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離『育兒明星爸媽』,只差這次掃碼嘍
點擊收聽『積木育兒學院』最新內(nèi)容
(所有不給試聽的知識付費,都是耍流氓)
餐廳里,鄰座的一個孩子媽媽在照顧孩子吃飯。
她不停地往孩子的碗里夾菜,紅色的胡蘿卜,綠色的青菜,紅色的西紅柿,告訴孩子這些菜很有營養(yǎng)。小嘴巴里塞滿飯的孩子,一個勁地擺手搖頭,可媽媽無視他的動作,又在碗里加了一個肉丸子。
“嘭”的一聲,孩子把碗扔了,孩子媽生氣地站起來,一邊去收拾,一邊對著孩子嚷:“你這孩子怎么這樣?媽媽給你夾了這么多好吃的,你還把碗給扔了?!?/p>
孩子委屈地看著媽媽,眼淚吧嗒吧嗒地流了出來。餐桌上有人問他:“你吃飽了嗎?是不是不喜歡吃這些菜?”
孩子點點頭,用手指著綠色的青菜說:“不要不要?!?/p>
其實,孩子情緒不好,發(fā)脾氣,和他們的需求不被滿足有極大的關系。
孩子的需求被滿足的重要條件,就是家長要看到孩子的需求,家長了解孩子的需求。家長和孩子之間,有一個良好的語言溝通,是建立美好親子關系重要的橋梁。
搭建這個橋梁,就需要家長做到以下幾點:
① 利用孩子感興趣的動畫片或者卡通人物,尋找共同話題。
很多家長沒有辦法做到全職陪伴孩子,這也就導致和孩子在一起,會覺得缺乏話題。
即使和孩子在一起,一般也是“軀殼式”的陪伴,加上有的孩子也不愿意開口說太多,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主動找話說。
記得《爸爸去哪兒5》里鄧倫和小山竹這一對臨時搭檔的“父女”,初次見面,鄧倫擔心小山竹放不開,所以他用了一個小妙招,見到“女兒”的第一句話,就是用東北話打招呼的,小山竹頓時樂開了花,問鄧倫:“你也會說東北話”。
“東北話”讓這對陌生的“父女”,瞬間打得火熱,橫掃了陌生感和距離感。
② 利用夸張的表情和體態(tài)語言,引起孩子的好感。
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家長們應該把自己本來的角色轉(zhuǎn)換一下。
比如,蹲下來,用同樣的高度和孩子說話。或者是,用夸張的表情和豐富的體態(tài)語言,用身體和手的動作來表達情感、交流信息。
和孩子在一起,你要把自己變成一個“孩子王”,這種角色通常在成人看來就像神經(jīng)病,但孩子最喜歡這種角色。
③ 學會100%的傾聽和100%的回應,和孩子產(chǎn)生共鳴和互動。
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也需要家長們?nèi)A聽他們的需求。
有時家長真的不了解孩子,在孩子愿意表達的時候,家長需要做的就是認真傾聽,這也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尊重和疼愛。
④ 利用游戲,和孩子達成“合作”。
游戲是孩子學習知識最重要的途徑,通過游戲,也可以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系。
家長可以利用一些游戲,來和孩子一起“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讓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讓孩子懂得語言的魅力。
而且這樣的過程也能讓你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和他共同去做一些事情,才能產(chǎn)生生活鏈接和精神鏈接,才能讓親子感情得以穩(wěn)固。
比如,你可以畫幾個小汽車,讓孩子來給汽車涂顏色,在涂色開始之前,你可以和孩子溝通,他喜歡什么顏色,哪里需要裝飾一下;汽車涂色以后,帶著誰一起,去哪里兜風。
在游戲過程中,激發(fā)孩子多表達,再慢慢引導孩子,把語言表達延伸到生活中去,這樣,孩子在有需求的時候,會開口說出來,告訴你他的心里感受,避免了他不想說,說不出,家長也不懂得,最后他只能用發(fā)脾氣來表達。
如何建立更好的親子關系,你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有什么困惑,這一次我們請到了積木寶貝科學早教教學總監(jiān)韓燕老師,來為你答疑解惑!
12月12日,我們不見不散!
講師簡介
韓燕
積木寶貝科學早教教學總監(jiān)
兒童早期教育專家
課程大綱
1. 親子關系有哪些類型?如何分類的?
2. 怎樣建立健康的親子關系?
▽▽▽