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學習古代文化 修復文章漏洞

一、“太守”在隋代不是正式官名嗎?


隋代初期,以州刺史代替郡守之職責。自此以后,“太守”就不再是正式官名,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別稱,明清則專指知府。


這是陸云鵬老師的文章《陶淵明做過太守嗎?》(《語文學習》2016年第10期)里的兩句話。筆者讀后,覺得其中存在有關中國古代職官文化的錯誤。


《隋書·百官志》卷二十八記載:“刺史、太守、縣令,則計民而給祿,各以戶數(shù)為九等之差。大州六百二十石,其一每以四十石為差,至于下下,則三百石。大郡三百四十石,其下每以三十石為差,至于下下,則百石。大縣百四十石,其下每以十石為差,至于下下,則六十石。其祿唯及刺史二佐及郡守、縣令?!庇纱丝梢姡宕跗?,地方行政機構實行州、郡、縣三級制。據(jù)《隋書·地理志》記載,隋文帝楊堅即位時,有州201個,郡508個,縣1124個。


州、郡、縣如此之多,官吏設置如此之濫,“或地無百里,數(shù)縣并置;或戶不滿千,二郡分領”,形成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隋書·楊尚希傳》)的局面。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楊堅罷天下諸郡,以州統(tǒng)縣。州設刺史,縣設縣令。大業(yè)三年(公元607年),隋煬帝楊廣又易州為郡,以郡統(tǒng)縣??し稚稀⒅?、下三等,各置太守,上郡從三品,中郡正四品,下郡從四品。大興、長安、河南、洛陽四縣令,并增為正五品。其余諸縣根據(jù)其政務之繁簡及地域之主次以定縣令之等級。各縣均置丞及主簿如故。根據(jù)《隋書·地理志》的記載,大業(yè)五年(公元609年),全國有郡190個,縣1255個。每年年終,諸郡太守或佐貳都要進京述職,稱為朝集使。


不僅如此,隋代還有很多著名的太守。


《方輿勝覽》記載:“趙昱隱青城山,隋煬帝起為嘉州太守。時鍵為潭中有老蛟為害,昱率甲士千人夾江鼓噪,昱持刀入水,有頃,潭水盡赤,顯左手提蛟頭,右手持刀,奮波而出。一日,棄官去。后嘉州水漲,蜀人見昱云霧中騎白馬而下?!笨梢哉f,隋朝嘉州太守趙昱的形象和“神跡”,不僅對宋元時代小說、戲曲及漢族民間傳說中的二郎神形象的塑造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而且對其后《西游記》《封神演義》等神魔小說中二郎神形象的塑造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隋書·柳機傳》記述:“(柳機弟柳旦)大業(yè)初拜龍川太守,民居山洞,好相攻擊。旦為開設學校,大變其風,帝聞而善之?!笨梢哉f,隋朝龍川太守柳旦是在惠州辦學的第一人。


李淵在隋朝歷任滎陽(今河南鄭州)、樓煩(今山西靜樂)二郡太守,后趁隋末天下大亂之時,從太原起兵,攻占長安,建國號唐,改元武德,仍都長安,是為唐高祖。


由此可見,陸老師的“隋代初期,以州刺史代替郡守之職責”的說法是錯誤的。

那么,“太守”在何時不再是正式官名呢?


有唐以來,其行政機構基本上承襲了隋制,但也有所調整變化。在地方行政機構方面,實行州、縣兩級制,州設刺史,縣設縣令。有宋以來,其地方行政機構又有新的變化??h令之名雖存,實際上往往另派朝官知(主持)某縣事,簡稱知縣??h的上一級州,亦派朝臣為其行政長官,稱“權知(暫時主管)某州軍(廂軍)州(民政)事”,簡稱知州。刺史一職,僅屬虛職,并不赴任。習慣上又與太守均用作知州的別稱。州郡無別,而府與郡并不完全相當。


由此可見,陸老師“自此(隋代初期)以后,‘太守’就不再是正式官名,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別稱”的說法是錯誤的。


總之,“太守”在隋代是正式官名;有宋一代,太守與刺史均用作知州的別稱。


二、“午夜”沒有人能說清楚嗎?


