地。沖拳時,盡量轉腰順肩。
(二)彈腿沖拳
重心前移至左腿,右腿屈膝提起,腳面繃直,猛力向前彈出伸直,高與腰平。右拳收至腰側;左拳向前沖出。目視前方(圖 16-46)。
要點:支撐腿可微屈,彈出的腿要用爆發(fā)力,力點達于腳尖。
(三)馬步?jīng)_拳
右腳向前落步,腳尖里扣,上體左轉。左拳收至腰側,兩腿下蹲成馬步;右拳向前沖出。目視右拳(圖16-47)。
要點:成馬步時,大腿要平,兩腳平行,腳跟外蹬,挺胸、塌腰。
(四)弓步?jīng)_拳
1.上體右轉90°,右腳尖外撇向斜前方,成半馬步。右臂屈肘向右格打,拳眼向后。目視右拳(圖 16-48)。
2.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右拳收至腰側;左拳向前沖出。目視左拳(圖 16-49)。
圖16-48 圖16-49 圖16-50
要點:與本節(jié)的弓步?jīng)_拳相同,惟左右相反。
(五)彈腿沖拳
重心前移至右腿,左腿屈膝提起,腳面繃直,猛力向前彈出伸直,高與腰平。左拳收至腰側,有拳向前沖出。目視前方(圖 16-50)。
要點:與本節(jié)的彈腿沖拳相同。
(六)大躍步前穿
1.左腿屈膝。右拳變掌內(nèi)旋,以手背向下掛至左膝外側,上體前傾。目視右手(圖
16-51)。
2.左腳向前落步,兩腿微屈。右掌繼續(xù)向后掛,左拳變掌,向后向下伸直。目視右掌(圖16-52)。
3.右腿屈膝向前提起,左腿立即猛力蹬地向前躍出。兩掌向前向上劃弧擺起。目視左掌(圖16-53)。
圖16-51 圖16-52 圖16-53
4.右腿落地全蹲,左腿隨即落地向前鏟出成仆步。右掌變?nèi)в谘鼈?,左掌由上向右向下劃弧成立掌,停于右胸前。目視左腳(圖16-54)。
要點:躍步要遠,落地要輕,落地后立即接做下一個動作。
(七)弓步擊掌
右腿猛力蹬直成左弓步。左掌經(jīng)左腳面向后劃弧至身后成勾手,左臂伸直,勾尖向上;右拳由腰側變掌向前推出,掌指向上,掌外側向前,目視右掌(圖16-55)。
要點:推掌、勾手要與弓步形成完整一致。左手向后上勾出不要挾上臂。不要弓腰突臀、上體前傾。
(八)馬步架掌
1.重心移至兩腿中間,左腳腳尖里扣成馬步,上體有轉。右臂向左側平擺,稍屈肘;同時左勾手變掌由后經(jīng)左腰側從右臂內(nèi)向前上穿出,掌心均朝上。目視左手(圖16-56)。
2.右掌立于左胸前;左臂向左上屈肘抖腕亮掌于頭部左上方,掌心向前。目右轉視(圖16-57)。
圖16-54 圖16-55 圖16-56 圖16-57
第二段
(九)虛步栽拳
1.右腳蹬地,屈膝提起;左腿伸直,以前腳掌為軸向右后轉體180°。右掌由左胸前向下經(jīng)右腿外側向后劃弧成勾手;左臂隨體轉動并外旋,使掌心朝右。目視右手(圖
16-58)。
2.右腳向右落地,重心移至右腿上,下蹲成左虛步。左掌變?nèi)侣溆谧笙ド?,拳眼向里,掌心向后;右勾手變?nèi)磺庀蛏霞苡陬^右上方,拳心向前。目視左方(圖16-59)。
圖16-58 圖16-59 圖16-60 圖16-61
要點:右手勾掛要貼近有膝外側;虛步右腿要蹲成水平。
(十)提膝穿掌
1.右腿稍伸直。右拳變掌收至腰側,掌心向上;左拳變掌由下向左向上劃弧蓋壓于頭上方,掌心向前(圖16-60)。
