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模式開啟
隨著上一輪寒潮而來的,還有我們期待已久的寒假。家長們欣喜倍至,終于能和孩子有一段長時間的親子時光了,在一起走親訪友、到處旅游。寒假模式已經(jīng)開啟,不少家長已經(jīng)帶著孩子一起睡懶覺、一起宅家里或者出門旅游去啦!在盡情享受假期的同時,不知您有沒有考慮過可能會遇到的這些問題呢?
如何應對
親戚朋友逗孩子
寒假開始也就意味著走親訪友的春節(jié)到來。帶著孩子回家,總免不了家里的三姑六婆、七大爺八大嬸兒“逗孩子”。明知道他們“逗孩子”的內(nèi)容和方式都不對,可是礙于情面不好直接反駁,這時候應該怎么應對呢?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些情況:
每個人都有懵懂無知的“小時候”,過年回家同輩的親戚經(jīng)常會“逗孩子”叫長輩的綽號,什么(文)蚊子、(浩)耗子之類的。孩子年齡小不懂事,當學著其他長輩這樣叫,引來周圍人的大笑以及自家長輩的更加關注時,他們會認為這是一件好的事情,可以讓大家都很開心,因此而樂此不疲地叫長輩的綽號。
建議爸媽這樣做:
▲這時候當事家長不應該和孩子一般見識,因為孩子這樣叫而跟著其他人起哄或者責罵孩子,而應該立即抱著孩子走開,再和孩子將這件事情說清楚;
▲如果不能立即離開,就想辦法用其他事情或其他話題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如和孩子一起玩其他游戲或者帶孩子去找同伴玩。
很多長輩都喜歡用“今晚跟我回家,你媽媽走了不要你”這樣的話來“逗孩子”,從孩子信以為真露出的難過表情中來取樂。殊不知這樣的玩笑話孩子很容易當真,并影響親子之間的關系。
建議爸媽這樣做:
▲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首先要告訴孩子“媽媽愛你,媽媽永遠不會不要你”。
▲再將他人的玩笑話跟孩子這樣解釋“誰誰是喜歡你,想邀請你去他家玩”。
▲要讓孩子知道你對他的愛是無條件而且不會變的,再通過孩子可接受的方式將長輩的這些玩笑話轉(zhuǎn)換成正面的話語或行為解釋給孩子聽。
隨著國家全面二胎政策的落地,很多家庭都再考慮生二胎的事情。春節(jié)回家不可避免地會被長輩問及這些問題,甚至會用這個話題來“逗孩子”:你媽媽會再給你生一個弟弟(妹妹),你的所有的東西都是弟弟(妹妹)的,你的衣服、玩具、家里的房子都會給他們,到時候你什么都沒有了怎么辦?這可讓一直享受獨生子女優(yōu)待的孩子很受不了,一旦弟弟(妹妹)會搶自己東西的念頭在孩子心里扎了根,那么你接下來的二寶計劃將會進行得非常艱難。
建議爸媽這樣做:
▲家里若還要添個弟弟(妹妹),最好在別人“逗”孩子之前,你就已經(jīng)通過很多方式來慢慢讓孩子適應家里即將新增家庭成員這一事實,如給孩子讀相關的繪本故事、讓孩子提前體驗當哥哥(姐姐)的自豪感等。
▲當孩子在新家庭成員到來之前就已經(jīng)開始接受甚至期待Ta時,別人的這些玩笑話也不會再對孩子造成傷害啦!
