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謝竹生同學原創(chuàng),他今年19歲,所有打賞均歸謝竹生同學所得。
////
///
//
過往的事情就像一件件拼圖碎片,在打掃時總會不經(jīng)意在角落里發(fā)現(xiàn)?;叵肫疬^往種種,或痛苦或歡樂,轉(zhuǎn)眼時間已經(jīng)過了很久。
從初三確診抑郁,高一確診躁狂,已有三年之久。這三年從躁狂的山頂?shù)揭钟舻墓鹊?,我像坐過山車似的來來回回反復。我的狀態(tài)只有兩種,一種是無聊,一種是焦慮。
在沒有做事的時候,我感到特別無聊和極度的孤獨,而在有事做后,又因為事情完成的不完美而感到十分焦慮。我很喜歡“自洽”這個詞,它代表可以完完全全的享受生活,自己與自己和解。
而現(xiàn)在,我終于可以說我得到它了。
這條路極其艱苦,但回報非常豐盛。我在慢慢縮小這趟過山車的高度,逐漸讓起伏變得可以控制。我認為有三點要素在這其中最為關鍵:
一,知道自己目前的狀況
二,明白怎么對付它
三,付諸行動
第一點很好理解,只要知道自己處在什么情況下,才能選擇相對應的方法去改善自己的問題。我這里有一份評估,希望大家可以根據(jù)這些問題來了解自身的狀況:
-你在學習和工作中的投入程度是多少?從1到10,你給自己的投入程度打幾分?什么阻礙了你的表現(xiàn)?
-你是否處在長期的壓力和焦慮下?
-你確定你想要的(分數(shù)、名次、榮譽)是你真正想要的還是別人(老師、父母)想要你追求的?如果是別人想要的話,那么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你是否縱容自己在垃圾食品(高糖高油高鹽)中,很少運動?
-你有多少負面精力用在焦慮沮喪憤怒,而不是用在享受生活上?
(部分問題來自《精力管理》)
我當初做這些問題時,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我的生活中有很多不足,都是我之前沒有意識到的。很多時候我們?yōu)榱撕葱l(wèi)自己那虛無的身份感,會讓自己逃離真實問題。
我寫出了以下,需要改變的:
精力低下
焦慮
壓力
難以放松
不良飲食習慣
很少鍛煉
認清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不然你會發(fā)現(xiàn)你辛苦追求的目標,其實到頭來不是你想要的,自己也沒有從中獲得多大的快樂。在設置目標之前,一定要確定這個目標是值得的,是你喜歡的。
我剛開始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后來慢慢發(fā)現(xiàn),想要的根本不是分數(shù),而是內(nèi)心的平和和幸福。在這面前,我可以拋棄我其他的一切,學習只不過是一種鍛煉自己通向幸福的手段,根本不是最終目標。
一旦確定了自己的目標,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才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關于后兩點,我會分開來講,一共是四大模塊——體能、情感、思維、意志。
////
///
//
01 體能
(對癥:精力底下)
我知道很多人跟我一樣,不太愛運動,不管有多少文章說運動的種種好處,就是邁不開第一步。
我在這里就不說這些了,因為你們都知道只是做不到而已。你只要記住運動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它可以給你源源不斷的精力,更強的調(diào)整能力以及適應能力。
以我為例,開始真的不想動,一動都不想動!我的體能本來就很差,在初三體訓時更是無法堅持。這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完不成一件事,就越沮喪,越沮喪,越完不成這件事。當初因為體能差,在體育課上很難受,所以會下意識去躲避。
《自控力》上寫:恢復精力,只需要5分鐘。真的只有5分鐘,無論是散步還是逗狗玩,都是非常有效的。
建議:
一,在剛開始是不需要跑步,選擇自己喜歡的舞蹈,比如簡單的減脂舞,配合自己喜歡的音樂。跳不好也沒關系,盡量使自己在一種放松的氛圍中,在這個氛圍下沒有人會因為你跳得不好或做得太少而評判你。
二,不要急于求成。結(jié)果不是目的,享受才是目的。感受一呼一吸,感受肌肉的一張一弛。運動不是人生,不需要那么緊張。
三,除了跑步,還可以選擇一些無氧運動,畢竟天天跑步也是挺單調(diào)的,可以做一些瑜伽、帕梅拉,肩部塑形、腹部塑形等。
四,如果你還是無法享受運動的話,我還有最后的殺手锏——蹦野迪。
是的,沒有聽錯,就是蹦野迪。非常適用于體能比較差,對運動沒有積極性的同志。不需要會跳舞,不需要有節(jié)奏,你只要蹦就可以了,無論是開合跳還是原地跳繩,無論什么姿勢,只要出汗就行。哪怕跳成廣播體操也沒關系,起碼你很享受。
還記得在之前的問答中寫下的真正目標嗎?你的目標是享受,而不是跑的更快做得更多!