“午夜”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的解釋是:半夜,十二點鐘前后?!冬F(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的解釋是:零點前后的一段時間。盡管辭書的表述不同,但講的都是同一個意思,“午夜”指的是一個時間段,而非時間點?!拔缫埂笨缭趦商熘g,既包括前一天的末尾,又包括新一天的開端。“午夜”是一個模糊概念,“零點前后”的“前”是幾點幾分?“后”是幾點幾分?該時段共有多長時間?大概沒有人能說清楚。


這是張玉新、馬殿榮老師的文章《“午夜”之誤用》(《語文學習》2016年第7期)里的一段話。筆者讀后,覺得其中存在有關中國古代歷法文化的錯誤。


“午夜”表示什么時間,表示多長時間,這些問題我國古人和今人早就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修訂本)第三冊(中華書局1998年3月第2版)有云:“古人對于一晝夜有等分的時辰概念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恰好等于現(xiàn)代的兩小時。和現(xiàn)代的時間對照,夜半十二點(即二十四點)是子時(所以說子夜),上午兩點是丑時,四點是寅時,六點是卯時,其余由此類推。近代又把每個時辰細分為初、正。晚上十一點(即二十三點)為子初,夜半十二點為子正,上午一點為丑初,上午兩點為丑正,等等。這就等于把一晝夜分為二十四小時了?!?/p>


郭錫良等主編的《古代漢語》中冊(北京出版社1982年1月第 1版)有云:“古人以十二辰紀時,所以后人又叫做‘時辰’。從半夜算起,叫做子時?!右埂褪前胍沟囊馑肌=袢艘砸估锸稽c到一點為子時,一點到三點為丑時,三點到五點為寅時,五點到七點為卯時,七點到九點為辰時,九點到十一點為巳時,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為午時,下午一點到三點為未時,三點到五點為申時,五點到七點為酉時,七點到九點為戌時,九點到十一點為亥時。這是符合古制的?!?/p>


由此可見,“午夜”表示什么時間,表示多長時間,王先生和郭先生的介紹已經(jīng)很明確地回答了這些問題:“午夜”(即夜半或半夜)既可以表示一個時間點,又可以表示一個時間段。從“時間點”上說,“午夜”就是指“夜半十二點(即二十四點)”;從“時間段”上說,“午夜”就是指“夜里十一點到一點”。


如此看來,《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午夜”的解釋也是與古制相符的。所謂“半夜”就是針對“午夜”的“時間點”而言的,所謂“夜里12點鐘前后”就是針對“午夜”的“時間段”而言的。所謂“前后”,是比某一時間稍早或稍晚的一段時間,所以“夜里12點鐘前后”的意思是說比夜里12點稍早的一段時間可以稱之為“午夜”,比夜里12點稍晚的一段時間也可以稱之為“午夜”,而并非張、馬老師所言“午夜既包含零點之前的一段時間,也包含零點之后的一段時間”。顯然,與《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午夜”的解釋比較,《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對“午夜”的解釋就有些欠缺了。


至于“午夜”在一個場合中到底表示什么時間,表示多長時間,那就要由文意來決定了,我們不能只見其一,不見其二。


總之,漢語里同一個詞可以充當很多不同的角色,到底是什么角色,要靠你自己用心體會,琢磨揣度說話的場合才能明白。


三、“白衣公卿”是稱在科場未及第的人嗎?


近日偶檢《唐摭言》,得知凡在科場未及第的人,一般都穿著白色粗麻布衣。當時稱這類人為“白衣公卿”或“一品白衫”,以寄言他們前途無量。


這是尹長生老師的文章《緣何稱“白丁”》(《語文學習》2011年第3期)里的兩句話。筆者讀后,覺得其中存在有關中國古代科舉文化的錯誤。


眾所周知,隋代創(chuàng)置科舉制度,唐代予以繼承并大大發(fā)展。唐朝人沈既濟說:“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于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罷州府之權而歸于吏部。自隋罷外選,召天下之人,聚于京師,春還秋往,鳥聚云合?!边@是科舉制度的真正開始。


科舉考試的科目分為??坪椭瓶苾深悺3?泼磕昱e行,科目有秀才、明經(jīng)、進士等五十多科;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xiāng)貢。制科是皇帝臨時詔令設置的科目,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等百余種;考生有三個來源:可以是已有官位的人,也可以是常科及第的人,還可以是庶民百姓。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古代的刺史、州牧、太守、縣令有什么區(qū)別?
讀唐沙州敦煌縣令宋素墓志
中國古代行政區(qū)劃變遷簡史
隋朝官制(3)
西漢之地方官制
史部通典作者唐杜佑撰王文錦等校注通典卷第三十三 職官十五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