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蔣凌
我現(xiàn)居住在南寧,希望通過分享自己學習心得的方式結(jié)識喜歡學習的朋友。
01
我曾經(jīng)是一枚北漂,因為受到這個文化中心的熏陶,讓自己養(yǎng)成了主動學習的習慣。
前幾年回到了家鄉(xiāng),但兩地的學習氛圍和教育資源相差巨大,一度讓自己陷入了焦慮。
為了緩解這種焦慮,我拼命看書,還到全國各地參加各種線下培訓,聆聽各種名師的成功經(jīng)驗分享。
每年為此也付出了不少銀子。
雖然知識缺乏的焦慮得到了緩解,可隨著時間推移,另外一種困惑情緒出現(xiàn)了:
為什么臺上老師講得那么好,但我用在自己身上就不行呢,是不是因為自己太笨了!
這個困惑折磨了我很久,但幸運地是,今年我無意中看到某學習方法中的一句話:
“大腦是一個容易被滿足感欺騙的小孩,比如熟悉幾個專有名詞后就很興奮,以為自己已經(jīng)學會了,其實都還停留在表層,一到用時,基本什么都不會” 。
我恍然大悟,這不就是我存在的疑惑嗎?
聽了“第一性原理”、“聯(lián)機學習”什么的,似乎都懂了,但只是表面的似懂非懂而已。
出于對這句話的感同身受,我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將這個學習方法嘗試運用了下。
沒想到效果遠超我的預期,于是我一發(fā)不可收拾,一連兩個多月都沉浸在這個學習方法的應用中。
而且特別想跟人好好分享下我的學習心得和喜悅。
限于文章篇幅關(guān)系,這次我只能舉兩個簡單應用,希望后面能有更多的機會跟你們多多分享。
02
應用一:構(gòu)建出自己的知識體系
像構(gòu)建知識體系,在不少書中都有說明,比如在一本比較暢銷的職場書籍中是這樣描述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的:
“站在知識源頭,萃取知識晶體;
“聯(lián)機學習,用一塊晶體換回更多晶體”
“以問題為中心學習,創(chuàng)造自己的問題樹”
“用知識IPO讓知識變成價值”
讀完這段后好像也知道了要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但如何做啊,書中并沒有給出明確的步驟。
而我現(xiàn)在踐行的這個學習方法,給出了一個「框架策略」,并直接給出了構(gòu)建自己知識體系框架的三個方法:
① 根據(jù)素質(zhì),能力,知識,技能四個維度,搭建個人職業(yè)發(fā)展的崗位能力框架
▲ 這是我根據(jù)方法搭建的自己崗位能力框架
② 根據(jù)崗位業(yè)務開展,搭建進一步細化的知識和技能的業(yè)務領域框架
▲ 這是我根據(jù)方法搭建的自己業(yè)務領域框架
③ 根據(jù)現(xiàn)有崗位中,執(zhí)行某項具體工作搭建的工作流程框架
▲ 這是我根據(jù)方法搭建的工作流程框架
三個框架自上而下、逐級細化,而且指向同一應用領域。
三個框架把不同類型的知識歸為一個以應用為導向的整體。
而不是類似學校里的學科知識體系,這大大提高了我學習與應用的聯(lián)系!
比如,在我的崗位框架中,既有銷售知識,也有培訓知識,還有寫作知識。
這些知識乍一看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以我培訓主管這個崗位為應用目的時,就完美地組合在一起了。
如果不是從應用出發(fā)建立知識體系,就很容易出現(xiàn)知識的碎片化,不僅學得很散,而且也很難真正應用起來。
▲ 這是我根據(jù)框架策略抽象的示意圖
03
應用二:快速掌握一個新技能
再比如學習一個具體的技能。
我以前用斯科特.揚在《如何高效學習》里介紹的整體學習法來學習時,情況是下面這樣的:
▲ 這是我構(gòu)建的整體學習法的目錄
我相信大部分人看完這張圖的第一反應就是-——復雜!
連理解起來都這么費勁,更何況還要在最短時間內(nèi)快速應用呢!