在我剛開始運動時就是先跳舞,然后蹦迪逐漸享受運動,最后再進階到跑步的。我只用了一個月身體素質(zhì)就大幅度的提升,更容易適應新環(huán)境,精力也更充沛了。這是見效非??斓囊环N方式。
一般運動的前10分鐘最難熬,只要挺過這個階段,后面就會變得異常輕松。所以在這10分鐘里,盡量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
體能的進步可能不能給你對抗情緒的技巧,但可以提高忍耐的上限,就像玻璃瓶里的水一樣,容積變大,水就不容易溢出來。所以,體能訓練是極其必要的。
(分享書籍《硬派健身》)
////
///
//
02 情感
(對癥:焦慮,壓力)
情緒是其中最為復雜的,因為躁狂和抑郁都有情緒上的起伏。高的時候,興高采烈。低的時候,萬丈深淵。我經(jīng)常在這其中掙扎卻怎么也無法逃脫,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掙扎不僅徒勞無功,而且會越陷越深。
曾經(jīng)有一次在上課時,因為當眾被老師用戒尺打手當場崩潰,回到家便開始哭。那種感覺真的很糟糕,滿腦子都在想已經(jīng)很努力了,為什么還是得不到別人的夸獎?
我非常想發(fā)泄,想擺脫這種情緒,于是就開始哭,砸東西。紙巾用完了一包又一包,東西砸了一件又一件,相反,我并沒有感到解脫,反而更加難受。
這種掙扎加劇了事情的糟糕程度,使這種情緒在我的腦子里更加深刻。越關注,越反抗,它反而變得越來越難忘記。
直至今日,在那個原來那個教室中,我仍然感覺到一陣陣的恐懼。這種情緒反應將我?guī)У搅送纯嘀?,使我的復學之路困難重重。
曾經(jīng)有一個實驗叫“白象”實驗,科學家告訴被試者不要想“白象”,然后實驗結(jié)束后,幾乎所有人都止不住地在想“白象”。這個實驗讓我大受震撼,它說明人的思想是不能夠被命令的。
對于情緒的起伏,我們只能像一個有經(jīng)驗的水手一樣,不要妄圖控制大海,而是根據(jù)情況調(diào)整自己的策略,才能不至翻船。
我會將自己的狀態(tài)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分別設置不同的任務。在狀態(tài)很好的時候,學習的多一些,在狀態(tài)差時,學少一點。這個方法很有用,一旦清楚了自己的狀態(tài),完成相應的任務就不會焦慮,完全不會因為完成任務的多少而責怪自己。
根據(jù)自己平時的狀態(tài)來設置目標,比一成不變的目標更輕松,甚至效率也會更高。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情緒的變化不需要調(diào)整,只是要在一個相對平穩(wěn)的范圍內(nèi)分出高中低,如果情緒太過劇烈,仍然需要調(diào)節(jié)。
冥想和深呼吸是不錯的選擇,在情緒太過濃烈時,要提醒自己情緒不是事實,同時深呼吸,盡量讓自己平靜下來。如果實在難受的話,不要發(fā)泄,而要去轉(zhuǎn)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看書,運動,慢慢地情緒會逐漸平穩(wěn)下來。
我曾經(jīng)做過一個表格:在情緒剛剛開始時情緒濃烈程度是100%,2分鐘后是80%,5分鐘后是50%,十分鐘后接近0%,之后就完全消散。
由此可見情緒的劇烈起伏,只是一瞬間的浪花而已。深呼吸,轉(zhuǎn)移注意力,幾分鐘后便會結(jié)束。經(jīng)常聽到忽然“上頭”這個詞,就是情緒帶來的沖動。但這種沖動往往是暫時的,如果在這種沖動下做事,事后往往會后悔不已。
不要在情感濃度過于劇烈時下決定!
