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的盛夏,本人游走在桂粵湘三省邊緣。行程后半段有綠皮車一路相伴,那一年,我們熟悉的綠皮車是個價格低廉、沒有空調、能開窗的慢火車。
2011年7月24日下午,本人在湛江逗留半天短暫休息后,再一次回到湛江火車站,乘坐湛江開往張家界的暑運臨客L104次列車繼續(xù)旅行,目的地是廣西和湖南交界的牙屯堡。
當年運轉計劃是從湛江到牙屯堡完成探訪廣鐵與寧局在南焦柳線的界口,并在塘豹站乘坐小票車到懷化中轉回家鄉(xiāng)韶關。L104次臨客列車時間點很好,有利于后續(xù)探訪和交通銜接。
L104水牌
如果在涼爽的季節(jié)體驗綠皮車還是比較有趣的,但在夏日炎炎的季節(jié)坐綠皮車則是一種煎熬。沒辦法,假如沒有這趟臨客,本人的后續(xù)行程的交通會接不上,基本只能放棄。
當年湛江站唯一的高站臺
從臥鋪牌可見,列車屬于廣鐵集團懷化客運段
14:50分,L104次列車在DF4DH(俗稱“烏克蘭”)機車牽引下緩緩駛出湛江站。
這是本人第三次走黎湛線,該線于2009年5月7日完成復線改造,當年仍是非電氣化線路。
列車通過塘口站,但我仍未目測找到粵海鐵路塘口界碑。
15:14分,列車???span style="color: #AB1942; --tt-darkmode-color: #DF285B;">遂溪站,距離湛江站27公里。當時遂溪給我的印象,大概就是民風彪悍。
列車離開遂溪,行駛約25分鐘來到了廉江。廉江是湛江下轄的縣級市,從當年圖片看,感覺并不大。
進入廉江站,正要遇上K149次(上海南—湛江)出站。遙想那年大家都嘆“全國普速列車一片紅”的時候,哪能料到如今全國普速列車“刷綠”,世事就是這般變幻無常。
廉江到河唇也就10多分鐘車程,進入河唇站前會看到河茂線和黎湛線的三角聯(lián)絡線。當年深湛線(茂湛段)還未完全修通前,廣州開往海南島的列車都要經過這里。
河唇鎮(zhèn)屬于廣東湛江,鐵路上卻由南寧鐵路局管轄。
離開河唇,黎湛線一路往北駛入兩廣交界的山區(qū),涼風陣陣,暑氣稍退。
飛鳳坡站臨停讓車,這里仍屬于廣東省境內。
K1474次在此站追上了我們,L104次終究還是臨客,注定一路會被其他圖定列車或貨列踩掉。
穿過幾座山,跨過一條河,列車進入了廣西的東南角。
文地站,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玉林市博白縣文地鎮(zhèn),這座三等車站如今每天都有好幾對列車???。
文地站牌
17:20分左右,列車抵達陸川站。這里是廣西東南角較大的車站,從2011年的相片看,車站頗有規(guī)模。
2019年,陸川站完成車站改造工程,并增開了動車組。
當年的陸川站水牌
當年,我們的臨客在陸川站停了近20分鐘,讓了2058次普客列車后方才開車。那時候,原色車和混編車還是比較常見的。
K457次進站
2058次駛離陸川站
離開陸川,列車迎著夕陽一路往北深入廣西大地。
玉林是鐵路帶起來的城市,黎湛線連通兩廣,洛湛線打開北上通道,以及后來修建的玉林至鐵山港鐵路連通北部灣的港口。
洛湛線聯(lián)絡線
早在黎湛線電氣化之前,玉林站曾有國產動車??浚褪撬?span style="color: #AB1942; --tt-darkmode-color: #DF285B;">“神州號”內燃雙層動車組,俗稱“大白貓”。然而那是我最后一次見到它了,此后不久,“神州號”退役封存。
18:40分,列車緩緩離開玉林站,此時車上仍有不少空位,而且一直到牙屯堡都空著。
19:05分抵達興業(yè)站,2011年的時候,車站還未改造。
2011年的興業(yè)站
夜幕降臨,列車緩緩駛入貴港站。后來南廣鐵路建成,貴港站的候車室和站臺挪到了另一邊。
2011年的貴港站
后來在2017年2月底,本人從南寧東乘坐動車返回廣州,再一次來到改造后的貴港站,感覺完全不一樣了。
2017年2月底拍攝的貴港站
繼續(xù)講回那年的故事。20:45分,列車進入黎塘站,換向轉入湘桂線。黎塘是南寧市賓陽縣下轄的一個鎮(zhèn),距離縣城30多公里,但是鐵路交通樞紐全在這里,包括后來的柳南客專、南廣鐵路的賓陽站。
出發(fā)前,廣西一車迷朋友建議我在玉林坐“神州號”到黎塘等回L104次,但最后我還是放棄了這個頗為冒險的玩法。
列車半夜過柳州,沿焦柳線一路向北。第二天清晨6點,列車在廣西與湖南交界的水團站臨時停車。
水團站屬于廣西境內,前方的彭莫山隧道為廣西和湖南的省界。
6:21分,列車抵達了牙屯堡站。牙屯堡站位于湖南境內,車站仍歸南寧局管轄。本人在此站下車,L104次臨客列車的體驗到此結束。
目送L104次離開
2011年是中國鐵路不平凡的一年。相比之下,老舊的綠皮車仍在偏遠山區(qū)繼續(xù)著最后的使命,隨著中國鐵路未來快速發(fā)展,舒適的列車走進人們的視野,“老家伙”們也慢慢退出舞臺。它們的故事都記錄在火車迷的鏡頭里,一直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