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吧!忘卻吧!」他那么平靜而自信地自己說,就像一個健康的人疲倦了要睡馬上就可以睡著似的。的確,在一瞬間,他感到頭昏昏沉沉,并開始沉入忘卻的深淵了。無意識境界的波浪開始淹沒了他的腦海。
突然間,好像一陣強烈的電擊通過了他的全身。他顫抖得厲害,以致整個身子從沙發(fā)上彈跳起來,撐住兩手,驚惶地跪起來。他的眼睛大睜著,好像沒有睡似的。他剛才感到的頭腦沉重和四肢無力的感覺突然消失了。
——《安娜·卡列尼娜》
真是,睡好了大體相似,睡不好各有各的睡不好。甚至常常有種「臥室有妖氣」的感覺!
睡不著:我用力地閉上眼睛,但是無法讓自己安靜下來,一些微弱的光變得越來越耀眼,鐘表的滴答聲也讓我心煩意亂。
睡不醒:我知道該起床了,可身體像黏在床上一樣動彈不得,拉住腦袋繼續(xù)睡過去。
睡不沉:連隔壁老王翻身都可以吵醒我。但即便絕對安靜,醒來也很難讓我覺得解乏。
睡不久:為什么不能像以前一樣一覺睡到太陽照屁股了?甚至在半夜忽然醒來需要重新入睡?;蛘咛靹偯擅闪辆托蚜?。
做夢多:做夢并不是問題,但是夢醒之后感覺身體恍惚,腦袋發(fā)懵,累得跟演了大片兒一樣。
美國國家睡眠研究基金會認為,人類的睡眠受到四類因素的影響:
身心問題:心理如果不能放松,身體自然就不能放松,腦袋里想法更是多的揮不去,今天不講這個。
睡眠環(huán)境:睡不好?請環(huán)顧四周,捉出來這些躲在你臥室里的妖,收之!!今天講這個,因為這是最先要解決的問題。
生活習(xí)慣:這是一個 NO ZUO NO DIE 的問題,講起來婆媽,不講這個。
年齡因素:小朋友一天隨便睡上十幾個小時 ,爺爺奶奶們的話六七個小時就夠了。這是規(guī)律,并不是標準,所以解乏對自己來說更重要,它決定了你睡多少才合適。
一個不能很好地適應(yīng)生理曲度和睡眠姿勢的枕頭,絕對是妖!它會讓你起床后的感覺變得糟糕,引發(fā)或加重頭痛、頸部疼痛,以及手臂麻木。
下面的圖片,很好地說明了枕頭對于頸椎和呼吸的影響:
仰睡
用一個薄的枕頭,在托起脖子的地方有一個與頸椎生理曲度吻合的弧線,有仰角,略硬。另外,試著用另一個薄薄的平枕頭,墊在腰部以減輕背部的壓力。
趴睡
用一個很薄的枕頭甚至沒有枕頭。趴著睡必然會讓脖子有一個較大的轉(zhuǎn)角,同時肚子或者胸部受到擠壓,所以可以擁抱一個抱枕,變成半趴睡。
側(cè)睡
需要枕頭有一定的厚度(耳朵到肩膀的距離),而稍高的硬度能夠很好托住你的頭。另外,你還需要一個抱枕放在膝蓋之間,以更好地調(diào)整你的脊椎。
用了一年多的枕頭?老妖!里面藏了很多難以去除的死皮和塵螨外,彈性也大打折扣,失去了原有功能。無論什么樣的枕頭,建議每18個月左右更換一次。
任何一個不能成功把你勾搭上床的床都是妖孽!