面對情感,一定要養(yǎng)成習慣。情感都來自下意識,只有習慣才能夠從情緒中解放出來。
(分享書籍《反內(nèi)耗》)
03思維
(對癥:焦慮,精力低下)
思維其實很簡單,它只是需要定時的休息。我知道很多人覺得我已經(jīng)休學了,天天都在休息,為什么還會累?
這是因為大腦沒有得到真正的休息。我之前什么都不學,但還是很累,因為我停不下思維,沒有學習的時候我在想:
一會學什么怎么學一天學多少能完成?
我的計劃完成不了怎么辦?
這個計劃真的合適嗎?
會不會太慢了?
完不成怎么辦?
強迫性思維的特點就是讓你停不下來思考,卻從來不去行動,腦中過了一遍又一遍的計劃,但總覺得不夠完美。直到我真正開始學習才發(fā)現(xiàn)計劃是隨著行動變化的,你永遠不可能提前計劃好一切。
我很恐懼失控,但其實沒有那么可怕,寫文章之前我一直在想該寫什么該寫什么,讓他真正下筆時之前的想法根本沒用,在寫作時就會自然而然地寫下去,其他事情也是一樣。
我是非常愛幻想的一個人,這是一把雙刃劍。我因此變得更有創(chuàng)造力,但腦子因為得不到修整而更累。閑下來時,腦子里經(jīng)常會想:
如果我拿了第一會怎么樣?
如果我上臺表演會怎么樣?
如果他們喜歡我會怎么樣?
如果我是明星怎么樣?
我習慣在幻想中收獲鮮花和掌聲,甚至是愛情。
但這種虛擬的光環(huán)只會帶來壓力。在虛擬社交中所有人都會按照你的想法發(fā)展,而現(xiàn)實是不受控的。
這就是為什么那么多人都愿意沉浸在虛擬的思維中,因為它會帶來巨大的成就感。人們都是因為在現(xiàn)實中受到挫折,才沉浸在自己幻想中,滿足自己的虛無的身份感。
時間久了,思維帶來的損耗就很大,將你溺在腦海里,你感受到的不再是真相,而是你腦中停不下來的思想。
所以手機和電視并不是真正的休息,因為它給了你身份感,然而回到現(xiàn)實里一無所有,這會使你更累。
這不能讓腦子休息下來,反而讓腦子一直受到快速刺激,使人越看越累越累,越累越想看,就像強迫性思維一樣緊緊將你抓住焦慮的思維阻擋的學習,又強迫你進入循環(huán)。
很像哈姆雷特的一句話:To be or not to be,is a question。
做還是不做,在腦子里會盤旋很久,而實際行動只需要一顆糖的能量,反復思考所消耗的能量更多。
這里有幾個方法:
1,只要還有能量焦慮,你就一定有能量去做這件事。
2,訓練54321,一旦聽到信號立即行動,什么都不要想,反復訓練,增強肌肉記憶。
3,記下在強迫思維后糟糕的感覺,在每次又要陷入強迫性思維時,提醒自己。
4,接受自己的思維,意識到:“我知道你現(xiàn)在想xx,但我有事要做,沒關系,我不會受干擾?!痹賹W⒌阶约旱氖虑樯?。
精力管理中說,大多數(shù)人在體能上疏于鍛煉,在思維上卻過度勞累。
適時地深呼吸冥想空白,才能幫助大腦的休息。不用把冥想看得太難,冥想就像肌肉,你訓練時越痛苦越有用。
04意志
意志其實很簡單,就是你要康復的決心有多強。躁郁癥反反復復折磨了我將近三年,在最近幾個月我決定不再順從它。
因為它帶給我的痛苦太多了。當我絕望的躺在床上無助的流淚時,我特別想康復,特別想。
我的決心就是:我不想這么痛苦了。
