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選擇題的要義在于:命題人不是要你完全從題干入手把答案“算”出來,而是要你把答案從給定范圍內(nèi)“選”出來——通過觀察和對比題目答案的差異,也許你會得到更簡單的思考。
這是一場總時長120分鐘的考試,鈴聲拉響了,你周圍的同學都在飛速做題。45分鐘過去了,你聽到考場上大部分同學都在嘩啦嘩啦地翻動試卷——這表明,他們已經(jīng)開始著手處理試卷后面的大題,而你,小題還有三道沒有做完!
這三道題目壓軸小題不好對付。又過了15分鐘,你還是進度甚微,這時候你開始發(fā)慌,擔心自己沒有充足的時間完成后面計算量龐大的題目——忙則多亂,這時你突然還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步計算出現(xiàn)了錯誤,下一步的條件也不知道該怎么用了....
就這樣,你的整場考試心態(tài)瞬間崩盤。
——這就是導致大多數(shù)同學數(shù)學考試成績與自己真實實力相差甚大的大致場景。
仔細復盤整個過程,也許你很容易發(fā)現(xiàn)關鍵之所在。
小題是整張試卷中的關鍵部分,以全國課標卷為例:它往往占有一張試卷60%的卷面分值(80/150),但是卻要求你盡量在30%的考場時間內(nèi)解答完畢(45/120);而且,因為它的排序靠前,所以對小題的解答,還會影響到大題的解答情緒。
——而你,選擇題做的太慢了!
這就是重點:你的選擇題為什么做的那么慢?
想要在如此少的時間內(nèi)解答這么高分值比例的試題,很顯然你不能用“小題大做”的心態(tài)把小題當成大題做。——否則,你非得用掉和大題一樣多的時間不可。
今天我們先說一說選擇題——之前我們在《高考數(shù)學:選擇題的選項在提示你如何構思》【點擊查看原文】這篇文章中以2017年北京卷壓軸選擇題來解釋了如何應用選項來構建思路:
| 微信掃碼,收聽全部講解
但實際上、選擇題的選項有時還能幫助我們把思路省掉,直接反推答案。這么干說可能不太容易理解,我還是舉個例子吧:| 微信掃碼,收聽全部講解
——這是高考數(shù)學試卷中高頻出現(xiàn)的壓軸選擇題目,很多高考教輔中對它進行了專門歸類,還有個炫酷的名字:參量范圍的動態(tài)分析。
如果這是一道沒有選項的大題,讀完題目你就能估計到它的難度:你非得有個20分鐘才能算明白它不可??墒?span>解答選擇題的要義在于:命題人不是要你完全從題干入手把答案“做”出來,而是要你把答案從給定范圍內(nèi)“選”出來。
——這句話值得強調(diào):選擇題不是讓你「做」的,是讓你「選」的。
而所謂「選」,就是說你只用對比選項間的差異,把整體構思聚焦于局部分析——而分析局部,往往比構思整體更加簡單。
如果明白這些,你很容易觀察到2017年天津卷的壓軸選擇題四個區(qū)間的差異:| 微信掃碼,收聽全部講解
簡單來說,這四個選項是「2個左端點」和「2個右端點」排列組合的結果——四選一地挑選一個區(qū)間,其實等價于分別二選一地挑選兩個端點:
以區(qū)間的左端點為例。題目中明確給出左端的取值只有兩種可能:一個大約-2.9,而另一個大約-3.4——哪一個更合適呢?其實我們只需要從這兩者之間任意選一個值帶入原題試一下就可以了——比如在這里,我建議你選a=-3帶回原題看一下不等式是不是仍舊成立 。
——這種「試值」的方法是非常機智的:如果a=-3不能滿足題目的結果,那就說明區(qū)間的左端點不能包含-3,意味著所求區(qū)間的左端點至少比-3大,換言之:C、D兩個選項直接排除了;
用同樣的方法,挑選2到 之間的一個值代入題干(比如,我建議你選a=2.5),就可以看一下2究竟適不適合做右端點。
【如果a=2.5不能令題干中的不等式成立,那么右端點應該選2還是39/16呢?歡迎你在留言區(qū)告訴我你的答案。】
——總之,通過這種思路,你就把一道動態(tài)求參的問題,降維成了兩個定點的試值問題——這兩者之間的思維難度,顯然都不在一個量級上,也必然節(jié)省了你的解題時間。
類似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我們來看一道2016年的壓軸選擇題:| 微信掃碼,收聽全部講解
——這道題目值得我們多次提及,以后我還會再拿它講更多東西;實際上如果做完「化簡」這一步,往下、即使不懂如何確定二次函數(shù)參量范圍,你也能做對——用我們今天講過的方法,試兩個值就行啦!
總之,通過這兩個例子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為了保證考場時間的合理分配,你的選擇題需要做的更快;
而想要更快完成選擇題,其核心奧妙在于:你得注意選擇題的答案需要「選」——觀察題目答案的差異,也許你會得到更簡單的思考。
當然,高考數(shù)學小題需要注意的實用性技巧絕非僅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