2.右腿蹬直,左腿屈膝提起,腳尖內(nèi)扣。右掌從腰側經(jīng)左臂內(nèi)向右前上方穿出,掌心向上;左掌收至右胸前成立掌。目視右掌(圖16-61)。
要點:支撐腿與右臂充分伸直。
(十一)仆步穿掌
右腿全蹲,左腿向左后方鏟出成左仆步。右臂不動,左掌由右胸前向下經(jīng)左腿內(nèi)側,向左腳面穿出。目隨左掌轉視(圖16-62)。
要點:穿掌時兩臂要基本成一條線,切記右臂不可下垂。仆步左腳尖要向內(nèi)扣緊。
(十二)虛步挑掌
1.右腿蹬直,重心前移至左腿,成左弓步。右掌稍下降,左掌隨重心前移向前挑起(圖16-63)。
圖16-62 圖16-63 圖16-64 圖16-65
2.右腳向左前方上步,左腿半蹲,成右虛步。身體隨上步左轉180°。在右腳上步的同時,左掌由前向上向后劃弧成立掌,右掌由后向下向前上挑起成立掌,指尖與眼平。目視右掌(圖 16-64)。
要點:上步要快,虛步要穩(wěn)。
(十三)馬步擊掌
1.右腳落實,腳尖外撇,重心稍升高并右移,左掌變?nèi)罩裂鼈?;右掌俯掌向外擄手(圖 16-65)。
2.左腳向前上一步,以右腳為軸向有后轉體180°,兩腿下蹲成馬步。左掌從右臂上成立掌向左側擊出;右掌變?nèi)罩裂鼈?。目視左掌(圖 16-66)。
要點:右手做擄手時,先使臂稍內(nèi)旋、腕伸直,手掌向下向外轉,接著臂外旋,掌心經(jīng)下向上翻轉,同時抓握成拳。收拳和擊掌動作要同時進行。
(十四)叉步雙擺掌
1.重心稍右移,同時兩掌向下向右擺,掌指均向上。目視右掌(圖 16-67)。
2.右腳向左腿后插步,前腳掌著地。兩臂繼續(xù)由右向上向左擺,停于身體左側,均成立掌,右掌停于左肘窩處。目隨雙掌轉視(圖16-68)。
要點:兩臂要劃立圓,幅度要大,擺掌與后插步配合一致。
圖16-66 圖16-67 圖16-68 圖16-69
(十五)弓步擊掌
1.兩腿不動。左掌收至腰側,掌心向上;右掌向上向右劃弧,掌心向下(圖16-69)。
2.左腿后撤一步,成右弓步。右掌向下向后伸直擺動,成勾手,勾尖向上;左掌成立掌向前推出。目視左掌(圖16-70)。
要點:擊左掌、有勾手與后撤左步、蹬腿成弓步要完整一致。
(十六)轉身踢腿馬步盤肘
1.兩腳以前腳掌為軸向左后轉體 180°。在轉體的同時,左臂向上向前劃半立圓,右臂向下向后劃半圓(圖16-71)。
2.上動不停,兩腳不動,有臂由后向上向前劃半立圓,左臂由前向下向后劃半立圓
(圖16-72)。
3.上動不停,右臂向下成反臂勾手,勾尖向上;左臂向上成亮掌,掌心向前上方。右腿伸直,腳尖勾起,向額前踢(圖16-73)。
圖16-70 圖16-71 圖16-73 圖16-73
4.右腳向前落地,腳尖里扣。右手不動,左臂屈肘下落至胸前,左掌心向下。目視左掌(圖16-74)。
5.上體左轉90°,兩腿下蹲成馬步。同時左掌向前向左平擄變?nèi)罩裂鼈?,右勾手變?nèi)?,右臂伸直,由體后向右向前平擺,至體前時屈肘,肘尖向前,高與肩平,拳心向下。目視肘尖(圖16-75)。
要點:兩臂掄動時要劃立圓,動作連貫。盤肘時要快速有力,右肩前順。
圖16-74 圖16-75 圖16-76 圖16-77
第三段
( 十七)歇步掄砸拳
