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婚宴上,有個叔叔逗小男孩跟他「干杯」,順手遞給孩子一罐可樂。
男孩媽媽趕快阻攔,說可樂沒營養(yǎng),喝杏仁露吧!孩子堅持要喝,被媽媽一把奪走,孩子這下不干了。
媽媽面無表情地說不能由小孩亂來,啪地把杏仁露打開,倒一杯放到孩子面前說:「聽話,喝這個」。
每個父母都會和孩子訂立規(guī)則,而這個媽媽不分場合、時間,嚴(yán)格執(zhí)行規(guī)則,孩子都沒有機會陳述自己的意見。
這樣在沒有媽媽監(jiān)督時,孩子可能會盡情地喝個夠。
也許有的媽媽會擔(dān)心:今天破了這個例,孩子會不會上癮?以后他會不會不再遵守規(guī)則?
其實,如果尊重孩子的想法,給他一定的決定權(quán),并且對他有適當(dāng)?shù)囊?,這些顧慮都沒有必要。
重要的是前期工作,這個媽媽有沒有一貫堅持給孩子介紹健康飲食的概念?
比如如果經(jīng)常給孩子講食物金字塔的概念,哪些食物是對身體有益,哪些有害。當(dāng)媽媽問他想喝可樂時,也許孩子自己會說,可樂不是健康食品,我不喝,問題就自然解決了。
如果孩子說想喝,那么,媽媽也尊重他的想法。但要講清楚,可樂不是健康的食品,里面有很多糖分,糖分在金字塔最頂端,我們的身體只需要一點點糖分就可以了。我們本來不能喝,不過今天是很特別的日子,阿姨結(jié)婚,我們能喝一點點。媽媽給你倒一點,你喝幾口,好嗎?
這樣,孩子表達(dá)了自己的想法,媽媽也尊重他的想法,并說明了理由和要求,孩子往往能夠接受。
再比如有些孩子就是愛吃零食,也可以向孩子介紹健康飲食的概念,給他看食物金字塔圖,讓他直觀地看到,一天當(dāng)中,人體需要多少米飯、面包、肉類、蔬菜和水果等。餅干、糖果在金字塔最頂上,只需一點點。有了這樣的概念和圖表,跟孩子講道理就比較容易。
孩子習(xí)慣于具體思維,他們邏輯思維能力不強,想起這個圖,就比較能接受。
這是他們的特點,對孩子說「好好玩」,「好好吃飯」,孩子沒辦法執(zhí)行,對孩子說「照我說的做」,「聽媽媽的話」只會讓孩子糊里糊涂地順從。
傾聽孩子的想法,理解他的感受,并且偶爾滿足他的一些小要求,孩子能感受到媽媽的愛和界限,當(dāng)他的一些要求不被滿足時也能通情達(dá)理。
可是,還有父母會說有些問題可是底線,孩子死活不從怎么辦?
這時父母也不必著急,要考慮到孩子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自控能力都欠成熟,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可以用孩子可以接受的形式來引導(dǎo)。
拿刷牙來說,牙醫(yī)建議,孩子刷了牙以后父母要給他們用牙線。可是我家孩子比較抵觸,這時可以用游戲的方式幫助他們建立習(xí)慣。
于是我們每天晚上玩「去看牙醫(yī)」的游戲,我扮牙醫(yī),他們扮看牙醫(yī)的病人,讓我給他們用牙線。玩了好幾個月,孩子的習(xí)慣養(yǎng)成了,后來慢慢就不需要玩游戲了,他們自己在刷牙之后會要求:「媽媽,該用牙線了?!?/p>
有時,也可以給孩子一定選擇,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意愿能夠被父母傾聽。
在美國,小孩子坐車必須坐在兒童汽車座椅里。這是基本的安全原則,不管孩子樂意不樂意,一定要做。
孩子不樂意坐,父母強行把他綁好,孩子可能會哭一陣,搞的大家都心情不好。
這時不妨換一種做法,和他說,「現(xiàn)在我們要開車了,請到汽車座椅坐好。你想媽媽給你綁安全帶?還是爸爸給你綁?」 或者「你可以選擇,讓媽媽先綁上面的安全帶?還是先綁下面的安全帶?」。
等稍微大一些,還可以讓他們自己綁,能夠自己綁安全帶是孩子們引以為豪的事。
有時候給孩子一些選擇,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意愿能夠被父母傾聽并滿足,他就愿意遵守規(guī)則。
所以說,底線要堅持,但是方式是可以多樣。死板粗暴還是靈活,體現(xiàn)出做父母的藝術(shù)。
粗暴地逼孩子順從,只會讓孩子變得叛逆,將來在工作和生活中更會與人格格不入。
所以,我們與孩子之間如何處理規(guī)則,也是在影響其未來如何和周圍人相處。
孩子搶玩具了,如果只是說,要友愛地和別人一起玩,不能搶玩具,孩子可能還是不知道該怎么做。
換一種具體的說法:「如果你想玩別人的玩具,你可以有禮貌地問別人,我可不可以玩你的玩具。然后要等別人給你;或者用你的玩具和別人交換,看別人愿不愿意?!惯@樣的建議就很具體地教孩子應(yīng)該怎么說話,怎么做,孩子也容易理解和執(zhí)行。
去別人家玩,孩子喜歡碰別人的東西。如果只是簡單地告訴孩子不能摸,孩子又堅持,只會讓事情越來越僵。
換一種做法:和孩子講好,我們一起來看,不過看完后就玩玩具去。然后可以帶孩子摸,讓他說說對這個東西的感覺,涼涼的還是滑滑的。這樣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后,他往往就會開心地玩別的去了。
我們希望孩子有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所以每天都在和孩子在各種規(guī)則中「斗智斗勇」。
在這個過程中,從孩子的感受出發(fā),用愛、理解來贏得孩子的合作,遇到底線,則靈活的去引導(dǎo)。這樣,孩子也慢慢學(xué)會如何與人相處,合作,學(xué)會規(guī)則的意義,才能更好地在未來和別人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