床墊
體穩(wěn)則睡美。床太窄?妖孽!寬大才讓人有安全感。太軟或者太有彈性?妖孽!不至于每翻個身都要重新調(diào)整平衡或者和旁邊的人互相影響。更妖孽的床是你隨便動動都吱吱呀呀叫的,馬上換吧。一般床墊更換頻率是7年。
床頭板
你可能從來沒有注意過床頭板的作用。床頭板可以成功地讓床成為臥室的焦點,好像圣殿中安穩(wěn)的寶座靠背,好像避風(fēng)港堅固的堤壩。
干凈
四季酒店(Four Seaons Hotel)的設(shè)計者會把床設(shè)計成白色,清新、柔軟而舒適。床單緊緊地包裹在床墊上,也沒有額外的東西,讓人覺得放松、平靜。不要在床上放置雜物,諸如書本、手機、pad一類。這些東西在你睡著之前叫做「雜念」,在你睡著以后叫做「礙事兒」。
床單被褥
洗干凈陽光曬過的床單被褥沒有人會不喜歡。陽光有發(fā)松的作用,常常把床單掛起來曬一下,不偷懶的話最好是每周一次。
人造光絕對是妖孽,包括霓虹燈、手機、電視屏幕或各種電源指示燈。
科學(xué)研究表明,人造光會影響腦電波,抑制褪黑素產(chǎn)生,干擾細胞調(diào)節(jié)。進而破壞人體的晝夜節(jié)律,導(dǎo)致睡眠障礙,容易引起抑郁、肥胖,甚至誘發(fā)心血管疾病和癌癥。
請記住,若想睡個好覺,讓你的臥室越黑越好。請不要讓電視機、手機、pad等出現(xiàn)在你準備睡覺的時候。遮蓋人造光指示燈,讓你更快地進入睡眠狀態(tài)。
臥室的顏色包含墻壁、窗簾、床、家具、光的顏色。如果這些顏色雜亂無章,或者偏向冷色、深色,便會刺激神經(jīng),讓人難以進入休息狀態(tài),打擾睡眠。
一項由「旅行者酒店」開展的研究,著眼于英國2000個家庭,分析了顏色對睡眠質(zhì)量的影響。
藍色臥室:8小時
綠色臥室:7小時40分鐘
黃色臥室:7小時40分鐘
棕色臥室:6小時5分鐘
灰色臥室:6小時12分鐘
紫色臥室:5小時56分鐘
另外四季酒店的設(shè)計者有一個嚴格的政策:一定要雙層的遮光窗簾。如此,你永遠不會因為偷窺透過窗簾的一小片陽光而醒得太早。
因此偉大的投資是:單一淺色的床褥、遮光窗簾,以及黃色的臥室燈光。
人的體溫并不是我們通常想象的37℃左右,而是在一天當中可能會有1℃~2℃的變化。當體溫上升,你最有可能保持清醒狀態(tài);當體溫下降,你可能會感到昏昏欲睡。
所以,把室溫調(diào)低一點兒。臥室的溫度非常重要,美國睡眠權(quán)威機構(gòu)認為合適的入睡室溫是15.5℃~20℃。讓皮膚降溫1℃,有助于按時入睡,并減少半夜驟醒。
在合適的室溫下,選擇透氣又吸汗的睡衣甚至可以代替被子,如果覺得冷,一定要穿襪子,這比蓋被子要有效得多。因為半夜很容易踢被子,冷熱交替的變化會不停地打擾睡眠。
睡前60~90分鐘洗澡可幫助皮膚冷卻下來,有助于入眠。反之,如果你需要清醒的狀態(tài),可以試著站起來走走跳跳,以便提升體溫和你的能量水平。
不分青紅皂白的「叫醒」,殺傷性無異于正打飛機的時候,媽媽突然推門進來。
「還不起床」的大吼,足以摧毀幸福的早晨。
一把拉開被子,再也無法安心睡覺了。
反復(fù)嘮叨叫喚,身體的啟動過程被一再打斷。
被刺耳噪音驚醒,在煩躁中開始新的一天……
上乘方式
用愉悅的刺激,比如音樂、陽光、飯香、輕撫……傳達「醒來」的信號。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