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大雨798
《雷卡米埃夫人像》的作者弗朗索瓦·熱拉爾(Franois Gérard 1770-1837年),法國著名畫家雅克·路易·大衛(wèi)得意門生之一,深得其古典派藝術(shù)之精髓。
弗朗索瓦·熱拉爾作品《雷卡米埃夫人像》1802年
朱利埃特·雷卡米埃夫人(Juliete Recamier 1777-1849),她于1777年出生在法國里昂。她的父親伯納德(Bernard)是一位銀行家,年輕時她和父親移居巴黎。法國貴族圈中著名的美人,15歲嫁給一位富有的中年銀行家雅克·雷卡米埃(Jacques Recamier)。
弗朗索瓦·熱拉爾油畫作品
據(jù)說這位美人與銀行家的結(jié)合純粹是形式上的。據(jù)說,她是個完美的女人,他機智、健談,而且天生麗質(zhì),她的美貌吸引了眾多貴族弟子。她組織的沙龍一度是法國社交界名人薈萃的中心,能受到她的沙龍邀請,成為榮耀的象征,故而吸引了眾多達官顯貴、文化名人。
拿破侖的弟弟盧西恩·拿破侖關(guān)系密切,還有古斯塔夫·莫羅和雅克·路易·大衛(wèi)等畫家都是她的座上賓。
雅克·路易·大衛(wèi)作品《雷卡米埃夫人像》1800年
1800年,當時時常來沙龍的雅克·路易·大衛(wèi)被邀請畫一幅雷卡米埃夫人的畫像,于是有了這幅畫作:23歲的年輕的雷卡米埃夫人身著白色無袖連衣裙,居于畫面之中,她的臉龐看起來較小,也許是畫家想體現(xiàn)雷卡米埃夫人的優(yōu)雅和魅力,裸露的裝飾和白色的吊帶連衣裙都彰顯了他的新古典主義理想。女主人躺在臥榻之上,左肩向后,轉(zhuǎn)過頭來凝視畫家,右手很自然的搭在腿上。除去臥榻與燈臺之外,四周空曠無物,呈現(xiàn)出樸素的極簡主義風格。
也許是因為畫作中自己的低調(diào)、樸素狀態(tài)令雷卡米埃夫人并不認可,他遷怒于大衛(wèi)的畫作進展緩慢而感到不耐煩,便又找到大衛(wèi)的學生弗朗索瓦·熱拉爾,讓熱拉爾給自己另畫一幅。
弗朗索瓦·熱拉爾油畫作品
雅克·路易·大衛(wèi)獲悉后,對雷卡米埃夫人的做法極為不滿,非常生氣的對她說:“……女人有自己的任性做法,藝術(shù)家也有是自己的想法的。讓我通過保留這幅肖像來滿足我的 ……”。大衛(wèi)就此收回了畫作,掛在自己的工作室孤芳自賞,所以這幅畫一直在它的作者手中,直到1826年到羅浮宮展出,才最終得以面世。
也許是畏懼于師生之情,弗朗索瓦·熱拉爾到1802年才接手完成雷卡米埃夫人的畫像邀約,女主人的要求很簡單,她想在一個更常態(tài)、自然的環(huán)境中,更近距離的被觀察的魅力肖像。
弗朗索瓦·熱拉爾作品《雷卡米埃夫人像》1802年
于是便有了這幅傳世名作:室外的明亮光線下,背景的紅色幕布,襯托出女性的柔美、粉嫩肌膚,側(cè)倚于舒適的沙發(fā)椅,雙臂自然垂于胸前,身體微前傾與雙腿自然的形成了曲線,凸顯出女性的身體曲線,胸前潔白的蕾絲裙邊更襯托出誘人的女性柔美性感。腿上明亮的蜜黃色布飾使得畫面充滿了生機,雷卡米埃夫人克制微笑的面龐,含情的眼神,深情的注視著讀者,將女性的那種誘人而又含蓄的魅力,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弗朗索瓦·熱拉爾作品《雷卡米埃夫人像》1802年
新古典主義畫家創(chuàng)作出一幅浪漫主義的畫作,流芳于世……
弗朗索瓦·熱拉爾作品《雷卡米埃夫人像》1802年
雷卡米埃夫人對熱拉爾為自己繪制的這幅油畫極盡贊美,心滿意足。弗朗索瓦·熱拉爾在圈內(nèi)的畫譽也隨之蒸蒸日上。
弗朗索瓦·熱拉爾油畫作品
雷卡米埃夫人沙龍門庭若市的景象持續(xù)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她的丈夫雅克因經(jīng)濟上破產(chǎn),被拿破侖·波拿巴下令流放,他們僥幸逃亡到意大利,方才躲過一劫。
弗朗索瓦·熱拉爾油畫作品
1815年,拿破侖倒臺之后,夫婦二人才重返法國,回到法國后,他們重啟沙龍,但場面已大不如前,由于經(jīng)濟原因,不得不搬到一間較小些的公寓,但仍有不少著名的作家藝術(shù)家造訪。
弗朗索瓦·熱拉爾油畫作品
晚年的時候,雷卡米埃夫人健康狀況逐漸惡化,眼睛因白內(nèi)障幾乎失明,盡管如此,她的個人魅力仍未失去,時常有好友上門探望。
弗朗索瓦·熱拉爾油畫作品
朱利埃特·雷卡米埃夫人在1849年時,在歐洲流行的霍亂中去世,享年72歲,葬于蒙馬特公墓(Cimitièrede Montmartre)……
弗朗索瓦·熱拉爾油畫作品
「 唯美品鑒 」歡迎大家留言點贊+關(guān)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