1.重心稍升高,右腳尖外撇。右臂由胸前向上向右掄直;左拳向下向左,使臂掄直。目視右拳(圖16-76)。
2.上動不停,兩腳以前腳掌為軸,向右后轉體180°。右臂向下向后搶擺,左臂向上向前隨身體轉動(圖16-77)。
3.緊接上動,兩腿全蹲成歇步。左臂隨身體下蹲向下平砸,拳心向上,臂部微屈;右臂伸直向上舉起。目視左拳(圖16-78)。
要點:掄臂動作要連貫完成,劃成立圓。歇步要兩腿交叉全蹲,左腿大、小腿靠緊,臀部貼于左小腿外側,膝關節(jié)在右小腿外側,腳跟提起;右腳尖外撇,全腳著地。
(十八)仆步亮掌
1.左腳由右腿后抽出前上一步,左腿蹬直,右腿半蹲,成右弓步。上體微向右轉。左拳收至腰側,右拳變掌向下經(jīng)胸前向有橫擊掌。目視右掌(圖16-79)。
圖16-78 圖16-79 圖16-80 圖16-81
2.右腳蹬地屈膝提起,上體右轉。左拳變掌從右掌上向前穿出,掌心向上;右掌平收至左肘下(圖16-80)。
3.右腳向右落步,屈膝全蹲,左腿伸直,成仆步。左掌向下向后劃弧成勾手,勾尖向上;有掌向右向上劃弧微屈,抖腕成亮掌,掌心向前。頭隨右手轉動,至亮掌時,目視左方(圖16-81)。
要點:仆步時,左腿充分伸直,腳尖里扣,右腿全蹲,兩腳腳掌全部著地。上體挺胸塌腰,稍左轉。
(十九)弓步劈拳
1.右腿蹬地立起;左腿收回并向左前方上步。右掌變?nèi)罩裂鼈龋蠊词肿冋朴上孪蚯吧辖?jīng)胸前向左做擄手(圖16-82)。
2.右腿經(jīng)左腿前方向左繞上一步,左腿蹬直成有弓步。左手向左平擄后再向前揮擺,虎口朝前(圖16-83)。
3.在左手平擄的同時,右拳向后平擺,然后再向前向上做掄劈拳,拳高與耳平,拳心向上,左掌外旋接扶右前臂。目視右拳(圖16-84)。
要點:左右腳上步稍帶弧形。
圖16-82 圖16-83 圖16-84
(二十)換跳步弓步?jīng)_拳
1.重心后移,右腳稍向后移動。有拳變掌,臂內(nèi)旋,以掌背向下劃弧掛至右膝內(nèi)側;左掌背貼靠有肘外側,掌指向前。目視右掌(圖16-85)。
2.右腿自然上抬,上體稍向左扭轉。右掌掛至體左側,左掌伸向有腋下。目隨右掌轉視(圖16-86)。
3.右腳以全腳掌用力向下震跺,與此同時,左腳急速離地抬起。右手由左向上向前擄蓋而后變?nèi)罩裂鼈?;左掌伸直向下、向上、向前屈肘下按,掌心向下。上體右轉。目視左掌(圖16-87)。
4.左腳向前落步,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右拳向前沖出,拳高與肩平;左掌藏于右腋下,掌背貼靠腋窩。目視右掌(圖16-88)。
圖16-85 圖16-86 圖16-87 圖16-88
要點:換跳步動作要連貫、協(xié)調(diào)。震腳時腿要彎屈,全腳掌著地,左腳離地不要高。
(二十一)馬步?jīng)_拳
上體右轉90°,重心移至兩腿中間,成馬步。右拳收至腰側,左掌變?nèi)蜃鬀_出,拳眼向上。目視左拳(圖 16-89)。
(二十二)弓步下沖拳
右腳蹬直,左腿彎屈,上體稍向左轉,成左弓步。左拳變掌向下經(jīng)體前向上架于頭左上方,掌心向上,右拳自腰側向左前斜下方?jīng)_出。目視右拳(圖 16-90)。
(二十三)叉步亮掌側踹腿
1.上體稍右轉。左掌由頭上下落于右手腕上,右拳變掌,兩手交叉成十字。目視雙手(圖 16-91)。