每次當無法堅持時,我就會想到自己痛苦的感受。為了克服它,我愿意付出一切,不管多累都值得。
那種感覺實在是太過糟糕,渾身無力,看什么都不順眼,周圍的景物像是梵高的畫一樣扭曲,色彩都被撞到一起,周圍的一切觸感都是那么清晰,卻又是那么混亂,哪怕是緩慢的水流聲也能激起我一陣顫栗。那種絕望的感覺最為痛苦。
所以我決定行動起來,我早就知道怎么做,只是不愿意去做而已。這給了我一個契機,去完成那些我早就想做的,于是我開始鍛煉冥想,去慢慢的學習。
每天早上我都會寫下我真正想要的兩個目標:幸福和健康,并寫出實施措施。
當事情逐漸不可控時,我會安慰自己,只要愿意,就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狀態(tài)。就算實在是太過勞累,我也只會吃上勞拉靜靜在床上睡上一晚。
我不再去鬧,因為我知道反抗和不反抗的結(jié)果都只有一個,那就是睡眠。通常第二天我就會回歸活力。知道了自己的狀態(tài),我就不會那么焦慮,因為事情總會過去的。
我也會有自暴自棄的時候,當我堅持了一周的目標,卻沒有見到絲毫的成效時,我也想過放棄。
但是我的目標是幸福。幸福是什么?享受生活的一切,包括好的壞的,有結(jié)果與沒結(jié)果。我做這件事情是讓自己開心,不是想讓別人看到成效。
在上課發(fā)言時,我仍然會退縮。但我決定享受它。你做對了又怎么樣?你做錯了又怎么樣?不試錯,怎么學習新的東西?
其實每個人都有意志,只是自己沒有發(fā)現(xiàn)。當你實在不想經(jīng)歷現(xiàn)在的狀況時,你就有了意志。
雖然這個詞有點虛無飄渺,但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支柱,在你難受的時候讓你堅持下來。
可以是你的家人朋友,也可以是你的愛好熱情。找到你想奮斗的,堅持才會變得容易。
我之前其實也曾誤入歧途,我認為我喜歡金錢,所以我把金錢當做我的意志來源。但金錢這種忽上忽下的東西,你越在乎你反而越難掙到。
所以說選擇意志的時候,盡量選擇內(nèi)在,它永遠不會背叛你,你只要想,就一定可以得到。
這就是四部分,體能,情感,思維,意志。所有復雜問題都有簡單答案,所有問題都可以被分解成幾步措施。
其實我們都知道該做什么,但總是害怕。害怕成功后自己就不是自己了,害怕失敗后一切努力都打了水漂。
中島敦曾說:“因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為有幾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與砂礫碌碌為伍,遂逐漸遠離世間,疏避人群,結(jié)果在內(nèi)心不斷地用憤懣和羞怒飼育著自己懦弱的自尊心?!?/p>
當時看到這段話時驚為天人,因為它實在太真實了。我一直在思索,怎樣才能逃出這個怪圈?
而破解方法很簡單,那就是不在乎。不在乎自己成功或失敗,因為生活才不是一連串的結(jié)果,沒有過程的人生是可怕而又空虛的。
全盤接受,才是最好的答案。
“三折九轉(zhuǎn)百般難,少微星許共相攀?!?/p>
共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