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種移動客戶端的使用,使人與人之間的網絡互動越來越及時、越來越頻繁。在成年人被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電子設備包圍的時代,一些年幼的孩子也過早地加入到了“屏奴”、“低頭族”的行列。據(jù)北京“2012年中小學生網絡生活狀態(tài)調查”顯示,北京2萬中小學生有網癮。令人擔憂的是,網絡世界內容魚龍混雜,可謂一半鮮花,一半陷阱。您家的孩子是否有網絡依賴癥?您是否擔心這些可怕的“電子保姆”搶走孩子?哪些孩子容易“一網”情深?
【事例】
“電子保姆”出現(xiàn),親情面臨挑戰(zhàn)
“現(xiàn)在的年輕父母,都不知道咋帶孩子的!ipad和手機都成小孩兒的‘電子保姆’了!”家住鄭州市農業(yè)路的徐女士告訴記者,幾天前她在商場看到3名衣著時尚的年輕“辣媽”帶著孩子在服裝區(qū)購物。“其中有兩個小男孩大概3歲,一個男孩子突然鬧情緒,抱著媽媽的腿使勁兒哭。媽媽沒哄孩子,從包里掏出個iPad遞給了兒子!”徐女士稱,自己當時就被“辣媽”的瀟灑舉動驚呆了。
小男孩拿到iPad后,立馬喜笑顏開,往店里的沙發(fā)上一坐,玩了起來。另一名小男孩看到,也向媽媽要來手機。徐女士說,她留意了下,發(fā)現(xiàn)兩個小男孩都在安靜地玩游戲?!斑@些媽媽也不想想,這會兒孩子不鬧人了,但母子之間的關系卻疏遠了。若是有一天孩子迷戀上這些‘電子保姆’,她們還有資格去搶回孩子嗎?”
少年用手機輕松瀏覽黃網
洛陽的李先生稱,他的兒子讀初一。今年暑假,他發(fā)現(xiàn)兒子連著幾天晚上都向他要手機玩,而且一玩就是一晚上。后來,李先生在擺弄手機時,發(fā)現(xiàn)手機里居然出現(xiàn)很多黃色圖片和影片,而李先生從未下載過。
當晚,在家人都各自回房睡覺之后,李先生突然進入孩子的房間,看見兒子正聚精會神盯著手機看??吹礁赣H突然出現(xiàn),男孩嚇了一跳,想趕緊把手機藏起來,不過沒來得及。李先生將手機拿到手一看,兒子正在用手機的上網功能瀏覽黃色網站!據(jù)李先生的兒子介紹,只需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上,打開搜索引擎,輸入一些色情字詞,就可以搜出黃色網站,打開網站鏈接,就可以直接下載觀看黃色圖片和電影。
網絡一方面給青少年的學習生活帶來豐富的信息、情感表達方式以及各種生活便利,另一方面,又使他們容易受到網上不良信息的影響。由此引發(fā)了逃學、成績下降、夜不歸宿等現(xiàn)象,讓家長和學校頭疼不已。
【討論】
青少年的網絡行為應引起關注
名為“慢樂小燕子”的網友發(fā)表言論稱:說實話,我們大人現(xiàn)在都過度依賴手機。以身作則,為孩子們做好表率,需要我們每個人反省啊。
名為“小魔蟲”的網友則說,自家的寶寶還不到2歲,已經學會開手機、刷屏幕、點照片和放音樂了?!昂⒆訌睦锩婺軐W到很多東西。如認動物,學字母,聽故事等。其實只要用對了還是有正能量的。關鍵還要控制時間,不能讓孩子沉迷?!?/p>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對象,若要孩子不沉迷網絡和游戲,父母應先在家中做好表率?!编嵵菀恢袑B毿睦砝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許小安指出,“客觀來說,網絡早已成為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延伸,是青少年自我發(fā)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更需要我們來關注與重視這些青少年兒童的網絡行為?!?/p>
【原因】
是什么將孩子推向網絡世界?
“以前能上網的只有傳統(tǒng)電腦,如今能上網的移動設備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普遍,孩子們就算在學校上課,也能上網。與以往相比,患有典型網癮的孩子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精神叛逆和宅男宅女?!痹S小安指出,家長要先了解哪些環(huán)境因素會將孩子一步步“推”向虛擬的網絡世界。
首先,家庭生活不和諧,親子溝通有障礙。研究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有“網癮”的青少年都有一個共同點—來自家庭緊張的環(huán)境。一些原本乖巧的孩子,當他們經歷家庭變故,感覺到親人之間的關系出了問題時,為了逃避生活的環(huán)境,就會沉迷到虛擬的世界中去。“當孩子覺得跟父母無法溝通,不被理解時,網絡對他們來說,就是排解不良情緒的渠道。”許小安說。
其次,一些原本自信滿滿的孩子學習成績滑坡,備受打擊,若父母這時沒有及時給予孩子情緒上的輔導和協(xié)助,孩子會因缺乏自我實現(xiàn)的滿足感,逃避到網絡中。許小安解釋道:“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展現(xiàn)出最優(yōu)秀的一面,贏得他人的肯定,這就是所謂的‘自我實現(xiàn)需求’。而在網絡中,孩子們很容易體驗到成功的快樂?!?/p>
最后,對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贏得同伴的接納跟贊許是很重要的心理任務。一些人際交往受困的孩子,可能因個性內向、孤僻、不善言談,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太善于和同齡人相處。在不用露臉,具有匿名性特點的網絡上,這些孩子卻能交到一大堆的朋友。“長期下去,孩子面對面交往能力退化,導致社會功能受損”。
【建議】
不要忽視身邊真正的風景
“家長和老師都有義務和責任,通過各種途徑告訴孩子們網絡具有虛幻性,網上的信息具有龐雜性?!编嵵菔泄艹嵌袑B毿睦斫處熇钴姀娫谑茉L時說,“在孩子上網時,師長要對其進行指導和適當規(guī)范,培養(yǎng)孩子的防范意識,使其學會區(qū)分現(xiàn)實生活和網絡世界,盡早培養(yǎng)他們的網絡道德意識。全體家庭成員也可以制訂上網契約,包括上網的時間、瀏覽內容等,督促孩子遵守契約。”
某市民王女士提出,因擔心兒子用家中臺式電腦下載低級不健康的游戲,她在臺式電腦上設置了登錄密碼,誰知小家伙心思仍在游戲上,不斷嘗試破解密碼?!拔乙矄栠^兒子,為啥這么上癮,孩子說因為他自己覺得沒其他事可做,這可怎么辦?”
李軍強稱,孩子擁有最多的就是空閑時間,而父母并沒有將這些時間加以科學的規(guī)劃,導致許多孩子上網打發(fā)時間。要時刻提醒孩子,不能因虛擬世界的精彩,忘了身邊真正的風景。“可以征詢孩子的意見,報個興趣班,在家里養(yǎng)魚及寵物,開展定期的親子閱讀。也可以安排在周末和孩子走進大自然,開闊視野,啟迪智慧;還可以參加家務勞動、體育活動等等。豐富的課余生活,可以鍛煉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動手實踐能力、自理自主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一舉多得。”
若孩子上網沒有節(jié)制,父母一管教,孩子就產生抵觸情緒怎么辦?李軍強指出,家長不能對孩子簡單粗暴地打罵、呵斥,而要以理解和同情的心理與行為誘導孩子,多與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需要的精神生活,用別的愛好去打破網絡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