圖16-89 圖16-90 圖16-91
2.右腳蹬地并向左腿后插步,以前腳掌著地。左掌由體前向下向后劃弧成勾手,勾尖向上;右掌由前向右向上劃弧抖腕亮掌,掌心向前。目視左側(圖16-92)。
3.重心移至右腿,左腿屈膝提起,向左上方猛力蹬出。上肢姿勢不變。目視左側
(圖16-93)。
要點:插步時上體稍向右傾斜,腿、臂的動作要一致。側踹高度不能低于腰,大腿內(nèi)旋,著力點在腳跟。
(二十四)虛步挑拳
1.左腳在左側落地。右掌變?nèi)院笠疲蠊词肿內(nèi)审w后向左上挑,拳背向上
(圖16-94)。
2.上體左轉180°,微含胸前俯。左拳繼續(xù)向前向上劃弧上挑,右拳向下向前劃弧掛至右膝外側,同時右膝提起。目視右拳(圖16-95)。
3.右腳向左前方上步,腳尖點地,重心落于左腳,左腿下蹲成有虛步。左拳向后劃弧收至腰側,掌心向上;有拳向前屈臂挑出,拳眼斜向上,拳與肩同高。目視右拳
(圖16-96)。
圖16-92 圖16-93 圖16-94 圖16-95
第四段
(二十五)弓步頂肘
1.重心升高,右腳踏實。右臂內(nèi)旋向下直臂劃弧以拳背下掛至右膝內(nèi)側,左拳不變。目視前下方(圖16-97)。
2.左腿蹬直,右腿屈膝上抬。左拳變掌,右拳不變,兩臂向前向上劃弧擺起。目隨右拳轉視(圖16-98)。
圖16-96 圖16-97 圖16-98 圖16-99
3.左腳蹬地起跳,身體騰空,兩臂繼續(xù)劃弧至頭上方(圖16-99)。
4.右腳先落地,右腿屈膝,左腳向前落步,以前腳掌著地。同時兩臂向右向下屈肘停于右胸前,右掌變掌,左掌變?nèi)?。右掌心貼靠左拳面(圖16-100)。
5.左腳向左上一步,左腿屈膝,右腿蹬直成左弓步。右掌推左拳,以左肘尖向左頂出,高與肩平。目視前方(圖16-101)。
要點:交換步時不要過高,但要快,兩臂掄擺時要成圓弧。
(二十六)轉身左拍腳
1.以兩腳前腳掌為軸向右后轉體180°。隨著轉體,右臂向右、向上、向下劃弧掄臂,同時左拳變掌,向下、向后、向前上掄擺(圖16-102)。
2.左腿伸直向前上踢起,腳面繃平。左掌變?nèi)罩裂鼈?,右掌由體后向上向前拍擊左腳面(圖16-103)。
要點:右掌拍腳時手掌稍橫過來,拍腳要準而響亮。
圖16-100 圖16-101 圖16-102 圖16-103
(二十七)右拍腳
1.左腳向前落地,左拳變掌向下向后擺,右掌變?nèi)罩裂鼈龋▓D16-104)。
2.右腿伸直向前上踢起,腳面繃平。左拳變掌由用句上向前拍擊右腳面
(圖16-105)。
要點:與本節(jié)的轉身左拍腳相同。
圖16-104 圖16-105 圖16-106 圖16-107
(二十八)騰空飛腳
1.右腳落地(圖16-106)。
2.左腳向前擺起,右腳猛力蹬地跳起,左腿屈膝繼續(xù)前上擺。同時右拳變掌向前向上擺起,左掌先上擺而后下降拍擊右掌背(圖16-107)。
3.右腿繼續(xù)上擺,腳面繃平。右手拍擊右腳面,左掌由體前向后上舉(圖16-108)。
要點:蹬地要向上,不要大向前沖,左膝盡量上提。擊響要在騰空時完成,右臂伸直成水平。
(二十九)歇步下沖拳
1.左、右腳先后相繼落地。左掌變?nèi)罩裂鼈龋▓D16-109)。