過年過節(jié),長輩都會給孩子準備壓歲包。這本是我們的傳統(tǒng)習俗,但是這種對孩子的美好愿景如果被加以成人的逗弄,那味道就完全變了!我們經(jīng)常聽到長輩拿著紅包這樣對孩子說“來,叫叔叔我就把紅包給你”、“給我表演一個節(jié)目,我就把紅包給你”……引導孩子禮貌或者想要看孩子的表現(xiàn)本事好事,可也別忽略孩子的尊嚴。
建議爸媽這樣做:
▲這時候,做家長的應該及時救場。順著長輩的話告訴孩子:這是誰誰,你應該怎么叫,有禮貌的孩子見到長輩本來就應該問好,即使沒有紅包我們也應該向認識的長輩問好。
▲再通過一些關于過年的傳統(tǒng)故事來讓孩子明白壓歲紅包的真正意義。
家長們除了要積極應對親戚長輩對自家孩子的“逗玩”,還應該注意自己對孩子的言行,如:
◆不要強迫孩子在很多人面前進行才藝表演,因為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選擇,也會有害羞或者不想表現(xiàn)的時候;
◆不要認為孩子不打招呼就是膽小、沒禮貌,每個孩子都會有“陌生人焦慮”,對陌生人的抗拒是他們與生俱來的保護能力;
◆不要當著孩子隨意和別人家的做對比,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不要在孩子不小心做錯事的時候,指責他們笨,誰小時候不犯個錯誤,理解萬歲;
◆不要笑話孩子膽子小,孩子會在愛和鼓勵中慢慢磨練,天不怕地不怕的傻大膽也不是什么好事。
如何利用寒假
查漏補缺
對孩子們來說,每年的長假不僅是放肆嗨玩的時候,還應該是對幼兒園生活查漏補缺的時候。很多上學時完成得不好或者不能完成的事情,就可以趁著假期的集中時間來練習、鞏固,而且,每個年齡段的主要任務也是有差別的。
對小班孩子來說,可以在長假中進行如廁練習和自己吃飯的練習。
◎如廁練習。包括有便意了主動告知家長或老師,到了廁所能夠自己脫下褲子,男女孩掌握各自的如廁要領(男孩兒挺肚子、女孩兒褲子脫到膝蓋以下等),解便后能夠按照從里到外的順序?qū)⒀澴右粭l一條提起來。
◎吃飯練習。包括自己動手吃飯的技能以及良好的用餐禮儀,家長可以在家利用長假來將這些孩子完成得不是很好的任務拆分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實操練習,幫助孩子返回幼兒園以后能夠更好勝任幼兒園的生活。
◎堅持練習。當然,如果你家孩子這些事情已經(jīng)能夠做得很好,也不妨在家繼續(xù)堅持或者將孩子上中班需要的一些技能在家提前學習并練習。
中班的孩子則可以在家進行如廁后自己擦屁股以及用筷子吃飯等更多自理能力方面技能的練習。
◎學會用筷子。大部分的幼兒園都會根據(jù)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發(fā)展的規(guī)律,讓小班的孩子用勺子,進入中班以后就用筷子。雖然平時班級也會有類似的練習,但不是每一個升入中班的孩子都能夠很快勝任的。不會使用筷子將大大延長孩子的進餐時間,影響孩子的進餐質(zhì)量。這個長假正好可以有時間和精力和孩子一起來進行用筷子練習。
◎學習擦屁股。中班孩子還需要掌握如廁完畢以后自己擦屁股的技能,具體如何取紙巾,一次用幾張紙巾,從前往后擦幾次等等,這些就根據(jù)各家的習慣來練習掌握啦!
大班的孩子即將面臨幼升小的巨大轉(zhuǎn)折,需要做的準備可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夠完成的。
◎幼小銜接。關于幼小銜接,最好的銜接是學習習慣和自理能力上的銜接。孩子們在幼兒園一直在進行這兩方面能力的練習與養(yǎng)成。
◎入學準備工作。家長們可以選擇在長假對大班的孩子進行一些入小學需要的具體事項準備工作,如收拾好自己的物品,知道根據(jù)自己的冷暖來增減衣物,自己帶紙巾和水杯等。
以上這些注意事項雖然重要,但也不能讓美好的假期讓這些全部占據(jù),在利用空余時間做好這些事情的同時,好好享受和孩子在一起親子時光吧!
幫你做更好的父母
護航0~10歲 寶寶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