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冷,我煲了雞湯來喝,室友林林覺得不錯,要我給她媽媽也配幾個湯,于是找了一些,也分享給大家,回家可以給爸爸媽媽做。
天冷的時候煲湯來喝,補氣養(yǎng)血又暖身啊。這些湯都清淡不膩,寒熱相濟,主養(yǎng)氣暖身潤燥,側重健脾,不對食材過敏的話,適合很多人喝。藥材也都是藥食同源,中藥店都買得到。
養(yǎng)生的湯很多,選這些出來,主要是因為親測好吃!有興趣的動手做做吧,很簡單的。
一
雞腳冬菇煲排骨
材料:
枸杞子25克,冬菇(干)60克,花生100克,紅豆50克,雞腳4對。豬排骨200克,生姜3片。
做法:
冬菇洗凈,泡發(fā),水留下。
雞腳洗凈,去指甲。
豬排骨洗凈,冷水入鍋,煮沸后去血水浮沫,撈出洗凈。
所有食材放入砂鍋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
武火煮沸后,文火煲3個小時。吃的時候碗內調鹽即可。雞腳、花生、紅豆等撈起蘸醬油吃。
所有食材都好吃,紅豆口感軟綿,冬菇有味有嚼勁,最好吃的是花生!吃了你就知道。雞腳排骨嚼起來軟爛入味,脆骨非常好吃。
當初煲完湯,問廣州同事福大大「味道怎么樣?」
福大大「這個湯很好,就是家里的味道?!?/span>
我「講真噶?」
他「我喝了三十年的湯,頓頓都要喝湯,我說的好,就是真的好。我媽做出來就是這個味道?!?br>
我「吼吼吼吼吼~~~好開心!」
幾乎每個問我要湯譜的人,我都會發(fā)她這個湯。
二
蓮藕豬腳煲墨魚
材料:
蓮藕500克,豬腳500克,紅豆50克,紅棗4枚,陳皮15克,干墨魚1只,生姜3片。
做法:
蓮藕洗凈、切段;紅棗去核,紅豆、陳皮、干墨魚洗凈,稍浸泡,撕片去骨。豬腳洗凈,切塊。
豬腳冷水入鍋去血水浮沫,清水沖洗。
所有食材放入砂鍋中,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個小時。喝的時候,碗里調鹽。豬腳、蓮藕、紅豆可撈起蘸醬油吃。
這湯墨魚一定要把表皮撕去,洗干凈再放進去。豬腳讓師傅給破開來,自己弄很麻煩。
這里面最好吃的就是蓮藕,豬腳和墨魚燉出的蓮藕,軟糯咸鮮,食之難忘。墨魚和花生也是絕配,上次煲這湯,沒有加花生是敗筆,你們煲一定要加花生!
三
淮山銀耳雞湯
材料:
蜜棗3顆(不喜甜可只加一顆),淮山30克,湘蓮子30克,銀耳15克,芡實15克,玉竹15克,生姜3片,雞肉500克。
做法:
雞肉切塊,不喜歡油可去皮。
冷水入鍋白灼,去浮沫血水。
銀耳泡發(fā)。
所有食材放入砂鍋中,加入3升水,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燉兩小時。
吃的時候在碗內調入食鹽,雞肉可蘸醬油佐餐。
銀耳讓整個雞湯有很溫潤的氣質,加銀耳我剛開始做也驚了,但試過就覺得好,又煮了很多次。高誦芬的《山居雜憶》中說,高老太太每天一碗白木耳養(yǎng)身,初嫁徐家,奶奶也賞她白木耳以示關愛。白木耳就是銀耳,常常食用是很好的。
四
白胡椒豬肚湯
材料:
白胡椒15~30顆(視豬肚大小而定),豬肚1個,生姜三片(可加白果、蓮子一把)。
做法:
白胡椒略打碎,可用勺子按壓;豬肚洗凈(后面附有豬肚清洗方法)。
豬肚入鍋去浮沫。
撈起豬肚洗凈,把打碎的白胡椒放入豬肚內,再用線扎緊首尾。和姜片一起放入鍋中,文火煲2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即可。豬肚可撈起切片拌醬油佐餐。此量可供3~4人食用。
豬肚清洗方法:
先用面粉把豬肚內外擦一遍,仔細揉搓,放在清水里洗去污穢。
放入冷水中煮開撈出,再放在冷水中,用刀刮去(或著剪刀剪去)穢物。
撒食鹽,像洗衣服一樣擦搓豬肚。最后,用清水沖洗至無滑膩感。
好難過!竟然沒有找到圖,這是人生多么重要的時刻??!當初我洗完豬肚,感覺打開了新世界大門,人生進入了新的篇章!我連豬肚都搞得定,世界上還有事情能夠難倒我?
白胡椒豬肚湯是經典的養(yǎng)胃湯,豬肚經過慢火煲兩小時,口感絕佳。挑戰(zhàn)舊的自己,有時候只需要煲出一鍋豬肚湯。
五
茶樹菇螺片雞湯
材料:
蜜棗3顆(不喜甜可只加一顆),螺片25克,枸杞子20克,蓮子15克,芡實15克,茶樹菇12克,陳皮2克,生姜3片,雞肉500克。
做法:
茶樹菇泡軟。
雞肉切塊,冷水入鍋,去血水浮沫撈起沖洗。
砂鍋內加入清水3升,放入雞肉塊,加入其他食材,武火煮沸后,文火煲兩個小時。
飲湯時調入適量鹽到碗中,雞肉蘸生抽。
茶樹菇泡4小時以上最好,洗干凈再泡,泡出的水也一起倒入鍋中,不浪費。菌菇和雞和大雪天本就很相配,再加上提鮮的螺片,額,寫到這里口水已經出來了……
煲湯很簡單,基本不需要技巧,只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經過三小時而成,溫柔的滑進胃里,暖香漫開了,身心都是很好的休息。要想湯好喝,肉質很重要,土雞和排酸的排骨為佳。
除此之外有點點要強調的:
肉類冷水入鍋,水沸后去浮沫,沖洗干凈,這樣湯才清澈。
一定要有生姜。
如果覺得最后加鹽寡淡,可在最后半小時放鹽,更入味。
陳皮是一種開掛的食材,放起碼十年陳的新會陳皮,湯會有更氣質。
我煲湯也就一年,算不得好手,只是有點小經驗。你有什么心得,一起來說說吧!
- 終 -
還有更多好吃的呢,動手試試吧!
投稿郵箱:guorizi@huofar.com
合作微信:huofar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