2.身體右轉90°,兩腿全蹲成歇步。右掌抓握、外旋變?nèi)罩裂鼈?;左拳由腰側向前下方?jīng)_出,拳心向下。目視左拳(圖16-110)。
要點:歇步要穩(wěn),沖拳要脆。
圖16-108 圖16-109 圖16-110 圖16-111
(三十)仆步掄劈拳
1.重心升高,右臂由腰側向體后伸直,左臂隨身體重心升高向上擺起
(圖16-111)。
2.以右腳前腳掌為軸,左腿屈膝提起,上體左轉2 7 0°。左拳由前向后下劃立
圓一周;右拳由后向下向前上劃立園一周(圖16-112)。
3.左腿向后落一步,屈膝全蹲,右腿伸直,腳尖里
扣成右仆步。右拳由上向下掄劈,拳眼向上;左拳后上舉,拳眼向上。目視右拳(圖16-113)。
要點:掄臂時一定要劃立圓。
圖16-112 圖16-113 圖16-114 圖16-115
(三十一)提膝挑掌
1.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同時右拳變掌由下向上掄擺,五拳變掌稍下落,右掌心向左,左掌心向右(圖16-114)。
2.左、右臂在垂直面上由前向后各劃立園一周。右臂伸直停于頭上,掌心向左,掌指向上;左臂伸直停于身后成反勾手。同時右腿屈膝提起,左腿挺膝伸直獨立。目視前方(圖16-115)。
要點:掄臂時要劃立圓。
(三十二)提膝劈掌弓步?jīng)_拳
1.下肢不動。右掌由上向下猛劈伸直,停于右小腿內(nèi)側,用力點在小指一側,左勾手變掌,屈臂向前停于右上臂內(nèi)側,掌心向左。目視右掌(圖16-116)。
2.右腳向右后落地;身體右轉90°。同時左掌變?nèi)罩裂鼈?,右臂?nèi)旋向右劃弧做擄手(圖16-117)。
3.上動不停,左腿蹬直成有弓步。有手抓握變?nèi)罩裂鼈?,左拳由腰側向左前方?jīng)_出。目視左拳(圖16-118)。
要點:提膝劈掌重心要穩(wěn),擄手沖拳勁力要足。
圖16-116 圖16-117 圖16-118
圖16-119 圖16-120
收勢
l.虛步亮掌
①右腳扣于左膝后,兩拳變掌,兩臂右上左下屈肘交叉于體左前。目視有掌
(圖16-119)。
②右腳向右后落步,重心后移,右腿半蹲,上體稍右轉。同時右掌向上、向右、向下劃弧停于左腋下;左掌向左、向上劃弧停于右臂上與左胸前,兩掌心左下右上。目視左掌(圖16-120)。
③左腳尖稍向右移,右腿下蹲成左虛步。左臂伸直向左。向后劃弧成反勾手;右臂伸直向下、向有、向上劃弧抖腕亮掌,掌心向前。目視左方(圖16-121)。
教法提示:扣腿時做舞花手;有腳后落時兩臂分擺(右臂向后);勾手亮掌與虛步同時完成。以上三個部分在教學中可以分解進行。
圖16-121 圖16-122 圖16-123
圖16-124 圖16-125
2.并步對拳
①左腿后撤一步,同時兩掌從兩腰側向前穿出伸直,掌心向上(圖16-122)。
②右腿后撤一步,同時兩臂分別向體后下擺(圖16-123)。
③左腳后退半步向右腳并攏。兩臂由后向上經(jīng)體前屈臂下按,兩掌變?nèi)?,停于腹前,拳心向下,拳面相對。目視左方(圖16-124)。
要點:同起勢動作3。
3.并步站立
兩臂自然下垂,目視正前方(圖1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