復雜是學習的第一殺手。
學習需要消耗人的意志力,如果方法再復雜的話,很容易半途而廢,能堅持下來的人少之又少。
就像一本晦澀的書,很多人買了后估計花半年都看不完。
除了斯科特.楊寫的《如何高效學習》里的整體學習法,我還嘗試過亞當.羅賓遜寫的《如何學習》里的賽博學習法。
這兩本因為比較暢銷,有的知識付費網(wǎng)站都是直接用這些書的整本內(nèi)容當成職場人士的教材。
但這兩種方法其實是針對學科知識學習的,而不是針對職場學習的方法。
如果沒有剪裁直接使用在職場學習中,就顯得過于復雜,很難上手。
而我有幸學到的這種學習方法,不僅針對職場快速學習的要求做了裁剪,而且對方法的執(zhí)行步驟進行了慢動作分解!
只要自己練過一遍,就能很快上手,多練習幾遍,就能熟練掌握!
比如:
這是我第一次發(fā)表公眾號文章,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學過排版。
換做我以前的學習方式,我肯定又要花幾周時間盲目地學習一大堆新媒體發(fā)文的課程,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但用了我新學的這個方法后,我采用的方法是先拿別人排版得好的文章,模仿他們的字體設置和間距,只學當下運用的那部分。
結(jié)果很快就動手做了。
再有,我編輯這篇文章時,需要用PPT制作一些抽象圖。
我之前也沒有用PPT繪制過抽象圖,我同樣采用程序性技能的學習方法,30分鐘內(nèi)就學會了PPT制圖的技能(現(xiàn)在你看到的所有圖,都是我現(xiàn)學現(xiàn)做的)。
我是如何快速上手這個PPT制圖技能的呢?
首先,我采取功利性學習的策略,根據(jù)我的制圖目標,只熟悉PPT中有關(guān)圖形編輯那部分功能即可。
而不是大而全的學習(假如我要把PPT的全部功能學會再去做圖的話,估計一個星期都學不完)。
之后,我網(wǎng)上搜了幾篇關(guān)于PPT圖形編輯的文章,大致閱讀了下——這就是程序性技能的學習步驟之一【基本了解】
然后,我模仿其中最簡單的操作,用PPT畫了一個方框和幾個圈,再逐步填充色彩。
30分鐘后就上手了——程序性技能的學習步驟之二【簡單入門】。
采用這兩個步驟,將復雜的學習內(nèi)容做簡單化分解,我學習起來明顯輕松了很多,也快了很多。
▲ 這是我構(gòu)建的程序性技能學習的抽象圖
04
以上只是我眾多實踐應用的兩點,其實運用這個學習方法:
● 我還做到了一天半就可以多重閱讀一本10萬字的書,還包括填入OneNote筆記;
● 更快更深入地理解一個陌生的概念
● ......
到這兒,也許你會想問我:這么好的學習方法,我從哪兒可以學到呢?
其實,我分享的這些方法就是《學習力:顛覆職場學習的高效方法》中介紹的學習方法。
假如你看完市面上大部分有關(guān)學習的書籍后,你會看到這些書籍中似乎都有《學習力》這本書的影子。
但又沒法像《學習力》這樣,把學習這件事弄得這么透,方法這么容易落地,從簡上手!
看一般的學習類書籍,就像看別人展示已經(jīng)完成好的壯麗畫面。
但做畫前如何構(gòu)思的,如何調(diào)配顏色的,作畫過程使用什么技巧,完全看不見!
但《學習力》不僅有深厚的理論支撐,落地、實用的工具和方法。
最最重要的是,它把這些工具和方法的使用,進行了慢動作分解,讓你可以看見構(gòu)思、調(diào)色、作畫的過程。
能讀到《學習力》這樣“道”與“術(shù)”結(jié)合打磨得這么好的書籍,真是我的幸運!
道就是《學習力》的三大學習策略:功利性、框架、可遷移。
術(shù)就是《學習力》的五大落地方法和三大技能。
▲這是我繪制的三大學習策略,五大方法和三大技能抽象的示意圖
05
學習力是一個人的底層能力,具有強大的學習力,更能從容地應對未來不確定的職業(yè)發(fā)展。
日本咨詢顧問本田直之說:
學習他人成功的經(jīng)驗,加上自己獨樹一幟的應用,是走向成功最快的捷徑!
而通過閱讀一本書就能獲得別人十幾年的成功經(jīng)驗,世界上可能沒有比它更劃算的事情了!
截止到現(xiàn)在我也可以毫不猶豫地說,這本《學習力》可以說是我最成功的投資了。
如果你也想提高學習的投資收益的話,那我強烈推薦《學習力》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